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男最終季——
第一次安利《馬男》的時候,在國內還是個冷IP,評分人數才兩千多。
15年第一次給大家安利時截的圖
而如今,第一季的評分人數已接近5萬,口碑不僅沒跌,還漲了。
季季9分+,評分人數全都是五位數起步。
它太火了,現象級的火。
在微博上,光是靠截取台詞,就養活了一波帳號。
不過到最後,還是不得不面臨告別。
也許是捨不得太快跟觀眾告別(以及拉長戰線再多賺點流量和點擊),最後一季從12集擴充到了16集,分為上下兩部播出。
套路雖然深了點,但質量依然穩健。
IMDb上,目前放出的8集,有4集的單集評分破九。
豆瓣更不用說了,一如既往地閉眼五星。
《馬男波傑克》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
理由很簡單。
因為在最不真實的動畫里,我們看到了最真實甚至不願面對的自己。
這裡的每個人都活得很累。
主人公波傑克,一個中年危機了足足五季卻依然走不出困境的馬男。
年輕時曾因為一部熱門肥皂劇名聲大噪,過氣後抑鬱頹喪,靠揮霍、浪蕩與酒精麻痹自己。
第三季接了部電影,自己全程沒有出鏡,卻鬧了個「奧斯卡烏龍」;
第五季又接了部電視劇,演了個「跟自己一樣討人厭」的電視劇。
他是個酒鬼,是個混蛋
我不想做他
生活起起伏伏,始終不變的,是「喪」。
馬男總有各種方式把一切事情搞砸。
用犀利的言語掩飾內心的脆弱,拒絕別人的關愛;用冷漠的行為強撐表面的自信,否認自我的孤獨。
到頭來,把身邊所有愛他的人都傷了個遍。
其他人或許看起來沒那麼糟糕,但日子過得一樣不順心。
凱洛琳公主,曾經是個莫得感情的職場女強人。
愛過,痛過,傷過,最終決定過好自己的生活。
領養了一個豪豬寶寶,將生活的重心轉移到了孩子身上。
但單親媽媽的生活並不容易。
工作和孩子,讓她分身乏術,應接不暇。
戴安,跟波傑克性格最為相似的女作家。
很多網友都站這兩人的CP,覺得他們才是全劇最互相理解對方的人。
但小編觀點恰恰相反,正因為太相像了,他們才不適合對方。
與自己相處已經足夠艱難,再多加一個如鏡子般映照出的自己,那真的才是難上加難。
他們各自需要的,其實是一個如太陽般能灑出溫暖的人,照亮他們掩藏多年的陰冷的內心角落。
拉一把,把他們救出來。
在第六季,戴安似乎找到了這個人,蓋。
原本是戴安的同事,離過婚,有孩子。
比永遠樂天的花生醬先生成熟穩重,理解戴安,知道她想要的是什麼;
又比波傑克樂觀堅強,能夠在天冷的時候脫下外套,給戴安以溫暖。
更重要的是。
他清楚,一段穩定的關係,單邊的付出與犧牲,是不可能長久的。
與其每一次獻出自己的大衣庇護對方,讓自己瑟瑟發抖,不如,送給她一件大衣。
花生醬先生,上一季在與戴安離婚後,果斷而迅速地與酸黃瓜小姐談起了甜甜的戀愛。
兩個人都非常樂天,精力充沛。
這一季,兩人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
不過結婚前,花生醬先生決定坦白從寬:上一季,他跟前期戴安打了個「離婚炮」。
得知真相,酸黃瓜小姐自然是氣得尖叫。
不過故事的走向也很有意思。
兩人並沒有頭腦一熱就此分手,而是在確定雙方相愛的情況下,決定給彼此一個機會。
方式也很新鮮,是讓酸黃瓜小姐也出軌一次,找回平衡。
再來說說托德,喪劇里唯一的「小天使」。
他一如既往地擁有逆天運勢,生活輕鬆愉快,三觀奇正。
比如去參加音樂節,不小心簽到簽錯,報名了個踢毽子比賽,對手還是個專門從俄羅斯過來的「超強對手」。
