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上的「賽博乾媽」,700w網友隔空催更:專治95後生活「無法自理」者

2023-11-08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原標題:熱搜上的「賽博乾媽」,700w網友隔空催更:專治95後生活「無法自理」者

又一位素人火了!

前有@於文亮,後有@住家吳阿姨,

說話溫柔,畫風粗糙,

僅僅是教網友「怎麼吃零食不髒手」的一則58秒視頻,播放量近700w。

簡單的一張紙巾,跟著阿姨一折一套,

就是「吃零食不髒手」的拇指套,

吃不完的零食包裝袋一翻一扣,教大家「零食吃不完怎麼保存」的小方法,

吳阿姨的視頻並不精緻,內容也不過是網上流傳已久的「生活小竅門」,

卻能在逐漸飽和的「生活賽道」,吸粉破百萬,被網友親切地稱呼為「賽博乾媽」。

從素人保姆阿姨,到被全網催更,

吳阿姨,怎麼就火了?

700W人圍觀做家務

吳阿姨的出現,戳中了人們滿網際網路尋找「活人博主」的訴求,

她不說廢話,

她的視頻夠接地氣,

以家為背景,手邊拿來就是能用的生活道具,

透著時光痕跡的生活氛圍,讓吳阿姨分享的每一條視頻,都極具說服力.

她的分享帶著老一輩的智慧,

塑料袋打包飲料容易撒,只要在袋子中間翻折一次,就能穩穩套住。

抽紙不容易開,只要沿著提手的洞口輕輕一扯,就能撕開,

喝奶時吸管容易縮回去,只要沿著卡槽一轉,就能穩定住吸管,

一瓶酸奶怎麼才算喝得乾乾淨淨?

展開包裝袋的四角,就能擠壓出藏在角落的最後一口酸奶,

泡腐竹時加點鹽和白醋,高壓鍋都燉不爛的腐竹,就能快速變軟,

捆粉絲的繩子不要扔,粉絲泡軟後一提,就能起到剪短粉絲的作用。

吳阿姨的分享,是一眾生活類博主中的「清流」,

她不講究高產,更談不上精緻,

像極了替子女操心的媽媽,輕聲細語地對著螢幕另一頭的「網絡兒女」們說:

「真的很方便,快去試一試。」

這才是「青年大學習」

點開評論區,網友的回覆足以證明「真心換真心」,

「這是我在b站這麼久,看「實用小妙招」真正最有用的一期……」

「特地回來感謝,這樣我就可以邊吃薯片邊玩了,不用擦手指了。」

「學會了,我要去外面吃薯片。驚艷所有人!」

更有網友調侃「這才是年輕人該看的『青年大學習』。」

作為百萬粉絲的「賽博乾媽」,吳阿姨的視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阿姨,教我洗草蓆!」

「阿姨,教我洗空調!」

「阿姨,教我洗冰箱!」

有事就喊「吳阿姨」,雖然做不到手把手教學,但也能保證你看到會!

#廚房篇

來不及化凍的肉

在肉上撒鹽和少量白醋,倒入冷水(劃重點:不可以用熱水),

壓上一個鋁盆,等5分鐘,肉就全部化開啦。

這麼多年的蒸架都白用了

不鏽鋼蒸架,是每戶人家的必備,但你知道怎麼用嗎?

凹面朝上,是許多家庭的常用辦法,蒸完卻發現包子饅頭底部濕答答,

只要將它反過來,凸面朝上,就可以得到底面乾爽的蒸包了。

#清潔篇

一招搞定玻璃門上的水垢

牙膏加洗衣粉,兌上溫水,噴在玻璃門/窗上清洗,

接著用一塊干抹布,順著一個方向擦拭(劃重點:不要來回擦),還你一塊光亮如新的玻璃。

媽媽攢下的塑料袋都去哪兒了?

平時逛超市買東西,帶回家的塑料袋,團一團丟在角落不便於收納,

找一個沒用的紙盒,頂部開個大口,正面下方開兩個小口,把塑料袋從頂部塞入,

要用了從下方抽出,用好了再從頂部塞回。

油漬、茶漬一個都跑不了

衣物染上油漬,不要碰水,塗上牙膏、白醋和洗潔精,

用冷水搓一搓,效果立竿見影。

染上茶漬地方,撒上白糖,淋上清水,放入四五十度的溫水中,輕輕揉搓,

此刻如果沒有完全乾凈的話,用肥皂再搓一搓即可。

#廢物利用篇

一次性筷子的用法

外賣沒用的一次性筷子,捆成兩個三角形,交錯疊放,

家裡暫時沒有蒸架的時候,用它來代替再好不過。

蔬菜刨絲的時候,只剩餘一點點時很容易傷到手,

把蔬菜插在筷子上,就絲毫不用顧忌啦。

保溫袋的妙用

點奶茶點蛋糕送的保溫袋,扔了可惜,留著又覺得用處不大?吳阿姨教你,

剪一剪,疊一疊,放在冰箱裡保存新鮮蔬果,

或是下雨天用來裝濕漉漉的雨傘,

方法找對,垃圾也能變寶貝。

讓你一秒成為「社交悍匪」

太陽猛烈的日子,遮陽傘遮陽帽必不可缺,但如果手邊正好沒有又著急出門,怎麼辦?

像吳阿姨這樣,找一件輕薄的上一,一遮、一扣,

最後輕輕一掀,實用性槓槓,

至於敢不敢這麼出街,你們自己體會咯。

被吳阿姨治癒的年輕人

在吳阿姨的視頻中,年輕人被帶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開始學習母親輩的生活智慧,

開始審視生活中不被注意的細節,

開始試著摸索智能電器觸及不到的環節,

隔著網線,吳阿姨儼然成了「網友素未謀面的親人」般的存在。

為了鼓勵年輕人,吳阿姨還特意出了一期視頻,介紹自己的經歷,

農村出身,為了供孩子上學什麼活都試過,

養豬賣錢,種小菜換零食給孩子吃,

在醫院做衛生,在工地扛鋼板,接縫玩具的零活......

如今成為住家保姆,已經有八年。

日子最難過的時候,她一邊還債,一邊供兩個孩子上大學,

日子終於熬出頭,孩子上了大學,她也遇到了一戶十分支持她的東家,

她在視頻里,高興地說著「自己和孩子都走出了農村」。

吳阿姨不會說什麼大道理,更講不來漂亮話,

用自己的經歷,和最質樸的語言,分享著對生活充滿期待的每一天,

跟著東家去南山、海邊旅行,

久違的和女兒見面,

中秋節收到女婿的禮物,高興地趕緊拍視頻「炫耀」,

給年邁的父母,做一頓飯......

吳阿姨的視頻總是習慣性地用「阿姨教你」開頭,平實的話語戳中無數人的淚點,

仿佛是「朋友圈」里的存在,真摯地分享著對生活的熱愛。

還有多少個「吳阿姨」?

吳阿姨的「實在」,是這個時代所缺乏的,

每一個「吳阿姨」的走紅,都是一場年輕人關於生活本質的探求。

太多高大上的精英人設,人們被推著向一個名為「完美」的方向駛去,

而忘了,生活本就是由無數個渺小瞬間堆起,

那些平凡的記錄與分享,構成了我們平凡卻不相似的人生。

圖源@住家吳阿姨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贊,最後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