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逆結束!這個每年3次的「黃金周期」揭示你人生的無限可能……(大師文章)

2023-09-18     新月占星

原標題:水逆結束!這個每年3次的「黃金周期」揭示你人生的無限可能……(大師文章)

關注「新月文化」公眾號,獲取更多占星資訊。

水逆終於結束啦!

9月16日,水星恢復順行後,便只剩下外行星仍然在逆行之中,我們終於有了「撥雲見日」的感覺。

多年前,曾經有一位讀者給我們留言,她說:「水星本身的屬性註定了水逆會廣泛被大眾知曉但是卻沒有真正被更多人深入去了解它。」

所以,借著水星順行這個機會,我們給大家帶來了一篇由倫敦占星學院3學年老師布萊恩·克拉克撰寫的,水星專題文章。

當然,這篇文章可能比我們平時刊載的內容都要長一些、「硬核」一些。但是,它也是絕對的「超級乾貨」。畢竟,我們發水星的頻率並不高,要發,就得發個「炸」的。

布萊恩老師從周期的視角,帶我們領略了這顆象徵思維與認識的行星,是怎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如同那個圓周與直徑比例的神秘數字——π。

從周期規律到數字表征,這顆多變的行星如同天空中的π,向我們揭示著無限的可能。

如果,你對於自己是如何認識世界抱有著好奇,那麼水星或許可以給你更多支持。

千變萬化、千奇百怪、調皮靈動……

當我們想起「水星」時,這些描述可能會浮現於腦海之中。

水星的守護神是赫爾墨斯,我們將他視為掌管道路、數字和語言的神。他是變化多端、圓滑機靈的盜賊,他帶給人夢境,他是夜晚的守望者。

赫爾墨斯能夠在三界暢通無阻,所以無論水星如何掩蓋行蹤,當我們從夢中甦醒,當我們忘記前路,當我們溝通交流,他都會在暗處默默守候。黃昏或破曉,他徘徊在陰影中。

相傳,水星在清晨引導著靈魂從陰間飛升,作為夢境的牧者,他於夜晚再次將靈魂引入地底。古人為他不同的兩面取了兩個名字,一個叫塞克阿古格斯,那是喚醒死者靈魂的神,一個叫塞克珀布斯,那是帶領靈魂歸於夜色的神。

這顆行星只會出現在日出前、或日落後那片朦朧的地平線附近,這種交匯的中間地帶。它也掌管著清醒與沉睡——作為一道邊界。

當我們處於「臨睡狀態」時,水星會徘徊在沉睡與清醒的狀態之間。我們沒有熟睡,但也並不清醒,它牽著我們穿梭於夢境內外。

於是,在理智與想像、白天與黑夜、邏輯和符號之間,我們找到了創造性的認知方式。

水星也介乎於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這個雙重性的、不可控的、靈巧的神,無休止地編織著我們每一個人生活中的故事。它不僅僅與我們的「想法」有關,也與這些想法的基礎、來源、動機、衍生出去的新想法等等有關。

當我們處於生活中的某些臨界時刻、過渡時期、十字路口時,水星可能會從陰影中出現,引導我們邁出這個境況。它是我們「靈魂的嚮導」,注視著我們的過去、我們的未來,串起我們一生的風景。

太陽和水星之間的距離,永遠不會超過28°,從地球的視角觀測,這兩顆行星總是緊密相連。因此,它們總是會落入同一個星座,或是前後相鄰的星座,並且只會產生合相。神話中也是如此表述太陽與水星的關係的:太陽神阿波羅與赫爾墨斯總是緊密聯繫。

水星圍繞太陽的轉速在不同的位置也不相同,它的軌道速度變化很大:在某一點會近乎停滯,而到上合點時每天能運行近2.25°。

什麼是上合相呢?