結果對方心臟病發作,根本不會踢毽子的托德莫名其妙就贏了。
第六季中,從波傑克家搬走後,他住進了凱洛琳公主家。
憑藉極佳的小孩緣,成了豪豬寶寶的全職保姆……
嗯,非常托德style。
樂觀的,悲觀的,主動作妖,被動承受……
在這部劇里,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喪人,並從中映照出自己的影子。
除了鮮活的人物,《馬男》的另一大魅力,在於影射了當下的社會現實。
從政治文化,到娛樂圈潛規則,沒有不能黑的。
第六季也是一如既往地充滿黑色幽默。
在之前一季中了解,酸黃瓜小姐現實生活的本職工作是餐廳服務員。
但在虛擬的網絡社會,她其實是位網紅。
一開始,只是分享美妝教程。
粉絲越來越多後,開始在網上瘋狂曬自己的私生活。
從找工作,到跟花生醬先生約會,再到最後兩人訂婚,無時無刻不在直播。
即便是得知對方出軌後,第一反應,依然是打開手機,直播哭泣。
還感動得不行:
「粉絲是最愛我的人,他們是我的全部!」
沉迷於虛幻的愛,顯得幼稚且荒誕。
還有凱洛琳公主的孩子。
因為遲遲沒有取名字,就叫她「未命名凱洛琳公主項目」。
結果影視公司的投資商一聽,以為要拍什麼新劇,立馬來勁了:
「這個項目能做起來嗎?估計能火幾季?開個價吧。」
不關心內容,就關心能不能火,諷刺了當下影視行業的拜金主義。
最大膽的,是戴安調查企業員工猝死的一集。
白金集團是行業頭部大公司,有錢有勢,一路吞併。
號稱要實行「白鯨模式」,鯨吞其他公司。
在了解這家集體背後的骯髒事跡後,戴安決定拍個片子揭露其面目。
她質問白鯨老闆:
「你們的員工在工作時去世了,你能解釋一下嗎?」
沒想到對方想都沒想,直接對著鏡頭承認:
「是被我殺的,因為他效率太低了。」
而他之所以有恃無恐,是因為當地剛剛出台了法律:
「有錢人謀殺合法。」
當然,這麼赤裸裸的惡法在現實中基本是不會出現的。
但不得不承認,在實際操作中差別其實並不大,案例應該都不需要魚叔具體舉了。
在強大的資本面前,人命根本不值一提。
於他們而言,區別只在於賠款數額罷了。
有錢,就是可以這麼為所欲為。
除此之外,本季的第二集還著重表現了女性在職場的艱難處境。
凱洛琳公主收到了一個節目的邀約——《包辦一切的女性》,專門拍攝那些成功的獨立女強人。
她原本因為要照顧孩子,準備推掉。
可節目製作人卻搬出了另一位前輩的例子來嚇唬她:
「凱倫·北田,打造了電視網最火的電視劇以及它的衍生劇。每個人都想跟她合作。然後她生了個孩子,就休息了三個星期。
等她回來時,製片公司已經沒有她的一席之地了。」
真是殘酷的現實。
上一季中也有對女性主義熱潮的提及。
一個男明星因為被爆出性侵和虐妻新聞而遭到封殺。
然而僅在兩三年之後,他就又堂而皇之的復出,被眾人輕輕鬆鬆地「原諒」。
甚至反過來高舉「女權」的大旗來給自己洗地。
凱洛琳公主不無諷刺地說:
這個城市只會傾聽唯一一種女性的聲音
那就是男性的聲音。
這些女性視角的劇情,與導演分不開。
從第四季開始,這部劇加入了兩位女性導演——
艾米·溫弗瑞(《鳥姐妹的反差生活》)和安妮·沃克·法瑞爾(《搖滾小姐妹》)。
與現實的種種呼應,讓劇中角色的形象,得以更加立體真實且豐滿。
雖然是虛擬故事,但拳拳都打在了現實的臉上。
黑得可以。
上一季里,波傑克在母親的葬禮上曾說:
「如果大家都幸福快樂了,這部劇就該結束了。」
那麼這最終的一季里,大家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嗎?
