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為柴靜,你會去認識霧霾嗎?
2015年2月的最後一天,柴靜帶著自己自費百萬拍出的公益視頻作品《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重回公眾視線。一夜之間,霧霾是什麼,會對我們產生哪些影響,國內霧霾狀況是否嚴重等一系列與每個國人息息相關的問題被全部拋出。五年後的今天,霧霾似乎已經淡出了公眾視野,但進入冬季後,多地發布的空氣污染預警依然需要我們重視。
作為霧霾檢測工具的空氣檢測儀、空氣凈化產品早已成為一二線污染嚴重城市的家庭必需品。對於生活在空氣品質尚可城市的人們,是不是就不需要空氣監測設備及凈化產品了?我一直比較關注居住空間的舒適度,其中室內空氣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霧霾,我還會關注其它空氣指標,比如TVOC、二氧化碳給健康帶來的影響。今天便來說說我是如何優化室內空氣環境的。
為何入手第二台空氣檢測儀?
在有限的幾個一線城市裡,深圳的空氣品質可以說是真的爭氣,多數情況下室外PM2.5在20-40μg/m³,AQI也落在40-70區間內,單論這樣的空氣指數,空氣檢測儀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屬於「裝飾品」。但影響人生活的並不僅僅只有空氣品質這一項指標,從前年搬進新家後便一直忍受著噪音的干擾(房子在107和廣深高速之間),本以為這已經是很壞的情況了,但沒想到最近房子附近是大興土木,灰塵又成為了一個不速之客,萬般無奈下2020年中入手了小米系的造夢者M200新風機,實現了全屋封閉環境。
噪音和灰塵問題是解決了,但考慮到功耗和整套濾芯壽命,新風機24小時工作也不太現實,畢竟空氣品質一直很好。所以接下來我要解決的便是控制室內二氧化碳含量,讓其維持在一個正常範圍內,所以室內放置一個空氣檢測儀就成為了必選項。讓空氣檢測儀與新風機聯動,當檢測到室內二氧化碳含量超標即新風機開始工作,下降至安全值便關機。
而要實現這些其實並不需要再額外入手一個空氣檢測儀,因為造夢者新風機自帶一個空氣貝貝檢測儀。可無奈的是我個人是個真真切切的顏值派,而空氣貝貝在賣相上確實不是我的最佳選項,再加上我強行告訴自己一台空氣貝貝並不能實現全屋監控,要想了解每個房間的空氣指數就必須入手更多的空氣檢測儀,所以就有了現在手上的這台青萍空氣檢測儀,一個顏值、體驗、檢測效果都讓我滿意的空氣檢測儀。
開箱曬物:空氣檢測儀中的愛馬仕
青萍空氣檢測儀發布於2018年,距離現在已有2年有餘,按照科技圈「買新不買舊」的原則,很難選到它的身上,但遺憾的是橫看整個民用級空氣檢測儀市場,似乎還沒有一款在顏值上能夠超越青萍空氣檢測儀(當然這和個人審美有關)。
雖說網際網路簡約風已是數碼圈包裝的主流,但青萍空氣檢測儀的極簡包裝還是有些清新脫俗,在網際網路簡約風中讓人眼前一亮。整個包裝採用了純白色的硬紙殼材質,包裝正面只有簡單的線條勾勒出的產品圖以及底部的產品名稱。
包裝側邊還羅列了青萍空氣檢測儀的5項監測指標:PM2.5、二氧化碳、tVOC、溫度、濕度。除此之外,還有天氣預報功能,還支持查看時間、室外空氣品質、紫外線指數、限行車牌號等相關信息,將機身的這塊螢幕充分利用上。
包裝背面便是一些產品參數,從中可以知道產品具體型號是CGS1,內置有2000mAh鋰電池,我手上的這台生產於2020年12月份,顏色上為白色,除了白色官方還有一款黑色,考慮到整體家居風格,我還是選擇了白色款。
包裝內配件並不算多,一份紙質說明書以及一根Type-C充電線,我雖不清楚青萍空氣檢測儀發布之初是否便採用了Type-C接口,但起碼現在的產品已經升級到了Type-C,這在智能家居產品上還是比較少見的,值得消費者鼓勵和類似品牌倡導。
