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站是京張高鐵
建築面積最大的車站
將成為北京北部地區
新的綜合交通樞紐
不久的將來
人們從這裡搭乘
智能動車組列車
不到一小時就能抵達張家口
新建清河站長什麼樣?
有哪些智能元素?
有哪些全新亮點?
別眨眼,全景劇透來咯!
北京北部地區新的綜合交通樞紐
初冬時節,在京張高鐵清河站的建設工地上,機器轟鳴,焊花閃爍,2500多名建設者日夜奮戰,正從幾十個工作面發起總攻堅,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清河站高架候車廳裝修施工已完成95%,地下一層出站廳裝修施工已完成95%,南北落客平台裝修施工已完成95%……
清河站建築面積近14萬平方米,為地下兩層、地上兩層的結構,高鐵線為四台八線,秉承「大交通、零換乘」的理念,採取地鐵站與高鐵站同場的設計方案。
建成後的清河站將在站內配置三條地鐵線,分別為地鐵13號線、昌平線南延線和地鐵19號線支線。
車站地下二層為軌道交通昌平線南延線和地鐵19號線支線站台層及設備層,地下一層為城市通廊、高鐵與地鐵換乘空間、地下車庫。
旅客可以實現高鐵與地鐵、輕軌之間的同場換乘,也可以實現公交車、計程車、私家車完美便捷換乘。
設計彰顯古都古韻、新貌新顏
清河站在設計理念上被賦予「海納百川」之意,車站採用曲面屋頂、抬梁式懸挑屋檐等結構手法體現北京古都風貌,同時以簡約有力的曲線與A型鋼結構展示最新的建築技術,凸顯古都古韻、新貌新顏。
清河站西進站集散廳的主壁畫定將成為「網紅」打卡地。
主壁畫將京張鐵路與京張高鐵的建設歷程進行藝術化提煉與表現,站房、橋樑、隧道、復興號、盾構機、架橋機、鋪軌機等元素無處不體現科技的進步和中國鐵路飛速發展。
壁畫中心由復興號與1957年中國自主設計製造的火車構成,穿梭的鋼軌也由老的軌道發展為新型高鐵軌道,遠處綿延的長城與西山含蓄表達了站房所處的地域文脈。
老清河站站房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首批站房,距今已有110多年歷史。
清河站建設過程中,老站房整體平移,待工程完工後,將會移至新站房旁。老站房的平移保護,是清河站全生命周期BIM技術應用的一環。
車站主打「智能」+「綠色」
在施工過程中,清河站採用智能安全帽、無人機航拍、塔吊防碰撞、機器人放線等智能化技術,構建「智慧工地」。
智能安全帽可自動收集人員定位、施工信息。
智能化是京張高鐵的亮點之一。基於北斗衛星和GIS技術,設計者在京張高鐵部署了一張「定位」大網,能夠利用鐵路的高精度地圖,為建設、運營、調度、維護、應急全流程提供智能化服務。
清河站新增刷臉進站、站內機器人導航等高科技元素。
BIM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機電管線布設優化、各專業深化設計、現場平面布置等方面,技術運用已日臻成熟。
如今, 一座現代化智能高鐵站即將展露容顏。
綠色環保節能也是清河站的一大亮點。在清河站工地布置上,項目部堅持緊湊原則,使臨時設施土地利用率達到90%以上,將施工用地的占用降至最低。
與此同時,清河站增設了新風系統、生態垃圾密閉輸送系統。
該站設置綜合信息島,一組恢弘大氣的帶紋樣石材浮雕集中展示了2008年以來的鐵路客站、橋樑隧道等中國高鐵發展成就,旅客在候車過程中能欣賞到高超的鐵路建築藝術。
夜幕中,清河站在燈光的折射下成了一幅絢爛的圖畫。
屆時
流光溢彩、時代感鮮明的新車站
將與底蘊深厚的京張鐵路老站房
同框交相輝映
更多最新消息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天津泰山紀念幣預約消息...您可以長按文末二維碼,關注【天津本地寶】頭條號,私信發送【關鍵詞】即可,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