也許很難,但總要試一試。
變化最大的,是主角馬男自己。
渣了三季,又循環往復兩季,在第六季,他終於真正踏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第一集的開頭,便是那熟悉的星空,以及莎拉琳恩的死亡。
這最後一根稻草終於徹底壓垮了波傑克。
他決定去療養院戒掉酒癮。
過程當然並非一帆風順,一開始他完全無法適應療養院健康的生活方式。
吐槽療養院的slogan:
「清醒的生活是無價的。」
「你們不就給它定了價麼?」
甚至賤嘴毒舌的毛病又犯了,當眾戳穿每個人的偽裝,把全員都diss了一遍。
他內心仍在抗拒。
但慢慢地,他又愛上了這裡。
但並非真的就此通透自我和解了,而只是把這裡視為避難所。
遠離酒精,遠離糟糕的自己和糟糕的生活。
仿佛躲在這裡,就可以重新建立另一個完美的自己。
甚至,當治療師告訴他可以離開的時候,他還死賴著不想走。
他害怕重新面對一個人的生活。
「在療養院聽大道理很輕鬆,但外面的世界複雜又難搞。我一個人做不到。」
但問題擺在那裡,他不想面對,編劇也會逼著他面對。
否則這劇是永遠都完結不了了。
與往季較明顯的一個不同是,第六季用的非常多的回憶穿插,尤其是波傑克的部分,比現實的鏡頭還要多。
過去種種,他傷害過的人,搞砸的事,一一涌了回來。
戒了酒的馬男,是從未有過的清醒,也從未有過的成熟。
在療養院,他遇到了個像莎拉琳恩一樣自暴自棄的女孩。
他陪著她逃離療養院,守著她,保護她。
甚至在她回家大吵大鬧時,也努力說些暖心話,安慰女孩的父親。
出療養院後,他做了一個「道歉清單」。
給朋友寫信,坐飛機去找他們。
為自己曾經帶來的傷害給每個人道歉,也感謝每個人對他的幫助。
連這個「世紀渣男」都變暖了,這劇是真的要完結了。
這一季中最令小編動容的,是他剪個頭髮。
造型師正是他年輕時熱門肥皂劇時的搭檔。
對方說:
「沒想到你染了20年的頭髮。」
是啊,這麼多年看下來,馬男一直是這麼模樣,很年輕很有活力。
甚至讓人忘了,他其實是個馬到中年的男人。
當他不再撐著面子,卸下偽裝,露出的便是最真實的自己。
在過去幾季里,我們看到馬男是如何一步步淪落至此——
缺愛的原生家庭,虛偽的娛樂圈幻象,冷漠的社會關係……
只要你想找理由,可以輕輕鬆鬆找出一堆「兇手」,將自己的不幸怪罪於別人。
但既定的事實已經發生,你再怎麼嚎叫,痛哭,咒罵,其實都無濟於事。
你能掌控和改變的,只有自己。
這個道理,其實早在第三季結尾,小天使托德就已經點明。
馬男的日子過得那麼糟糕,跟工作、朋友、環境任何外界因素都沒有關係,問題出在馬男自己身上。
明明知道自己傷害了別人,心懷愧疚,但卻從來沒有真正地做出改變,而只是懷著一種「我很抱歉」的態度,仿佛這樣就顯得自己沒有那麼混蛋了。
你不能一直做一些爛事
然後自己後悔
就好像後悔有用一樣
你需要變得更好
這番話,馬男花了足足足足三季才終於徹底領悟:
「真不敢相信,我花了這麼多年來自怨自艾。」
別人的錯誤,絕不是你自甘墮落的藉口。
如果覺得生活很糟糕,那就去改變它。
也許很難,但總要試試。
連馬男都不想再繼續當混蛋了,你還不願清醒嗎?
文章轉載自原創作者: 魚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