青萍空氣檢測儀在工業設計上十分考究,15°仰角設計,螢幕微微後仰,站立和落座時都能輕鬆查看和操作,整體造型有點類似於一個手機支架。
15°仰角部分是一塊螢幕,螢幕頂部布局有光線傳感器。青萍空氣檢測儀螢幕上雖沒有超窄邊框等元素,但這塊螢幕也算是精挑細選,尺寸上達到了3.1英寸,720*720 解析度、328 ppi 的視網膜觸摸屏,所以整體顯示畫面細膩。除了顯示外,螢幕還具備觸控功能,幾乎所有的功能都能通過觸控實現。
整個機身只有一個物理按鍵,布局在螢幕頂部,實現開關機和開啟/關閉螢幕。在通電狀態下,青萍空氣檢測儀默認是螢幕常亮,但可以選擇屏保畫面;鋰電池供電狀態下,為控制功耗,默認會關閉螢幕。
螢幕下方為檢測通風孔,檢測元件、主板、鋰電池等隱藏在螢幕背後的梯形結構中。如此設計也算巧妙,一方面能夠保證足夠的空氣流動,另一方面不會影響螢幕觸控。
Type-C充電接口在梯形結構背面,Type-C充電口往下同樣是檢測通風孔,與螢幕下方的檢測通風孔形成風道。
風道工作原理大家可以參考官方動圖。科學的風道設計讓空氣檢測儀在工作時保持極低的工作噪音,實測只有拿起青萍空氣檢測儀放在耳邊才能聽到內部的風扇聲。
機身材質方面,螢幕外殼為純白的塑料材質,其它位置均為鎂鋁合金,當這些全部碰撞在一起時,青萍空氣檢測儀整個產品的質感得到了大幅提升,不管是與其它數碼產品擺在桌面還是放在空調電視櫃、或者床頭柜上均沒有一絲違和感,反而更像一個裝飾品。
硬體配置:內置多種高精度傳感器空氣檢測儀
除了溫濕度這些基礎的檢測參數外,青萍空氣檢測儀還支持PM2.5、二氧化碳和tVOC檢測,那麼就必須需要相關傳感器。
在PM2.5檢測參數上,青萍空氣檢測儀採用的是行業主流的雷射散射原理,傳感器來自於光維,(關於PM2.5監測精準度的數據:當檢測範圍小於100μg/m³時,誤差為±10μg/m³;當檢測範圍大於100μg/m³時,誤差為±10%,),青萍空氣檢測儀PM2.5的檢測量程是0-999μg/m³。
在二氧化碳檢測上則選用的是瑞典 SenseAir傳感器,採用的非色散紅外(NDIR)光譜分析原理,檢測量程是400-9999ppm。
在說tVOC檢測傳感器之前感覺還是有必要來科普下何為「tVOC」。tVOC即總揮發性有機物,包含上千種化合物,其中部分物質可能有刺激性氣味。青萍空氣檢測儀是首款採用瑞士Sensirion SGP30傳感器的空氣檢測儀。 常見的 tVOC 傳感器都是金屬氧化物傳感器,會被生活環境中的矽氧烷所損傷,一年時間便能讓傳感器測量精度大幅下降,SGP30傳感器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讓使用壽命延長5倍有餘。
從這些傳感器來看,反倒可以理解青萍空氣檢測儀的售價為何會在八百元左右。
除了此類檢測傳感器外,在青萍空氣檢測儀內部還採用了一顆 1.2GHz 的四核 A7 處理器來運行相關係統。內置的鋰電池為2000mAh,在斷電狀態下依舊可以工作數小時。大家千萬不要小瞧的這個功能,多數情況下我們高密度的使用空氣檢測儀是在搬新家,測試都需要在多個房間、區域移動測試,內置電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畢竟外界一個移動電源並非最佳方案。
體驗:單獨開發系統
除了硬體上不惜成本,青萍空氣檢測儀在軟體上也毫不吝嗇,整個系統是青萍團隊基於Linux來開發的圖形介面,之所以不直接使用安卓系統,主要是因為基於Linux開發的系統相較於安卓速度更快、功耗更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青萍空氣檢測儀是一款從裡到外的研發產品,單憑這一點就可以秒殺市面上大多同類產品。
青萍空氣檢測儀的主介面共分為三屏,可左右循環滑動,首屏為空氣品質讀數,從上到下一共有tVOC、PM2.5、CO2、相對濕度和相對溫度5項環境參數,點擊對應的數值即可將該項參數放在頂部著重顯示。
