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出身的蘇秦、陳平靠讀書改變命運,你也能嗎?問題出在哪?

2019-12-15     知常容

知識是可以改變命運的,這一點沒有人會質疑,但知識為什麼沒有改變所有讀書人的命運?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通過比對古人,看一看沒有改變的我們少了些什麼?為了公平起見,我們選擇不是貴族出身,而是平民出身,家境不富裕的古人進行對比,這樣可比性更強。

司馬遷給蘇秦單獨列傳,當然列傳中還包括蘇秦家族的蘇代的事跡。蘇秦不但改變自己,也改變整個家族的擇業取向。

因為蘇秦家族是東周人,他們的職業不是讀書,而是做生意,從事手工商業。

周人之俗,治產業,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史記.蘇秦列傳》

蘇秦是一個異數,在一個沒有書香的環境中,他決心不走尋常路,他要用知識換得明天,換得一片天地。

路很好走嗎?

當然不好走。

他師從鬼谷子,遇到名師,潛心學習,不可謂不認真。光這二點就有很多現代人達不到這種機遇。

當蘇秦滿懷信心出山,要出人投地的時候,發現四處碰壁,到最後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只好灰溜溜地跑回來,不但如此,連自己的名聲都臭了。

顯王左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弗信——《史記.蘇秦列傳》

你以為這樣的打擊就夠了?遠遠不夠,有人說外面的世界套路太多,我想回家。

蘇秦回家了。

家裡溫暖嗎?

不溫暖,不但不溫暖,而且是寒風刺骨。

因為家中所有成員都嘲笑他們。

出遊數歲,大困而歸。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史記.蘇秦列傳》

沒有一個人支持他,連老婆也嘲笑他。

換成你是蘇秦,你該怎麼選擇?

放棄還是堅持?

蘇秦選擇著的是堅持 ,這就意味著自己在沒有換得明天的時候,這一條路只有自己一個人走,而且是黑的。

自己將被當作怪物一樣的存在,需要繼續承受各種非難,嘲笑,諷刺,挖苦,將成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

蘇秦說了一句話:

夫士業已屈首受書,而不能以取尊榮,雖多亦奚以為——《史記.蘇秦列傳》

光有大志不成,光有堅持也不成,懸樑刺股中的刺股說的就是蘇秦的堅持。

他還在反思自己失敗的原因。他機遇又一次不錯,他遇到一本奇書《陰符經》。

最後他終於用知識換得了明天。

當他換得明天的時候,所有人都對他另眼相看,同時保持敬畏。他只長嘆了一句:

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史記.蘇秦列傳》

他的眼界又一次升華了。人們只看到他的成功,卻沒有看到從黑暗走向明天這一段路是怎麼走過來的。

換成你,四面楚歌的情況下,你還能堅持持志不改?你還能堅持一勇向前,不是衝動的一勇向前?

蘇秦的成功帶給蘇秦家族的影響是很大的,蘇秦死後,他的族弟蘇代也活躍在戰國的舞台上。

如果你以為光靠讀書就一定可以改變命運,那你就想錯了,因為讀書只是提供了你一條路徑,而不是成功的必然因素,因為他還需要很多因素。接下去我們聊第二個人物。

西漢丞相陳平就很喜歡讀書,但是陳平家中是種田的,所以他也面臨著家人的壓力。當有人問他的嫂子,你們家都吃些什麼,將陳平養的這麼白白胖胖,一個美男子。

他嫂子來了一句:

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無有——《史記·陳丞相世家》

就是吃糠咽菜,有這樣的小叔子,有和沒有一樣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陳平從不下地勞動,不曬太陽,自然白白胖胖了,這是他嫂子的邏輯。

所以陳平的處境在家中和蘇秦一樣,受到嘲諷。但是陳平的處境比蘇秦更惡劣,蘇秦好歹遇到名師,有名師,自然有同學相助,也遇到過奇書,陳平什麼都沒有。

陳平很清楚自己的處境,他也很清楚自己的目標,不過他也不敢將目標講出來,他只是長嘆一句透露目標,得宰天下。

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史記·陳丞相世家》

但當時的陳平有沒有這樣的機會呢?

當然不可能的,如果陳平就這樣死讀書,不去創造機會,最終就一書蟲,是不會有明天的。他的明天一眼會看到頭,那就是百無一用是書生。

陳平他在尋找機會,他要給自己製造機會,但是處境對陳平很不利,因為他和蘇秦一下,名聲早就臭了。

及平長,可娶妻,富人莫肯與者,貧者平亦恥之。——《史記·陳丞相世家》

他是全縣的笑話,名聲太臭,誰也不想把姑娘嫁給他,因為這麼懶的人,那還不是坑害了自家姑娘。他們認為陳平失敗的一生是註定的。

陳平必須找機會。

機會哪裡來?

自然是通過與豪傑交往慢慢打出名聲,但是出門,宴請要錢,自己家中吃糠咽菜怎麼招待?

這個時候,張家有一個守寡的寡婦。

陳平是個帥哥,換成顏值即正義的現在,找個老婆肯定沒有問題,但當時他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張家那個寡婦或許可能會考慮嫁給他。

因為嫁了五次,老公都死的寡婦,一般人也不敢娶。

當陳平提出這個意願,張家家主第一個跳出來反對,說陳平這個人如此無用,怎麼可以將女兒嫁給他。

試想一想,連五嫁之婦都不肯嫁給陳平,當時的處境,稍想就能想出艱難。

最終陳平用了一點小計謀,打動了張家家主的父親,成功娶到這個五嫁之婦。

張家很富有,在張家財力的支持下,陳平獲得了機會,他的知名度越來越響,後來投靠了魏王,項羽不果,最終在劉邦那裡取得信任,成為西漢丞相。

所以不要質疑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如果你的命運沒有改變,那麼你可以比對一下,到底哪裡缺少了呢?這又讓我想起一個現代的例子。「北大屠夫」——陸步軒。

2003年,一篇《北大畢業生長安賣肉》引發全國大討論,2013年,他回到北大演講說了這麼一句話:

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說完幾乎哽咽。

陸步軒承受的壓力現代人更容易理解,但蘇秦,陳平承受的壓力比陸步軒只強不弱。現在不會有人嘲笑陸步軒了,因為他的產品一年能賣18億或更多。

同樣是賣豬肉,他可以賣到幾十億,而有人終其一生只守著一個肉攤,這難道不是恰好證明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pCXB28BMH2_cNUgXu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