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物業呼聲越來越高,你支持取消物業嗎?

2021-01-20     笑語千年

原標題:取消物業呼聲越來越高,你支持取消物業嗎?

物業是什麼?中國需要物業嗎?這在以前並不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甚至就不能算作是一個問題。

物業的職能是對住宅小區內的房屋建築及其設備、市政公用設施、綠化、衛生、交通.治安和環境容貌等管理項目進行維護、修繕與整治的一個單位。人們相信,有了物業管理,社區格局以及社區秩序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

在物業管理的輝煌時期,物業兼具了本該屬於政府的市政公用設施、交通、治安等公共事業管理職能,同時也給物業管理戴上了紅袖箍。.物業管理就這樣沿著我們大家給它設計好的方向開始走上"管理"的道路,他們為住戶提供福利,保障居民財產和生命安全,同時也對業主發號施令。

物業的原罪,是身上的擔子重,但又身份低微。在開發商面前,業主是弱勢的,他們受夠了屈辱與無奈,轉過頭來,他們就會把這種屈辱與無奈轉嫁到物業頭上。他們沒有什麼好辦法,但是他們把不交物管費當作最簡單有效的維權方式。

憑良心說,物業有時也很冤柱。 他們忍受著業主的罵聲,為本不應該擔負的責任去擔負負罵名,還要隨時面對業主不信任而被拋棄的境地。

網絡上最為流傳著一句物業人的自嘲:前世作了孽,今生做物業。他們工資並不低,休息時間少,失業風險高,還得不到業主尊重。他們只好自嘲「自己投錯了胎"。

但是有很多人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物業是一個暴利行業。真的是這樣嗎?

與其他行業一樣,物業贏利因素包括經濟和社會兩個方面。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行業贏利能力高,那麼它的准入門檻也會相應較高,人們對這個行業的需求程度也會較高低。所以社會對某種需求的容納程度和價值取向,決定了行業的贏利能力。越是資源少、控制程度高、需求強烈的行業,獲利就越大,反之則越小.

在物業管理中,物業始終只是一種為他人提供服務並以此換取服務費的簡單低效的贏利模式。在中國目前的人口中,也僅有三億多城市居民可以不同程度的接受物業的服務,而據統計,全國居民的物業管理費支出也並不是很高。

物業的特點使得它們不可能有暴利。但是有人會說:如果物業無利可圖,為何賴在我們小區不走呢?

其實,絕大多數的物業走不走並不是自己說了算。他們與開發商有合同,簽訂了售後服務承諾,承擔了保護開發商建設品牌的責任。它們身上,還有著一些政府賦予的職能,比如解決就業、維持社區治安,協助政府進行各種統計。甚至在疫情期間協助政府管理小區流動人口等等。如果他們全都甩手不幹,政府部門絕對會出面干預的。

其實,人們對物業的不滿,無非就是他們收錢不辦事,或者亂辦事。物業收費到底合不合理呢?

我們打一個比方。幾個人到店裡喝飲料,但是只有一個容器,大家只能用吸管在吸。這個費用大家需要平攤,怎麼平攤呢?一種是不管每個人喝了多少,都按平均數計算。但由於每個人的肚子不一樣,有喝得多的,有喝得少的,這種平攤其實並不公平。

第二種就是按各人食量算,食量大的喝得飲料多,分攤費用也多一些。這種分攤方法更加公平合理。

目前物業管理就是這種計費方式。這個容器好比物業的管理區域,我們都是喝飲料的人,我們的食量就是我們各自的房屋建築面積。我們把要攤的費用交一個人,集體統一買單。雖然物業無法針對我們每個人提供不同口味的菜品和飲料,但不管怎麼說,大家總算是喝到了飲料。

通俗的說.這種價格制定和收取方式,叫做物業服務合同。收集大家的意見的,叫做業主大會;我們把該攤的費用交到一個人手上,由他去支付,這個人就是業委會。

所以,我認為物業公司不應該被取締,但是物業公司需要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物業公司每年要向業主大會報告服務方面的工作,通過投票決定是否繼續聘用。

當然,對於物業公司的合法權益也要有所保障,比如業主拒不繳費的問題,業主大會或業主委員會有義務予以協助,與此同時,社區居委會也可以介入。

在政府監管這一塊,政府也要出台更加嚴格的物業管理政策,讓物業的收費和支出更加透明化,公開化,並定期公示。對物業公司可以實行資質年審制度,不合格的吊銷管理資質,踢出物業管理市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r4iH3cBuNNrjOWz69j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