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巴斯前線的炮擊事件正在迅速增加,東烏民兵宣稱烏克蘭軍隊正在前線地區挑釁,動用了迫擊炮和榴彈發射器,而烏克蘭軍隊則宣稱「俄混合武裝」動用了122毫米榴彈炮和120毫米重迫擊炮。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消息表明頓巴斯前線的緊張局勢有所緩解。
所謂的「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仍在高調渲染烏克蘭軍隊要發動「侵略」的氣氛,在將老弱婦孺撤離到俄羅斯領土上的同時,也相繼發布了總動員令,要求所有適齡男性留下來抵抗「侵略」。由於缺乏足夠信息,不清楚東烏民兵是否也和烏克蘭軍隊一樣存在缺乏武器彈藥的問題。
而克里姆林宮則繼續保持著令人緊張的沉默,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徵召預備役並準備進行戰略核演習的同時,俄羅斯外長也自1991年以來首次缺席慕尼黑國際安全會議,而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因烏克蘭問題而不斷激化的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
現在,美國政府已經不用未經證實來形容俄羅斯的撤軍了,五角大樓直接宣稱,根據衛星圖片等判斷,集結在烏克蘭邊境附近的俄軍已經從兩周前的83個營(每個營750到1000人)增加到了120個到125個,差不多增加了一半兵力,而這些俄羅斯軍隊中有近一半(40%到50%)已進入臨戰狀態,
美國總統拜登則在公開講話中宣稱,俄羅斯軍隊已經對烏克蘭形成半包圍態勢,從白俄羅斯開始,沿著俄烏邊界再到黑海,「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幾天內,俄羅斯正試圖攻擊烏克蘭。」「我確信他(普京)已經做出了決定。」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已經確定在2月24日舉行會晤,但如果俄羅斯在此之前升級軍事行動,就意味著「他們關閉了外交大門。」
在強調美國有足夠的情報能力確信普京正在考慮是否再次入侵烏克蘭的同時,拜登也宣稱,如果克里姆林宮按計劃發動入侵,那俄羅斯就必須為這場災難性的戰爭負責。受緊張局勢影響,以及美國和歐盟準備對俄羅斯政府再次發起制裁,俄羅斯股市在持續下跌的同時,俄羅斯能源出口也出現了一些明顯信號:
部分亞洲和歐洲買家,正在考慮修改自己的購買計劃,準備推遲或直接放棄購買俄羅斯石油,一旦戰爭爆發,俄羅斯能源出口將遭到西方的嚴厲制裁,而俄羅斯的競爭對手們,諸如沙特等國,則已準備好趁機搶占原屬於俄羅斯的那些石油市場份額,就像他們在伊朗遭到美國嚴厲制裁後所做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