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6時14分,句容正式進入……

2024-10-22     江南水鄉生活見聞

明天(10月23日)早晨

06點14分32秒

我們將迎來

傳/統/二/十/四/節/氣

當秋風漸緊,落葉紛飛

我們迎來了

一年中最具詩意的節氣——霜降

它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

也是冬季的前奏

它不僅預示著季節的更迭

更是歲月沉澱的象徵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

第十八個節氣

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霜降通常出現在每年的

10月23日或24日

太陽黃經為210度

霜降過後

進入了立冬節氣

天氣更加寒冷

01

氣候特徵

霜降期間,氣溫逐漸下降,尤其是在夜間和清晨,地面的水汽會因為低溫而凝結成霜。這種現象在北方地區尤為明顯。

0 2

文化象徵

霜降是一個自然現象,也是一個文化象徵。它代表著歲月的流轉和季節的更迭,是人們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的時刻。

03

傳統習俗

01

1、吃柿子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住在農村的人們到了這個時候,則會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摘幾個光鮮香甜的柿子吃。

02

2、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徵。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古人眼裡,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雜五行書》說:在屋舍旁種「白楊、茱萸三根,增年益壽,除患害也。」侵害身體的晚秋寒氣在古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能驅風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間作驅病療疾之用。

03

3、送芋鬼

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裡面放入乾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辟凶迎祥。

04

4、登高遠眺

古時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九月節,寒露、霜降、重陽到。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氣量和肺活量明顯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增加,達到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還可以培養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05

5、掃墓祭祖

古時候,霜降時節有掃墓祭祖的習俗。據《清通禮》中說:「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擴荃,屆期素服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06

6、進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講法。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

月明蕎麥花如雪

獨出前門望野田

村南村北行人絕

霜草蒼蒼蟲切切

霜降夜

霜降夜 曇花開

曇花一現,如夜空中的流星

絢爛而短暫,卻讓人深深沉醉其中

(攝/糜如平)

秋夜長,風涼如水

一彎明月高懸天際

月光下的大聖塔更顯神秘

(攝/馬浩然

當涼爽的秋風輕拂過赤山湖

成群的蒼鷺、鸕鶿與野鴨

翩然而至

(攝/王維

句容市氣象台2024年10月22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11edee3e0bba216b7e3e33ce60bcc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