作者 | 張賀
閱讀所需約7分鐘
相信最近很多人都看過國產電動氂牛的視頻,其速度最大可達10千米/時,負重達到160千克。並且12套自主研發的關節模組,使其可以靈活應對山林、山地、雪地等複雜地形,還能完成抵近偵察。被網友稱為現代版木牛流馬。
而在15年前,比爾·蓋茨曾在《科學美國人》雜誌撰文稱,機器人將是個人電腦之後,下一個熱門領域。
對於國產機器人產業來說,「電動氂牛」足夠振奮人心。畢竟相比已開發國家,我國機器人產業起步較晚,目前仍處於從跟跑向並跑的階段。追趕的關鍵,除了「電動氂牛」所具有的12套自主研發的關節模組,近期曾介紹的減速器(中國智造的關鍵一環,被外資盯上了),還有驅動關節運動的伺服系統。
資本市場早有體現,國產伺服龍頭匯川技術(300124.SZ)在近兩年累漲逾200%之後,在調研市場的火爆程度就是其中表現。
匯川技術1天6場調研
2021年匯川技術共披露15份調研公告,在《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2021年11月15日-12月3日)》中,長達16頁的PDF,介紹歷次調研(包括電話會議、券商策略會和特定對象調研)及參與機構的信息就有11頁之多。19天的時間裡,有12天都有接待,其中11月16日和24日均有6場調研。
在「華為系」高管的帶領下,匯川技術已然成為我國工業控制領域當之無愧的領頭羊。據睿工業統計,2020 年匯川技術低壓變頻器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位列前三,占比約 12.1%(ABB以14.3%的份額排第一);通用伺服系統在國內位於前四名,僅落後第一名安川1個百分點。
很明顯,機構對匯川技術的熱捧,是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趨勢下的自然選擇,伺服系統則是重要選項。
沒有伺服就沒有工業自動化
伺服系統是指以物體的位置、方位、狀態等控制量組成的,能夠跟隨任意變化的輸入目標或給定量的自動控制系統,主要包括驅動器、伺服電機和編碼器三部分,下游主要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數控工具機、紡織機械、包裝機械、電子製造設備等領域。
以多關節機器人為例,要控制機器人的每一個動作,需要了解機器人特定關節的位置、移動速度和加速度。而伺服系統可以通過以上控制量來是實現關節的控制,進而準確完成各項動作。
偉創電氣SD700高性能伺服系統 來源:偉創電氣招股書
在這個過程中,伺服驅動器負責將從控制器接收到的信息分解並傳遞給執行機構——伺服電機。伺服電機將收到的電流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實現每一個關節的角度、角速度和關節轉矩的控制。而編碼器作為伺服系統的反饋裝置,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伺服系統的精度。
伺服技術可以實現以小功率指令信號去控制大功率負載,以及在沒有機械連接的情況下,為實現由近端輸入軸同步控制遠端輸出軸並跟蹤電信號的目的。因此,伺服系統需要有抗干擾能力強、穩定性好、精度高、動態響應快等特點。
簡而言之,工業自動化是我國人口紅利消失、機器代人趨勢下的必然答案。而沒有伺服系統,工業自動化就無從談起。
然而,雖然我國是製造業第一大國,但工業自動化起步晚。信達證券研報顯示,目前我國伺服電機中高端市場主要被國外企業壟斷,進口產品在我國工業機器人伺服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其中,西門子、施耐德、博世力士樂等歐美品牌占據高端市場,日系的松下、安川、三菱則更符合中國用戶的需求,占據我國50%左右的市場份額。
在動輒被制裁的國際環境中,伺服系統的國產替代顯得尤為迫切。
匯川之外,還有誰?
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動下,我國民營企業在伺服系統領域發展較快,匯川技術的國內份額就是其中體現。偉創電氣招股書顯示,根據中國工控網《中國通用運動控制市場研究報告(2020)》,2019 年我國伺服系統市場規模達到 96 億元,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為 40.0%。
除了匯川技術,我國涉及伺服系統的上市公司還有很多,主要分為機器人整機廠商和零部件廠商。
機器人整機廠商:
全球機器人整機製造龍頭普遍在零部件領域也有積澱。根據國元證券研報,ABB、發那科、安川資產伺服、控制系統以及系統集成,被美的收購的庫卡的控制系統也是自產。目前國內的機器人龍頭也在逐步看齊。
埃斯頓(002747.SZ):
國內機器人龍頭埃斯頓,有著十幾年的通用交流伺服驅動器和電機的研發和生產歷史,產品廣泛應用於各類數控工具機和自動化設備。其全金屬成型數控工具機系統國內市占率8%,伺服系統2019年國內市占率為3.6%。
埃夫特(688165.SH):
同為國內機器人第一梯隊的埃夫特,也在不斷加強零部件的布局。不僅自產控制器,在減速器領域投資了奧一精機,伺服驅動器也已開始自產。
新時達(002527.SZ):
新時達同樣是我國機器人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據其在互動平台的回覆,目前已經建立了完整的伺服驅動系統、視覺、PLC、等運控產品。
零部件廠商:
雷賽智能(002979.SZ):
2020年上市的雷賽智能,擁有控制器、步進驅動器、混合伺服驅動器、伺服驅動器、步進電機、混合伺服電機、伺服電機、智能一體式電機等產品系列,形成了多細分領域的產品體系,覆蓋了運動控制行業的主要市場,是行業內擁有完整運動控制產品線的少數企業之一。
據偉創電氣招股書結合中國工控網數據的測算,2019年雷賽智能在我國伺服系統市場占有率約為2.29%。
部分工控企業2019年伺服系統收入及市占率情況
來源:中國工控網,偉創電氣招股書
信捷電氣(603416.SH):
信捷電氣主營工業自動化產品,可編程控制器、驅動系統收入占比分別為43.29%和37.57%(2020年年報,驅動系統類收入包含變頻器)。2019年國內伺服系統市占率約為2.03%。
偉創電氣(688698.SH):
產品覆蓋變頻器、伺服系統和運動控制器等,2020年其伺服系統及運動控制器收入占比為18.35%。2019年,產品在起重行業市場份額為9.19%,在礦山機械行業份額為7.71%。
藍海華騰(300484.SZ):
公司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伺服驅動器產品收入占比不高,2020年營收僅有891.91萬元,收入占比2.23%。
不得不承認,在精度、穩定性等方面,本土品牌相比海外巨頭仍有不小差距。在產品調試、耐用性、兼容性等方面的差距也不容忽視。不僅如此,用戶的使用習慣一旦養成,也不好改變,這都是擺在國產伺服系統廠商面前的問題。
匯川技術在11月初的調研中也提到,「過去一直在講的進口替代,本質上是由低成本驅動的。近兩年來的疫情波動與反覆,還有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使國產化趨勢成為行業共識,這將給公司帶來比較大的動力,特別是中高端的設備製造業領域。」
也希望在中高端領域,本土品牌可以實現進一步的突破,抓住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機會,從而變得更大更強。
註:文內所列個股均為解釋說明,不構成股票買賣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138142df0e3ec873ae174f499dfb7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