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手錶值不值得買?入手華為WATCH D,我發現網上很多評測都錯了

2023-11-18   數評時代

原標題:血壓手錶值不值得買?入手華為WATCH D,我發現網上很多評測都錯了

今年雙11你買的最大件是什麼?在雙11期間,評價君用非常低的價格入手了一塊華為WATCH D手錶,大約相當於半價。這塊手錶最大的特點是能測量血壓,不過手錶測血壓準不準這個問題,網上存在一些爭議,也因此引申到了血壓手錶這類產品值不值得買上。

入手這款產品也讓我順便親身體驗了「血壓手錶」這類產品到底什麼樣以及如何正確使用,今天就來分享一下。

開篇先說一個類似地圖炮的結論吧——網上很多對於血壓手錶相關介紹,視頻也好,文章也好,基本都是錯誤示範。

這不僅僅是針對他們評測華為WATCH D的內容,包括網上對於最新的小米血壓手錶的一些介紹和演示,以及未來的同類產品,也必定會遇到同樣情況。為什麼說他們是錯誤示範?咱們一邊開箱一邊說。

華為WATCH D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款血壓手錶了,剛發布時將近3000元的售價、醫療器械的產品定位,都是這款手錶的特徵。實際上這款手錶還支持ECG單導心電檢測,當然也能檢測心率血氧睡眠壓力之類的數據,算是一塊非常全面的手錶。

手錶背面有氣囊,和傳統血壓計的工作原理完全一樣。說明這是測量方式比較準的一種血壓手錶。怎麼說?難道還有測量方式不太準的產品?還真有。

網上還有另一種血壓手錶,它會要求你輸入用血壓計測出來的血壓值,然後記錄一下當前的心率血氧之類的數據,之後用基於心率去「猜」的方法告訴你血壓情況。和華為WATCH D相比,這種就如同玩具了,不建議購買。

只需要把手錶戴上,坐下來靜息20分鐘左右,然後把戴著手錶的手腕舉到和心臟同樣高度的位置,同時托住手肘,保持戴手錶的這個胳膊是放鬆狀態,接著氣囊充氣放氣,大概半分鐘就測完了。

這時候,網上關於血壓手錶的相關介紹內容就開始大面積出現錯誤了。比如一些評測文章和視頻,像模像樣測一下然後和家用血壓計數據比對,論證血壓手錶很準、很有用等等,這就錯的離譜。

首先這麼展現測量準確度的方法就錯了。如果你問任何一位醫生怎麼測血壓準確,他都會告訴你——世界上沒有準的無創血壓計。要論精準程度,家用血壓計和血壓手錶其實是半斤八兩,但作為參考,兩者又都是有價值的。

其次是他們對血壓手錶的用法理解錯了。家用血壓計也好、血壓手錶也好,它們都是為了便於用戶多次測量、頻繁測量而設計。經過多次測量和記錄數值,就會生成一個人的血壓檔案,從中能反映出血壓變化趨勢、用藥效果等等,這個才是最有價值的。

華為WATCH D的血壓健康研究就能建立個人的電子血壓檔案,在華為的血壓健康研究項目中。它支持無感血壓趨勢和動態血壓監測兩種方法。第一種無感血壓趨勢就是每天早晚測量,其餘時間基於生理數據進行評估。

由於我大多數時間都呆在電腦前,於是選擇了第二種方法:動態血壓監測。手錶每半小時就會測量一次血壓並且記錄,一天不少於20次。如果你一直在辦公室呆著,那也可以像我這樣。

然後,我就喜提系統提醒:您疑似存在高血壓風險。(其實高血壓已經非常明顯了,但非醫療機構只能說「疑似」)

從數據來看,華為WATCH D在我睡覺時也偷偷測了血壓,我在睡著之後血壓隨即恢復正常,似乎能初步判斷我的高血壓是長期精神緊張休息不好導致的。當然,具體情況還是要聽專業醫生怎麼分析。

但是,如果沒有血壓手錶,可能就需要長期住院觀察才能發現這樣的規律,住院對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很大影響。

藉助ECG模塊檢測了一下血管健康情況,好在動脈血管還算健康。這個功能就是用心電信號和血管跳動的時差來評估血管情況,如果血管發生硬化之類,傳導速度就會發生異常,華為帶有ECG功能的手錶都支持這項檢測。

總結來看,從到手開箱到拍照,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已經被華為WATCH D測了18次血壓,但對我一天的生活沒有產生任何影響,18次測血壓總共也就用了不到10分鐘時間。這就是智能血壓手錶的意義,不光是華為WATCH D,任何一款同類產品都是如此。

假設,我是說假設,我吃了某款降壓藥,只要戴著手錶,那就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就知道藥效如何、半天之內就能知道藥效能持續多久。如果你身邊有高血壓嚴重到每天服藥的朋友,你問問他需不需要這樣的功能,你就知道血壓手錶有多重要了,但他可能會被價格勸退。

總結一下。本文沒有任何品牌充值,華為WATCH D也好、小米血壓手錶也好,其他品牌同類產品也好,只要能幫助建立血壓檔案,那就都是非常有用的產品。這也是諮詢醫生朋友之後的結論。

從這點來說,網上大多數對於血壓手錶功能用途的解讀都存在一些錯誤,讓一些人陷入了糾結它准和不準的誤區。歸根結底,想要健康還是得多靠自己;血壓手錶只不過是個把身體數據反饋給你的工具,准和不准,有時候也只不過是自欺欺人和掩耳盜鈴的藉口而已。最後,也要吐槽一句華為——血糖健康研究能不能給適配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