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華為雲丨穿越虛實,雲上視聽的奇幻漂流

2023-07-15     華為雲

原標題:B站&華為雲丨穿越虛實,雲上視聽的奇幻漂流

「創造好內容」

一直是B站的初心

除了視頻方面的改變以外

B站還在不斷探索

音視頻領域的更多可能性

在今年上線的「幻星派對」

便是其中最重要的產物之一

幻星派對是B站專門為主播所打造的一款雲端直播活動虛擬化解決方案。主播可以藉助特色派對場景和虛擬化能力,不斷提升與粉絲們的互動體驗。
在「幻星派對」里,主播們可以解鎖腦洞大開的全新玩法、和炫酷的超時空場景。生日小屋、歌舞廳、虛擬演播廳、中心廣場、夢幻舞台……還有刺激的屋頂跑酷,輕鬆的滑翔飛行,或是競技飛盤比賽,主播和粉絲們都可以在「幻星派對」中逐一體驗。

在這個亦幻亦真的雲上派對里,B站正在營造沉浸式雲端虛擬盛宴。

而這場盛宴的背後,離不開華為雲技術的支持。在用戶看不見的後台,華為雲與B站做出了一系列的技術創新,在承擔繁重的直播任務的同時,有效降低了計算成本。

有了二者的通力合作

才有了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的

一場場虛擬直播盛會

Part1.不止步於直播,B站要為所有人打造一個全新的「虛擬世界」

事實上,B站切入虛擬直播領域其實早已有跡可循。

2022年,B站迎來了第一位達成300萬粉絲里程碑的V-UP主「泠鳶」。此前,「泠鳶」一直作為音樂UP主及填詞人活躍於B站。
2019年3月9日,在虛擬直播興起時,她首次使用虛擬形象直播,並成功破圈,水到渠成地轉型成為更加令人矚目的V-UP主,目前粉絲數已達338.4萬,是名副其實的百大UP主。
不止是「泠鳶」,截至2022年年底,B站共有23萬名虛擬主播開播,同比增長190%,直播彈幕互動量達14.2億,全年稿件播放量達292億,同比增長112%,這意味著,在「二次元大本營」B站,虛擬直播已經長成一座冰山。

隨著虛擬主播的數量不斷爆發,虛擬直播的全新玩法也在不斷破圈,但即便如此,Z世代到底喜歡看什麼對於眾多主播來說始終是個玄學話題。

當Z世代文化逐漸成為主流,個性化、炫酷的虛擬場景在年輕人領域中擁有強大的吸引力。因此,虛擬直播在市場上的火爆,既是技術+模式+場景的合作,也是這個賽道當下和未來的一種重要可能性。

在這樣的趨勢之下,今年4月,B站在虛擬直播領域推出了自己的幻星派對,這不僅是其在音視頻領域的一次大膽嘗試,同時也是B站內容創新領域不斷破圈的有力佐證。

那麼對於主播和觀眾來說,「幻星派對」究竟改變了什麼?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傳統的虛擬直播只能在本地推流,沒有多人聯網,整體形式較為單一。而在幻星派對中,主播能上傳自己的虛擬化身,與其他主播實時聯動,並且,主播的粉絲也可以一鍵切換成雲端的虛擬形象,與主播在豐富的場景內進行多種形式的探索及互動。

隨著主播和粉絲共同加入這個虛擬世界,TA們便可以一起在幻星廣場穿梭於未來都市,體驗星球魅力和最新奇刺激的冒險,也可以在生日小窩開一場熱鬧的生日趴,還可以在幻星度假島,吹著夏日晚風,愜意地在海灘遇見命中注定的那個TA。

不僅如此,幻星派對還支持半身動捕和多人語音,讓主播有更多直播表現能力。主播或者粉絲僅用單目攝像頭就能實時重建出人的面部、手勢以及身體的3D姿態,並將這些數據重定嚮導目標虛擬角色身上。通過渲染引擎合成視頻,一個生動的3D虛擬主播就誕生了。這背後,動捕和建模等技術讓虛擬形象有了更大自由度,讓虛擬人和NPC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

