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老班主任:往「死里」管孩子這3點,18歲後想不成才都很難

2024-01-01     全能辣媽plus

原標題:30年老班主任:往「死里」管孩子這3點,18歲後想不成才都很難

大家好,我是辣媽~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

「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

這句話在中國是家長中廣為流傳,時刻讓我們反思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教育孩子是一項複雜的任務,需要家長在多個方面進行嚴格的管教。

曾跟一位30年教學經驗的老班主任聊天,他指出:

孩子這3點家長最好往「死里」管,18歲後想不成才都很難!

那麼,家長在哪些方面嚴格管教孩子,才能成為優秀娃呢?

行為規範

鄰居老楊夫婦是一對工薪家庭,倆人對孩子非常嚴格。

他們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要有禮貌,要獨立自主。

孩子從小就習慣按時完成自己的作業,不管是家庭作業還是課外作業,他們都能夠很有條理地完成。

後來,孩子參加了學校的演講比賽,他的演講技巧和自信表現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終獲得了比賽的第一名。

孩子優秀的成績,得益於他們嚴格的家庭教育,讓孩子從小就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

一個孩子的品行和行為舉止往往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體現。

家長需要對孩子的言行舉止進行嚴格的規範,要求孩子尊重長輩,禮貌待人,遵守社會規範。

比如,不能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不能隨地亂扔垃圾,不能無理取鬧。

通過嚴格的行為規範,孩子能夠樹立正確的行為榜樣,並養成良好的品行習慣。

學習習慣

孩子的學習習慣往往決定了他們的學業成績和未來的發展。

記得網上一位老師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觀察過班裡第一名的孩子家庭,這家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學習,鼓勵孩子閱讀各種書籍,探索各種知識。

每天晚上,他們都會和孩子一起討論當天的學習內容,逐漸培養了孩子對知識的興趣。

孩子在學校的成績也非常優秀,多次獲得各種獎項,最終考入了一所知名的高校。

這都離不開家長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嚴格要求和監督。

家長需要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包括按時完成作業,不偷懶拖延,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討論和學習活動。

家長應當對孩子的學習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督促,及時糾正他們的不良學習習慣。這樣,孩子才能在學業上取得優異的成績。

品德修養

孩子的品德修養是決定其終身發展的重要因素;

家長需要在孩子的品德修養上進行嚴格的塑造。

教育孩子要誠實守信,要有愛心和同情心,要善良待人。

家長需要用自身的榜樣來影響孩子,教育他們懂得感恩,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奉獻和助人為樂。

結語: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在多個方面進行嚴格管教,才能讓孩子成為優秀娃。

嚴格的管教,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無異於成長路上的陽光雨露,在孩子成長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認真對待孩子的教育,用心教育、嚴格管教,培養孩子的優秀品質和能力,讓他們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才。

你會嚴格管教孩子這幾點嗎?對此你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ea2850234ca7e224476a5b714e197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