事實上,在每一個水星會合周期中,水星不是與太陽構成一個單獨合相或沖相那麼簡單,它會與太陽構成兩類以地球為中心組成的合相,即下合相上合相:

下合時,地球和水星在同一側,這時水星和地球距離最近,移動較慢並逐漸開始逆行;上合時,地球和水星分別居於太陽兩側,這時兩者距離最遠,水星移動速度最快,並逐漸恢復順行。

太陽-水星平均周期時間為116天,每個周期都從水星逆行的下合相開始。但由於水星的軌道是橢圓形,這個周期的長度可在105天到130天之間變化,約占一年的三分之一。

上合相和下合相都可視作水星周期的轉折點。

下合相類似於新月,此時水星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水星作為昏星,在日出前升起,帶領靈魂從地底飛升,進入新的周期。而上合時,水星位於太陽的另一面,處於「盈」相,它將在日落後出現,也因此更易被觀測。

上合下合時,水星都會被太陽的光輝掩蓋而不可見,並且處於日夜交接之際。

我們的占星師祖先尊重水星多變的性情。就晝夜對行星的影響,他們將水星置於中間,不受晝夜區分的強烈影響。當水星在日出前升起,便將其視為東出行星,當水星在日落後落下時,則將其歸為夜間派系,視為西入行星。

水星的周期解釋了他在天空中的神秘消失與再現,同時還有他一年三次的逆行。在每一個周期,水星都將在黃道帶上與太陽形成從17°到28°的角距,最兩端的角距分別被稱為東大距和西大距。

在晨昏之神間的身份變換也象徵了水星的多變性格:隨時適應身份的變化,能夠熟練的在半球間移動,接納全新的安排,以及在不同的意識形態間遊走。就像他在神話中的曾孫尤利西斯。沒錯,水星是變化多端的,他是變幻之神;他也是充滿智慧的,狡猾之神。

周期開始時,「新水星」處於逆行狀態,與地球距離最近,水星正在積聚力量。周期中期,水星恢復順行,快速移動並遠離地球;和滿月周期十分相似,此時,水星正處於整個周期中最客觀、明智的階段。隨後,他將抵達西大距,進入沉思及反省的階段。

在這個周期中,日出、日落,水星再次出現,又消失於夜空之中。每次合相前一周左右,水星會陷入陰影之中,被太陽的光芒遮掩。

接著,相合之後,水星會改變其晨昏狀態。古時,一顆行星在天上「消失」後再次出現,說明這是崇敬的時刻,是報喜的時刻。

下合相是水星逆行期的中點。在朔望周期的循環之中,水星在其下合相之前和之後逆行,這是一個周期的結束,也是一個周期的開始。

水星周期

和π的神秘聯繫

神話中的水星熱衷於數學中的對稱。他掌管著學校課室,但只要揮一揮他的催眠魔杖,又能讓學生們昏昏欲睡——這詮釋了他學習曲線的兩面性。

占星學中,水星作為雙子座的守護星,掌管著配對及複製;而作為處女座的守護星,他注重精確和度量

水星的周期展現了對於神聖幾何的敬畏,它將數學常數π印刻在了他的繞日軌道中。π的公式指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始終約為3.14,這讓我們學習到無限(圓)與線型(直徑)間的聯繫。

當我們身處水星掌管的空間——我們將在想像與理智間遊走。

水星是象形文字之神,按字面意思解釋,就是一種雕刻的神聖圖形。水星的象徵符號就是π,或3.14。

水星邀請我們進入他看似毫無規劃的世界,那裡的智慧不僅基於理性的推理,也基於切身的參與,和過渡轉變。

當我們置身其中,水星將激發我們的思想和記憶,將我們與彼時正在經歷的人生聯繫起來。

水星會合周期,與數學及天文學的關聯可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水星的每個會合周期平均為116天,因此,水星一年將能完成3.14個周期

2、水星會合周期的起始位置每7年重複一次,屆時大約會有7-8度的差異,也會比7年前稍早幾天。在開始重複之前,水星將會經歷22次下合相或周期。這一22/7的比率通常近似π,或3.14。