當然,更吸引人的3D虛擬形象,單憑作為「技術小白」的主播肯定是無法獨自創造的。

「傳統的3D虛擬人定製一般需要近2個月的製作周期,製作成本高達6位數。」B站幻星派對製作負責人對36氪表示:「幻星數字人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虛擬形象個性化定製工具,類似遊戲的捏臉換裝系統,通過簡單直觀的用戶交互,可以在30分鐘內完成虛擬人臉型+髮飾+美妝+穿搭的快速定製,並提供一站式的動面捕技術服務,定製好的形象能夠快速進行虛擬直播。」

不僅如此,B站的工程師們還在努力通過雲、AI等各類創新技術,讓更多用戶可以用UGC方式創作屬於自己的虛擬內容。

B站動捕團隊負責人表示,「我們現在給用戶們提供的生產工具有接近1個G的體量,要實現很好的效果對創作者的電腦配置也有一定的需求。如果可以從雲端直接獲取,那創作體驗就大大不同了。」

除了融合動捕技術外,幻星派對還通過打造跨越虛實的全新UGC內容生態,讓B站這個大社區秒變沉浸、互動的開放世界。

Part2.當直播間人氣突破3億,用戶體驗誰來保證?

對於B站而言,當然希望有更多的爆款內容來提升月活、提高用戶黏性。但面對海量用戶和內容創新的需求,雲技術的支撐也必不可少。

具體來講,B站綜合視頻業務存在明顯的浪涌式訪問現象,波峰波谷異常明顯,不僅是B站,這對任何音視頻網站都是嚴峻的考驗,倘若處理不好內容分發的問題,用戶體驗將大打折扣、用戶流失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以近期最火的遊戲直播為例。B站作為英雄聯盟S賽過去三年的國內直播平台獨家版權方,通過大量創新,使其成為了全球電競賽事直播的天花板。在S12期間,B站總共完成了91場比賽的實時直播,最後一場直播間的實時人氣一度突破3.1億。

B站所面對的不止如此,還有用戶對於視頻播放質量更高的需求。2022英雄聯盟S12期間,B站推出了獨家二路直播間以及全新UP主聯動直播間,讓粉絲擁有了諸如「紋理更加清晰的畫質、縱享絲滑的轉播效果、沉浸感十足的互動特效、更貼心的無障礙直播間」等觀看體驗,可以說,以上每一條對於內容分發都是不小的技術難題。

新場景、新應用對算力資源的需求倍增,新內容、新形式對原有技術架構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通過架構升級來滿足全新的業務需求和挑戰,是B站與華為雲雙方的合作重點。

在觀眾無法看到的直播後台,B站與其合作夥伴華為雲在直播科技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創新,雙方共同打造的邊緣分布式直播方案不但承載了超高並發,還降低了計算成本。

簡單來講,基於華為雲智能邊緣站點,視頻可以完成冷熱分流,為B站源站實現「減壓」:

  • 訪問量較低的冷視頻通過邊緣站點解析,經由華為雲內部DCI高速網絡讀取;
  • 而訪問量較高的熱視頻則是通過訪問華為雲CDN,通過CDN就近分發,這樣讓整體流量可以按需調配,在不浪費算力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證用戶的播放體驗。

無論是幻星派對,還是2022英雄聯盟S12的案例,實質上都折射出了當前視頻平台面臨的共同技術挑戰。當用戶訪問量突然爆發時,每一個用戶的終端都要求直播平台擁有海量的視頻轉碼能力

傳統架構下,視頻畫面會直接推流到IDC源站,再由源站經CDN節點分發給最終用戶,路徑較為單一,且每一環都需要極大的算力支撐,一旦用戶流量瞬間增加,直播轉碼、錄製所需的計算資源便會嚴重不足,導致視頻卡頓、崩潰等等現象出現。

