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模仿易拉罐制爆米花去世:孩子愛模仿,父母的正確引導很重要

2019-09-27     爸媽精讀


現在的父母都忙著賺錢,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錢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安全更重要。

作者:希藍(爸媽精讀主筆)

01

8月22日,山東兩個女孩模仿短視頻用「酒精燒易拉罐制爆米花」被嚴重燒傷,其中一位14歲叫哲哲的女孩不幸離世,12歲小雨還在住院治療當中。

14歲的花季少女就此丟了性命,當父母的別提有多傷心難過。

特別是母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從鬼門關走一躺才把你生下,含辛茹苦地養大,結果卻因為不恰當的模仿,從此陰陽兩隔。

這對一個母親一個家庭來說,可是滅頂之災呀。

生命是脆弱的,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可少,現在網絡時代,網上的各種視頻動畫片層出不窮,作為一個孩子,很難分辨所看到的情節好壞,做父母的必須正確引導,預防孩子隨意模仿。

在家裡面,對孩子人身安全構成威脅的東西一定要放好,別讓孩子觸碰。

就像上面的女孩模仿用酒精燒易拉罐做爆米花,一個易燃易爆的物品,就應該跟孩子說清楚它的危險性,更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悲劇已經發生,追悔莫及,作為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不要再讓類似的悲劇重演。

01

愛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在育兒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孩子最近迷上了奧特曼,模仿玩打架遊戲怎麼辦好呢?

原來題主年僅3歲5個月的兒子最近迷上了奧特曼,剛開始題主覺得只是電視而已也沒什麼,孩子喜歡看那就看吧。

沒想到孩子越看越痴迷,最後還模仿電視中奧特曼打架的情節,每天都要求玩打架遊戲,在家要求和父母打,出去和小朋友打。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在6歲之前的一舉一動基本都是「模仿」的結果。

做父母的一定要時刻注意孩子的舉動,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看到一些不恰當的情節一定要注意引導,告訴他們模仿的後果。

孩子是沒有分辨事情是否危險的能力的,他們的行為都是出於對所看到的事情的好奇。

去年有一個令人痛心的新聞,一位女孩和朋友在家中玩耍時,模仿動畫片《熊出沒》裡面的攀岩情節,在爬上家中窗戶的時候不慎墜落,傷情嚴重最後搶救不回來。

不要把孩子獨自留在家裡,有大人陪同可以及時阻止悲劇的發生。

我們在給孩子看動畫片時,一定要嚴格把關,不要給孩子看充滿暴力以及一些危險行為的電視。

孩子看動畫片,大人陪著一起,看到不好的情節不可取的情節及時跟孩子解釋清楚,告訴孩子動畫片裡面的都是假的,跟我們現實生活是不一樣的。

動畫片裡面做的事情我們不一定能做,若是做了就會摔傷或者有生命危險,身體就會流血。這樣跟孩子講清楚事情的嚴重性。

W.James等人認為:簡單的模仿是一種本能的傾向,兒童最初的知識經驗往往是從模仿中獲得的。

從心理學上講,年齡較小、地位較低的以及具有相似人格特質或者生理特點的個體,更容易產生模仿行為。

平時要多注意孩子是否有一些模仿的行為,若是有一定要及時去糾正。

02

盲目模仿引發的悲劇

2013年4月 5日,10歲男孩子看了《喜羊羊與灰太狼》,於是模仿灰太狼烤羊,將2名同伴綁在樹上燒傷。

當時5歲的浩浩和8歲的哥哥冉冉跟同村10歲的順順玩遊戲,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片中灰太狼烤羊肉的情節,順順用村裡做竹掃帚的繩子,把冉冉和浩浩綁在樹幹上。

順順點火時,沒想到把地上的乾草也點著了,火順著風勢燒到了兄弟倆身上,若不是剛好有村民路過,幫忙滅火,兩個孩子可能就沒了。

想想就覺得可怕,要是真的把兩孩子給燒沒了,這對一個家庭來說那可是滅頂之災呀。

在我們小時候,家長從小教育我們不能玩火,那是很危險的東西,萬一把火點著了撲不滅就會把房子給燒了。

所以小時候從來不會隨便亂點火,做飯的時候用柴火也是格外的謹慎,每次煮好飯菜都會把火源撲滅,確定不會留下隱患才離開。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真的很重要,孩子無法辨別事情的好壞,做家長的就要防範於未然,不要覺得孩子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就疏忽了對他們的教育。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就是上面的新聞,剛好孩子做遊戲就模仿了動畫片中的情節,若是父母平時有做這方面教育就不會導致悲劇的發生。

在2014年7月2日,徐州7歲的男孩琪琪模仿動畫片《熊出沒》中光頭強對付熊大熊二,改裝風扇這一情節。

他趁父母熟睡後,用工具將家裡的電扇外罩拆下,插上電源,結果把整隻手絞進了高速旋轉的扇葉。

在2014年1月9號,重慶合川的一位6歲男孩模仿奧特曼從6樓「飛下」,摔成重傷。

事後,他告訴爸爸媽媽,「我以為自己是奧特曼了。」小男孩在病床上還不忘模仿奧特曼……

這一件件悲劇的都是孩子模仿動畫片情節引發的,當父母的,做好防範和對孩子正確引導必不可少。

現在這個時代,不可能杜絕得了孩子看動畫片或者一些網絡視頻,只能時刻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儘可能減少他們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降低風險。

03

從三個方面入手降低孩子模仿的危害

1、多陪伴孩子減少看動畫片時間

把三個孩子送進史丹福的陳美玲老師說過,她不管多忙,每天都會抽時間來陪伴三個孩子一起做遊戲,一起閱讀,一起做戶外活動,因此三個孩子很少會玩手機看電視。

其實孩子愛看動畫片,就是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沒有人陪他們玩,覺得無聊只能靠看電視來消遣時間。

若是他們有各種戶外活動,在家也有人陪著玩遊戲,一起看繪本,根本就不會迷戀電視。

2、陪伴孩子一起看

小朋友愛看動畫片這是人之常情,但是看的時候規定好時間,由大人陪同一起看。

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說,她兒子三歲多,特別愛看小豬佩奇,她每天晚上都會陪著看半個小時,看到某些危險情節,就會跟孩子說這樣做的後果,讓他不要進行模仿。

看完之後還會和孩子一起討論裡面的情節,討論有哪些是對的值得學習,哪些是錯的,是不可以做的,這樣孩子不僅是看了還學到了知識。

3、按年齡段篩選合適的動畫片

孩子在不同階段認知能力和分辨能力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嚴格把關,只給孩子看合適他這個年齡階段的動畫片。

1~2歲時:儘量不要給看動畫片,若是看只能選擇情節簡單,色彩鮮艷,篇幅短時間少的。看一些促進語言發展的動畫片,但是注意控制時間。

2~4歲:選擇情節簡單人物形象生動、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具備較強的心理活動能力,懂得觀察周邊事物,好的動畫片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還可以培養道德品質,促進各方面發展。

4~6歲:選擇娛樂性強,語言豐富,知識容量大的動畫片。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語言能力已經很不錯了,我們可以讓孩子看一些科普類的動畫片,擴大他們的知識面,開發智力。

現在的父母都忙著賺錢,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錢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安全更重要。多陪伴孩子,給孩子正確引導,讓他們健康成長才是重中之重。

作者簡介:希藍,富書專欄作者,90後寶媽,不攀比不將就,喜歡讀書寫作,過自由自在的生活。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yAsdG0BJleJMoPMlm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