點擊頂部著重顯示右側的「更多」圖標即可進入該項參數的歷史數據分別有24小時歷史數據和30天的歷史數據可供查看。
在歷史數據中心青萍空氣檢測儀還特地對每一項參數作了科普以及對應的數值參考,幫助大家快速的了解當前檢測數據的意義。其實在首屏各項參數數值下方均有一個「下劃線」,根據不同的檢測數值「下劃線」會顯示不同的顏色,用戶一眼便知當前哪些數值超標。
第二屏則是時間、天氣預報、城市的 AQI、紫外線強度、限行車牌等信息顯示屏,點擊每一項圖標即可進入該項的詳情頁,例如點擊天氣即可查看24小時天氣或者15天未來天氣。
第三屏則是設置頁,可設置WiFi、螢幕亮度(默認是自動調節)以及更多設置項。相關設置都比較通俗易懂,這裡就不做過多贅述。目前青萍空氣檢測儀支持tVOC和CO2兩項傳感器重置。
除了便捷人性化的操作體驗外,檢測的精度同樣重要。在PM2.5檢測維度上,將青萍空氣檢測儀於空氣貝貝放在一起,兩者數值相差並不大,再加上檢測PM2.5是雷射散射原理,精度和準確性都有保障。
在二氧化碳檢測維度上,最好的校驗辦法便是將青萍空氣檢測儀至於室外,自然界中的CO2約占大氣總體積的0.03%,換算成PPM即為300ppm,根據2018年4月檢測點的平均CO2濃度為410ppm為參考,正常室外CO2濃度應該在300-500ppm之間,所以將青萍空氣檢測儀置於室外一段時間查看相關數據即可判定是否準確。實測我手上的這台青萍空氣檢測儀的CO2檢測還是十分準確,同時與空氣貝貝的檢測結果相差不大。
聯動:多家聯動、生態豐富
本以為青萍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支持米家就已經很了不起,但是在設置項中發現原來青萍空氣檢測儀支持多家平台(品牌)聯動,目前有秒新、傳翔空氣、空氣管家、米家、樹米、小京魚、智家、其他等。
考慮到我手上最多的便是米家生態鏈產品(事實上我家快成為小米之家了),所以我毫不猶豫的將青萍空氣檢測儀添加到了米家APP中。在米家APP中青萍空氣檢測儀主要用於查看各項空氣參數,首屏同樣是5項參數,同時會根據5項參數給出建議措施,例如當前我所處環境的溫度較低,所以青萍空氣檢測儀建議打開暖氣或空調製熱。
當然以上這些都屬於基礎操作,下面重點來說說智能聯動,同樣可以對tVOC、PM2.5、CO2、相對濕度和相對溫度5項環境參數進行設定對應條件,例如高於指定PM2.5濃度便開啟新風機等等。
正如上文所述,我基本不用考慮tVOC、PM2.5、相對濕度和相對溫度這四項參數,唯一需要擔心的便是CO2,所以我設定的是檢測到環境CO2濃度高於1000ppm便開啟新風機,低於700ppm便關閉新風機。不過我這裡需要曲線求國,因為造夢者M200新風機目前並不直接支持米家,僅支持小愛同學,於是我設定的是檢測到環境CO2濃度高於1000ppm便向小愛同學下發「新風機開啟自動模式」指令,低於700ppm便小愛同學下發「關閉新風機」指令。
不管是從實測還是工作日誌來看,此指令均能良好的保證室內CO2含量,從工作日誌來看,新風機開啟指令和關閉指令並不是一一對應,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當前我設置兩項聯動,空氣貝貝和青萍空氣檢測儀同時控制新風機。
總結:又高級又好用的空氣檢測儀
正如青萍團隊自己的評價一樣,青萍空氣檢測儀是名副其實的一款「又高級又好用的空氣檢測儀」,在工業設計上科技圈正在掀起一場顏值革命,青萍空氣檢測儀顯然是早有準備,對自家的第一款產品便做了深度審美設計;在硬體和軟體上毫不吝嗇,敢為天下先,用上更好的傳感器以及自主研發圖形介面;在智能聯動上儘可能完善生態,滿足更多的消費者。青萍雖然成立不久,但從這款產品上足以體現其在細分場景的軟硬體集成產品上的成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