而分布式邊緣直播源站,通過將多個邊緣節點與IDC直播源站按配比進行調度與分發,這樣可以將主播的內容在邊緣側進行轉碼、實時錄製等工作。

華為雲容器首席架構師張琦介紹:「新的系統消除了之前統一轉碼源站的單點故障隱患,也增強了直播過程中的穩定性、安全性。同時依託中心雲平台上的海量彈性資源池,按需調度,更好地提升了用戶的互動體驗。」

「邊緣分布式方案大大提升了直播中技術的可靠性,同時也減輕了運維工程師的壓力,在效率方面,團隊花費在日常運營工作中的精力下降了40%。」B站SRE體系負責人介紹。

不僅如此,針對如何給渲染這樣的重負載業務合理並快速分配資源也是一個關鍵問題。華為云云原生開源負責人、CNCF大使王澤鋒談到:「Volcano是CNCF的開源項目,可以將渲染、音視頻轉碼等業務與在線業務混和部署,減少不必要的作業等待及資源閒置。」

針對虛擬內容創作這一充滿想像力的話題,華為雲也推出了數字內容生產線 MetaStudio,依託圖形引擎和空間引擎兩大基座,為合作夥伴提供數字人生產線、虛擬直播生產線、企業3D空間生產線和虛實融合生產線,幫助客戶向虛擬世界演進。
過去幾年來,B站與華為雲開展了容器轉碼、分布式邊緣直播、CDN加速、IDC直播源站等一系列音視頻領域的合作,進而搭建起全新的合作生態,共同為持續內容創新和海量用戶提供堅實的底座。

Part3.華為雲與B站一起,探索音視頻無限想像空間

14年的時間,讓B站長成了國內音視頻領域一個特殊而又強大的角色,在華為雲底層基礎設施的支撐下,B站也擁有了去嘗試更多大膽創新的底牌,讓其能夠一步步為用戶帶來更富有想像力的音視頻體驗。

在Z世代共同的B站跨年晚會中、在英雄聯盟玩家期盼了一年的S12賽事中、在數十萬主播與粉絲的超時空舞台幻星派對中,B站和華為雲一路攜手,打造出了無數直播經典案例。

未來,B站與華為雲的創新探索會不斷深化,為音視頻產業提供有益的經驗,而最終受益者當然是所有的終端用戶。

這樣一個全新的生態,它的不斷生長需要來自產業的通力協作,創原會便是其中一個很好的範例,作為中國信通院、CNCF、華為雲及業界精英聯合成立的技術交流平台,正在加速技術與業務融合。

不久前,創原會與B站聯合舉辦了以」創新&精益,為技術發電」為主題的暢聊雲原生活動,30多位行業大咖圍繞SRE質量運營、音視頻、AIGC、FinOps等話題深入交流,共同探索企業雲上創新和精益運營的最佳路徑。

華為雲Marketing部部長,創原會副理事長董理斌指出:「我們之所以把創原會這個平台構建起來,是希望各個創原會的成員,能夠圍繞雲原生的各個技術領域進行深入交流。未來,它能引導音視頻產業向深入深化的方向去發展。」

在下一個十年,網際網路將向虛實融合躍遷,實時互動將是用戶的基本需求,這就需要音視頻網絡的能力必須要大幅提升。可以預見的是,類似幻星派對這樣的內容創新會層出不窮,在未來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中,數以億計的智能終端同樣需要創新的音視頻呈現手段,最終實現下一代人機互動。

而所有這些,都需要「雲」將其有機整合,再安全可靠地運行起來。B站與華為雲作為各自領域的創新者和引領者,在音視頻領域每一次開創性的探索,都將成為雲端創新的一個新起點,為推動更多企業踐行雲原生和開源生態開放、共贏精神提供有力支撐。

隨著越來越多初創企業和傳統企業的業務生於雲、長於雲,相信在未來,B站、華為雲,和每一個擁抱技術創新的企業會形成合力,將雲計算的價值充分釋放,賦予創新業務最佳實踐和極致體驗。

*本文轉載自:36氪

關注@華為雲,了解更多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f36c65ec813ffc5048023ffce76c9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