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人最好的報復,只有四個字,莫言的話真讓人解氣

2022-07-27     仲念念。

原標題:對一個人最好的報復,只有四個字,莫言的話真讓人解氣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有網友提出一個問題:總是有人詆毀我,打擊我,我該如何還擊?底下的高贊回答中有人給出一個讓人意外的建議:不要打回去。

這樣的聲音在當下的社會中是很難出現的,現下年輕人的觀念是快意恩仇,當下怨當下結,不管大仇小仇, 當下報了才會痛快。

順應人性的特點,還擊才是理想中的應對方法。但不打回去的這種反人性的做法,也不能以偏概全地把它定義為錯誤的做法。

對於這個問題,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提出過自己獨特的見解,與高贊回答幾乎是一個意思:不聞不問。

這四個字是莫言在他的大作《晚熟的人》中提出的一個觀點,他告訴我們,對一個人最好的報復,只有四個字,就是不聞不問。

一:不聞不問,只把詆毀當成耳邊風

究其根本,一個人詆毀別人,本質是想要抬高自己,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樣的人心裡其實是極其自卑的,他無法從別處得到對他的正向反饋,只能通過詆毀他人來獲得價值的滿足。

毫無疑問這懦夫的做法,真正強大地獲得肯定的方法應該是,不斷充實提升自己,從實力中得到實在的肯定。這種肯定不是虛無的。

而弱者通過詆毀他人得到他人得到的肯定,是一種虛無的肯定,這種肯定只建設在對方比自己差的想像中,一旦對方有了更優秀的表現,這個由自己架構出來的安全區便會轟然倒塌,如泡沫一樣一戳即破。

鄧華是一個農村出來的女人,她通過將近十年的艱苦打拚,終於開起了屬於自己的公司,年紀輕輕就已在一線城市買了房。

她的成就傳回老家裡,並沒有得到外人的肯定和讚賞,而是得到了他們的詆毀。

那些與她曾經在同一片大地上長大的親朋好友,以最大的惡意揣測著她資產的來源。在他們眼裡,一個女人怎麼可能靠自己就能賺到這麼多錢,他們異口同聲地認定,那些錢一定是來路不明或是不清不白的。

認知不同,思想不同,我們永遠難以讓別人的思想跟我們同頻。鄧華對這些聲音的處理是:不聞不問。

不聞,就不至於影響自己的心情。不問,別人再多地詆毀最後會像打到一團棉花上,輕輕軟軟無處著力。久而久之,帶頭詆毀的人沒有了樂趣,這些不友好的聲音自然會煙消雲散。

二:不聞不問,對方再氣憤也與你無關

每個人的身體里都藏著對抗的本性,對於他人的詆毀不聞不問,無形的對抗通道就會被關閉。外人無法再傷害到你,無法再得到反饋,便會偃旗息鼓,這場仗不戰而勝。

人生中所有經歷,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歷練。我們得以從中得到修煉自己的內功,讓自己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能寵辱不驚。

你自蹦躂跳腳,我自安然自若!

再者,詆毀者是需要觀眾的,他們希望被詆毀的人可以如他們所願配合演出,把這一段證明自己的大戲演完。

如果你輕易動了氣,這場戲你就很難再置身事外。你已經成功者了他的道,如他所願走上滿是硝煙的戲台,最後當然只會按著他所呈現的劇本往下演。

可以說,你的表現越是在他的意料之中,這場戲的對方落敗機率幾乎是百分百。

如果你完全跳出他的劇本之外,對方即使再詆毀,再氣憤,你也依然可以不聞不問,對於這樣不在他安排之內的你,他也沒輒的。

不聞不問,才是對詆毀傷害你的人,最好的報復。

來而有往,詆毀你的人就會越來越興奮。來而無往,詆毀你的人得不到預料之中的暢快,自然就會放棄繼續詆毀傷害。

修煉好自己的內功,比任何的對抗手段都要強。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e871ae24a0aec4e3502cb311bb79b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