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大數據產業發展迅猛,成為網際網路一級節點城市「寬頻中國」示範城市 在全省率先實現電子政務外網全覆蓋

2019-10-24     棗莊快報

升級為網際網路一級節點城市,在省內形成「濟南、青島、棗莊」三極並舉的格局;網際網路出口總帶寬突破3000G,被工信部認定為「寬頻中國」示範城市;在全省率先實現電子政務外網全覆蓋,基本形成智慧城市發展框架;數字經濟發展初見成效,一批大數據研發、交易機構先後落地……近年來,我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迅猛,為城市轉型發展、全面振興,提供了強勁的數據動力和堅實的數據保障。

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上,我市與山東聯通、山東電信、山東移動開展戰略合作,聯通魯南雲計算基地列為中國聯通全國布局的第十三個雲計算基地、兩大安全大數據基地之一。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基本形成了「16161」的智慧城市發展框架,搭建了信息資源共享平台,彙集了46個部門的共享數據信息和41個部門的開放數據信息,為政務數據應用打下了基礎。

我市推進基礎設施集約化建設,初步實現網絡「互聯互通」。建成了棗莊市政務雲平台,統一為市、區、鎮(街道)三級政務部門提供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雲資源、軟體和服務。目前,已完成三級112個部門和單位的205個業務系統的整合雲化遷移,上雲網站87家。撤銷了109家市直部門的原有獨立網際網路出口,初步實現橫向連通市直部門,縱向貫通國家、省、市、區、鎮(街道)五級的電子政務外網體系。

我市加強數據資源體系建設,初步實現「數據通」。建成了全市統一的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共享網、開放網等基礎通用平台,並與省共享平台實現全面級聯。截至目前,全市共梳理形成政務信息資源目錄18596條,形成較為完備的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完成24個自有數據歸集渠道的遷移整合;發布數據接口4.2萬個,共享數據1.7億條,開放數據2.5億條;建成了五大基礎信息庫,人口庫已匯聚個人參保、公積金繳納等信息700萬餘條,法人庫已匯聚個體登記、企業註冊登記等信息10萬餘條,電子證照庫已匯聚證照126類、53萬餘本。

我市統一建設了政務協同體系,初步實現「業務通」。建成市政務協同辦公系統,縱向實現省、市、區、鎮(街道)四級應用,橫向涵蓋全市黨委和政府部門、市委市政府直屬機構、各大企業等單位共829家,線上累計處理公文1萬餘件,月均增長2000件,初步實現了公文無紙化辦公環境。建成全市統一的政府網站集約化技術平台,形成以市政府門戶網站為主的網站集群,由2016年底的173家網站整合成目前的59家網站,實現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維。

數字經濟發展也初見成效。引進浪潮工業網際網路、海爾COSMOPlat,對普魯特工具機、康力醫療等傳統工業企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棗礦集團搭建了大數據平台,將安全、生產、經營等全流程進行數據可視化,促進了傳統煤炭企業的轉型升級。連續兩年成功舉辦數字中國(棗莊)峰會,有效提升了棗莊大數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浙大山東工研院大數據中心、山東大學(棗莊)大數據技術創新研究院、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棗莊分中心等一批大數據研發、交易機構先後落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vA0AW4BMH2_cNUgx5m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