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再活一次?

2023-05-22   每日汽車觀察

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一年半後,華晨雷諾似乎迎來了轉機。

5月17日,華晨中國發布公告稱,華晨雷諾、金杯汽控及獲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委任的華晨雷諾管理人已訂立正式重整投資協議。

重整後,此前脫離華晨中國控制的華晨雷諾將重新回歸,金杯品牌有望復活。

金杯之殤

曾幾何時,金杯是國內輕型客車領域的王者,在海獅、閣瑞斯等明星車型的帶領下,連續19年問鼎輕型商用車銷冠,在它面前上汽通用五菱只能算是弟弟。

1992年,在金杯的助力下華晨中國成功赴美上市,被稱為「社會主義國家第一股」。但是鮮有新車面世的金杯,一直靠吃老本度日,逐漸被其他商用車品牌甩在了身後。

2015年金杯汽車年銷量還有9.6萬輛,2016年驟降至2.3萬輛,暴跌76%。

2017年12月,背負10億元債務的華晨金杯,被華晨中國以1元的價格將49%的股權轉給了雷諾集團,華晨雷諾就此誕生。

華晨雷諾聯姻初期還有過短暫的輝煌,2018年金杯銷量回升至4.3萬輛,但是此後又開始跌跌不休,2019年和2020年的銷量分別為4.02萬輛和2.3萬輛。

原本外界希望看到雷諾加入後能為金杯帶來新技術和新車型,畢竟雷諾在全球輕型商用車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實際上過去幾年雙方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合作成果。

2019年華晨雷諾拿出的首款新車居然是一款中型SUV觀境,2020年11月才推出了一款商用車金杯海獅王,但是從過去幾年的銷量就能看出這些產品都沒能掀起太大的水花。

與此同時,華晨雷諾兩大股東方自己的日子更是不好過。雷諾集團從2018年前董事長戈恩因財務不當行為指控被捕後,就陷入了困境,業績不斷下滑。

2020年4月,雷諾將在華另一個合資公司東風雷諾的股權轉讓給東風後,退出了在中國的燃油乘用車業務,對華晨雷諾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華晨集團則因連年資不抵債,於2020年11月被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在這種情況下,2021年底,華晨雷諾向瀋陽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整,金杯夢碎。

重生有望?

2022年1月起,華晨中國已經失去了對華晨雷諾的控制權,不過一年半後,事情有了轉機。

按照華晨雷諾制定的重整方案,華晨雷諾目前的兩大股東金杯汽控、雷諾分別將現有繳足股本全額清零;而後金杯汽控母公司興遠東的債權(16.68億元)與雷諾的債權(7.11億元)全部轉為華晨雷諾股東權益。

重整計劃獲批後,金杯汽控將在12個月內向華晨雷諾以現金形式注資13.6億元,華晨中國通過金杯汽控和興遠東合計持股80.98%,華晨雷諾將成為華晨中國非全資附屬公司,財務業績計入華晨中國財務報表。

華晨中國認為出資重新拿回華晨雷諾控股權,能夠讓集團維持汽車製造平台,有助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以待日後與國際及國內汽車公司合作。

對此,多數董事會成員認可這一方案,不過也有人表示反對。華晨中國非獨立執行董事林潔蘭博士就不同意出資,認為公司應考慮控制損失。

華晨中國的想法是用13.6億拿回華晨雷諾,將金杯復活,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重新開始。這種想法是好的,畢竟眼下輕型商用車市場很火,比亞迪、極氪、嵐圖等品牌都推出了定位高端的新能源MPV。

金杯如果能夠復活,踩上這個風口,有可能打個翻身仗,而且金杯品牌本身在國內商用車市場有一定的品牌力和認可度。

但是理想與現實之間還是存在巨大的鴻溝。新能源商用車並非沒有門檻,金杯想在這個領域重生,靠自己目前的技術積累估計連入場券都拿不到,所以勢必需要有白衣騎士出手相助。

而且白衣騎士不僅要出技術,還要出錢,畢竟眼下華晨中國的母公司華晨集團自己也在破產重整中,屬於自身難保的狀態。

5月19日最新公告顯示,華晨集團的重整方案歷時兩年、經過了三次債權人會議,依舊遲遲未獲通過,其合計負債已高達717.98億元。

華晨中國因為有華晨寶馬這個利潤奶牛供養,境況稍好一些,但是未來依舊充滿很大的不確定性。

這一點從2022年華晨中國財報中就能看出,2022年其營收為11.31億元,同比減少47.21%,凈利潤71.49億元,同比下降40.25%。

為什麼凈利潤比營收還高?就是因為華晨中國出售了25%的華晨寶馬股權,獲得了一筆高達48.96億元的收益,再加上剔除了華晨雷諾這個燒錢的板塊,所以業績反而有改善。

但是隨著寶馬在華晨寶馬中持股比例提升到75%,今後為華晨中國貢獻的利潤會越來越少,而華晨雷諾一旦回歸,又多了一個漏財的窟窿,整個華晨中國的財務狀況不容樂觀。

在這種情況下,期待引入新的合作夥伴幫忙盤活華晨雷諾和金杯品牌,只能說,勇氣確實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