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中國教育存在五個問題,素質教育需要十大要素

2020-12-07     鄭勇的自媒體

原標題:俞敏洪:中國教育存在五個問題,素質教育需要十大要素

對於中國教育的問題,每個人都會羅列出許多條。那麼,在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眼中,中國教育有哪些問題呢?

昨天,在2020年第六屆CCEA(Children’s Camp Education Alliance)營地教育大會上,俞敏洪列舉了中國教育存在的五個問題——

  • 獨生子女問題帶來的自然成長教育的缺失;
  • 高考指揮棒教育造成的畸形競爭和成績就是一切;
  • 家長和老師對於素質教育是什麼很模糊;
  • 傳統和機制使得教育的思路還沒有打開;
  • 中國狹隘的成功概念使得所有人都擁擠在一個空間裡。

當然,儘管俞敏洪能夠指出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但自己並沒有能力去解決所有的問題。他所能做的,或許只能是讓家長和老師對於素質教育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因為俞敏洪現場闡釋了自己總結的素質教育的十大要素。

一、喜歡活著,覺得活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積極樂觀向上。

俞敏洪解讀:有時候,全世界沒有知識的人比有知識的人活得快樂。整個世界是否需要知識?當然需要知識,因為知識對於整個社會進步非常重要。但是,如果與生命相比,人首先應該願意活著。這幾天,網上熱傳的丁真就是不識字的,現在變成了全中國網紅。由此可見,人們對生命的本真如此渴望,以至於丁真的一個微笑就引起了全國人民共鳴。為什麼?因為大部分人覺得活著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每天會遇到悲傷、消極、挫折、沉淪、迷茫、痛苦……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做到「覺得活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所以,讓孩子喜歡活著,覺得生活很美好就可以了。

二、有抗打擊能力和獨立生存能力。

俞敏洪解讀:現在,家長把孩子呵護得太好了,這無形中是對孩子生命的傷害,讓孩子失去抗打擊的能力。孩子如果沒有抗打擊能力,很可能會出現自暴自棄、抑鬱症,甚至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

三、身體和心靈健康。

四、合群,並能夠成為群里和諧的一員。

俞敏洪解讀:中國家長追求的是子女成龍成鳳,在群體當中也要出人頭地。其實,應該讓孩子跟小朋友們能夠玩兒到一塊,並且玩得沒有障礙才是重要的,這就是合群。

五、知道世界是怎麼回事,正在發生什麼,並且有自己的判斷。

俞敏洪解讀:這叫做全球眼光。為什麼要讓孩子走向世界,把世界帶回中國,就是要有全球眼光,知道世界在發生什麼。

六、培養出自己獨立思考和自由精神的能力,不會輕易變成他人思想的俘虜。

俞敏洪解讀:如果孩子從小到大接受單一教條或者行為,規定這樣做就是不對,那樣做就是對,結果就會形成慣性思維,他的思想會變得狹窄,對於對和錯慢慢就會缺乏分辨能力,很容易走向極端。從小要讓孩子們知道,有人與你觀點相反,他的觀點也有可能是有道理的,即使你不同意也是可以的,要做到「和而不同」。這些都是建立在獨立思考和自由精神基礎之上的。

七、擁有自己的愛好,並為之付出努力。

俞敏洪解讀:一個擁有自己愛好的孩子心理會更健康。因為他有自己的喜好,不管遇到多少困難,一旦進入自己喜歡領域就可以忘記世界上其他的煩惱。有自己的愛好,這個愛好與社會不衝突,與其他事情不衝突,那麼,對自己心靈有撫慰作用。

八、喜歡閱讀並養成終身的習慣。

俞敏洪解讀:一個喜歡閱讀的人思想會更加開闊,閱讀本身是培養孩子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

九、有志向和理想,並願意為之付諸行動。

俞敏洪解讀:孩子有志向就願意前行,能夠克服困難,能夠有抗打擊能力。

十、在知道世界真相後依然熱愛世界。

俞敏洪解讀: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一定會碰到各式各樣磕磕絆絆。其實,人生就是一個穿過荊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遍體鱗傷。即使這樣你依然熱愛這個世界,依然覺得這個世界值得走一趟,這就是真正的素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swvPHYBxV5JH8q_iEl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