談到水星和π有趣的是,因為π的確切值是未知的,所以它一直被歸為「無理數」。

換言之,π的模式和水星十分相似,都不能被簡單地定義——或許是因為它包含了有限和無限的可能。

有圓的地方就有π,圓是無限而非有限的——既無起點,也無終點。數學上的水星是真正意義的無理數,他具備無限的可能性。

水星在下合相前10天或11天開始逆行,吸收並消化過去3-4個月的信息、印象、想法、影響和感受。在下合相之後,水星逆行使這些已被消化的精華得以播種新的周期。

在接下來的10到11天裡,逆行期會消解並重構這些被消化的部分,以哺育新一個周期。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慢下來,讓我們有機會回溯過去,更有意識地覺知:我們是如何度過這段時間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水星逆行是其周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前啟後。雖然水星逆行期間發生的事總會讓我們焦頭爛額,但它們其實是為了邀請我們停下腳步,進行回顧。

因此,水星逆行的三周周期可以分為兩部分:一個周期的結束和下一個周期的更新。

水星逆行時期是回顧的時期:清理積壓的工作,歸檔完成的報告,刪除老舊的程序,關注我們一直迴避的信息。把這些都完成之後,我們將迎來一個全新的階段。

通過自省與反思,我們可以創造新的想法,構建全新的思維模式。水逆期間發生的麻煩,可以被看作是它對我們的提醒,這讓我們得以思考那些過於粗心的、開小差的時刻。如果一個人傾聽、反思並認識到,那些看似隨機的行為可能是我們內心深處無意識的慾望,那麼我們才會有自我覺知。

古希臘人將我們生命中重大事件出現的時刻,稱為人生拐點——從無知到不惑,這種情況在命運逆轉時表現的最為明顯。水逆帶來的麻煩或許是不幸的,但以水星看,這一刻或許會讓我們收穫新的認識。

水星逆行期的一個獨有特徵是,他開始逆行時所處的宮位會與11個月前他恢復順行的宮位大致相同。當水星在黃道帶上迂迴前行,他會將一年前被忽略的細節再次拉回人們的視野。

水星一般逆行20-24天,一年3次——約是一年的六分之一時間。因此,十二星座中約有18%的時間會經歷水星逆行。

水星喜愛數字3,一年裡它有3次會合周期,逆行3次,每次大約3周時間。如果我們把這些逆行點畫在黃道帶上,將會形成一個三角形。例如,2023年水星逆行起始於金牛座15°37',處女座21°51'和摩羯座8°29',構成土象大三角。

如果將下合點和上合點分別勾勒,兩個三角形將形成大衛之星。當金星在天空中勾畫出五角星,水星則在描繪三角形和六角星。

行星周期時間各不相同。我們總認為時間是按照年代排序,而非空間的循環,因此,我們會覺得時間是可以被度量的,而未將其視為一種符號。

我們潛意識裡將行星時間用牆上的鐘表來衡量,卻沒有站在一個完整行星周期的角度去思考。

當開始撰寫文章、參加競選或學習建築學時,我們可以參考水星的周期時間安排行動,那將更有意義。

正如我們所見,水星周期的路徑清晰可辨:

下合後順行,作為晨星抵達西大距,消失於天際,與太陽上合,重新出現於天際,作為昏星抵達東大距,開始逆行,再在下次下合後開啟新一輪周期。

通常我們也可以把這些階段對應到精神成長的各階段。

為了更好理解,本文採用了丹恩·魯伊爾設計的八大月相分析法,日月的循環是所有其他行星循環關係的原型。

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考慮我們本命盤中的水星——它的相位、星座、宮位和相位——來把這個計劃調整地更符合我們的個人需求,並反思我們如何最好地適應水星的轉變。

祝你能順暢地穿梭於每個水星周期之中,不負未來。

版權聲明:本頁圖片部分選自網絡,本文由作者授權原創首發在新月文化平台,歡迎轉發,反對抄襲。友號轉載請後台回復關鍵詞【轉載】。

撰文 | 布萊恩·克拉克

排版 | 小暖

看了今天的文章

是否對水逆有更多了解

想要了解更多的占星知識

歡迎和我們一起

系統化地學習正統的「學院派」占星學

倫敦占星學院一學年秋季班招募中

帶領你真正的「築基」

成為會「用」占星的占星師。

End

本頁圖片部分選自網絡,本頁文字版權歸新月占星所有。如有疑問請在後台留言,我們會儘快處理,感謝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ff299410d61db05cb91bd2d2b8e1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