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是錦州港非主營板塊發展之本,今年以來,錦州港牢固樹立「一帶、兩區、一路」服務發展定位的鮮明導向,打造國際物流樞紐港,持續全方位、多角度推進項目建設,全力以赴狠抓項目落地,篤行不怠。
東北陸海新通道建設如火如荼。遼寧大宗商品交易服務中心是錦州市高質量發展的重點推進項目,以立足服務北方實體經濟為發展方向,全力推進水泥及水泥熟料客戶開展線上業務,並與本鋼、九三大豆等客戶積極洽談,下一步,將重點推進大豆、鋼材、氧化鋁等港口大宗商品成批次、成規模、穩定開展線上交易。
開通錦州中歐班列是錦州港為陸海新通道建設先行鋪墊、先期預熱的重要舉措。現階段,錦州港更是全力推進珠恩口岸海鐵公鐵多式聯運業務,開通錦州港特色中歐班列,圍繞多式聯運業務,錦州港分別從貨源開發、海關查驗、鐵路聯通、梳理多式聯運環節、尋求境外合作、國際物流園區建設等多角度、全方面推進各項工作,為跑通通道經濟,早日實現項目產業落地,可持續推動通道沿線經濟發展打牢基礎。
搶點布局內陸港是確保未來開展多式聯運業務順暢、穩固貨源基礎、實現港口業務前移,使各市盟企業「足不出戶」即可辦理相關手續,實現降本增效的重要決策。自2021年4月開始,錦州港相繼在通遼、朝陽、赤峰、錫林郭勒、齊齊哈爾五市(盟)成立內陸港公司,新通道沿線區域已開啟內陸港建設浪潮。2022年將阜新、大慶、錫盟等地作為內陸港建設新目標,年底前將實現建設內陸港「5+3」的發展目標,依託各市盟的區位優勢及資源稟賦,打造以錦州港為核心,各市盟內陸港為戰略支點的多式聯運生態系統。
錦州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作為錦州市唯一一家保稅物流中心,可解決錦州市及周邊地區進出口貿易型企業及從事出口加工企業地保稅、退稅等問題,會促進錦州港國際物流配送新興業態地形成,推動錦州市外向型經濟發展,契合國家東北陸海新通道地布局。2022年1月27日至2月9日,完成了來自越南的2.5萬噸進口噸袋氧化鋁入區保稅業務,打開了我港保稅物流中心業務新局面。目前,堆場庫存已達到飽和狀態。
丙烷脫氫項目穩中有進。丙烷脫氫項目是遼寧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舉措,更是支持港口健康持續發展,實現「以港興市」戰略目標的有力舉措,對促進遼西石化產業集聚和臨港產業的發展,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具有引領和帶動作用。
丙烷脫氫項目毗鄰錦州港,符合「前港-中區-後城」的產業開發模式。項目距錦州港碼頭僅4.5公里,依託錦州港規劃建設的5萬噸級LPG專業化泊位,丙烷等原料可通過大型船舶運輸到港口後管輸至項目所在地,聚丙烯、液氨等產品通過港口碼頭裝船外銷,具有明顯的物流成本優勢。此外,項目是臨港產業發展的基礎,將以丙烯為龍頭,吸引錦綸紡織、塑料加工等行業落戶附近區域,共同在錦州臨港區域打造東北地區最大聚丙烯生產基地和新材料產業基地,有效促進港產城的融合發展。
丙烷脫氫項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並成立了錦州市臨港產業項目領導小組,目前,項目前期審批手續相對完備,正在推進項目節能報告審查工作,並已完成項目選址區域地形測繪及工程勘察工作。
主營板塊運營蓄力前行。一季度,錦州港以市場和現場有效結合、與公司各部門間高效協同為抓手,通過扶持貿易發展引流貨源、穩定內貿玉米份額、爭取外貿上岸貨源、積極拓展新品種、擴大港口有效倉容、實現進口上岸貨源附條件提離等方式多措並舉,進一步夯實錦州港北糧南運樞紐港的地位。一季度糧食吞吐量較去年同期增幅69%,內貿玉米下水分額占東北八港36.9%,較去年同期增加5.4%,仍位居東北八港第一位。
3月25日,錦州港迎來本年度九三油脂上岸大豆首艘船舶「喬治船長」輪,該輪在海關通關、作業模式等方面實現「多個首次」:海關「附條件提離」政策在我港首次實施,此模式將有效壓縮貨物在港等待放行時間7-10天,大大提高貨物在港口中轉效率;首次採取碼頭卸貨直裝小高箱作業模式,提高倉容利用率;首次使用自動化遙控高架漏斗作業,實現了港口糧食生產作業局部智能信息化,提高了生產作業效率;首次應用無人機協助海關對船舶各艙口貨物商檢,壓縮了取樣商檢的時間,減少了作業人員與外輪的近距離接觸。
編校|王玲 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