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岫岩旁,清泉潺潺,竹林幽幽,不時傳來高談闊論之聲。
走進竹林,可以看到七位名士,有人坐而彈琴,有人臥而飲酒,他們或坐或站,談玄論道,各領風騷,留下千古詠嘆。
在魏晉亂世里,總有一些人厭惡追名逐利,轉而開闢了內心論道的新方向,去尋求人生的精神歸宿。
這七位名士,即為當時的名士圈頂流——「竹林七賢」。
他們常於竹林論道,追求人性自然,風度雅致,氣節高尚,如松如竹。
如果時間可以拼貼,我們或許還可以看到,在這些人旁邊,會多一位閨秀——來自一百年後的謝道韞。
雖為女兒身,不失男兒志,林下之風,如蘭如梅。
這便是東晉才女謝道媼的風采。
公元317年,長安失守,西晉滅亡。
作為簪纓世家的謝氏一族,也在這亂世中風雨飄搖。
為了尋求一片安穩,他們舉家從陳郡搬遷到了烏衣巷。
謝道韞的父親謝奕,作為安西大將軍剛剛上任不到一年,就病逝了。
從此,謝道韞和弟弟謝玄,一同跟著叔父謝安生活。
謝家素來以詩書傳家,每個孩子都才華出眾。
謝道韞,更是才思敏捷,機敏過人,素有才女之名。
某個冬日,彤雲密布,大雪紛紛。
烏衣巷裡,一群垂髫小兒搖頭晃腦,嘰嘰喳喳在回答一位夫子的提問。
這位夫子,正是謝家的族長謝安。
他召集了族裡的小孩,正在考究他們的學業。
大風吹過,雪越來越密,越來越急。
謝安興致大發,指著窗外的雪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
侄兒謝朗應聲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
隨後其他人也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不過好像沒有一個人的答案能讓謝安完全滿意。
這時候,侄女謝道韞不慌不忙地答道:「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朗觀察到的雪,潔白無暇,跟鹽相似,覺得空中的雪就像有人在撒鹽一樣。
而謝道韞則看到了雪的輕柔飄逸,跟春天的柳絮差不多,所以把雪比作柳絮飛舞。
這既有超脫塵世的美感,又有名士風流的浪漫,可謂形神兼備,意境深遠。
這一比喻,贏得謝安的讚賞,也贏得了後世文人墨客的津津樂道。
從此,謝道媼才名遠播,「詠絮之才」也成了古代才女的的代名詞。
來自纓簪世家的薰陶,不單培養了謝道韞的才氣,更提高了她的眼界和格局。
在其他人只看到家族內部之事時,謝道韞的眼光已經從家族外,延伸到了更廣闊的家國間。
有一次,謝安教孩子們讀《詩經》。
課上,他突然問道:「《詩經》中哪一句話最好呢?」
孩子們覺得題目很簡單,便紛紛搶答。
侄兒謝玄看到的是一個回家的戰士,在道阻且長的歸家途中,百感交集的心情。
他給出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答案。
謝玄引用這句著名詩句,剛好契合了他追求優美又細品憂傷的性情。
而身為女孩子的謝道韞,卻不急不緩地給出了一句:「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
這詩句描寫的是仲山甫奉周文王命出行,吉甫作歌為仲山甫送行,勉勵他不負王命,早去早回。
謝道韞體會到周王朝老臣憂心國事的心情,對天下蒼生的關懷之情溢於言表。
謝道媼的回答讓謝安十分滿意,他深覺眼前這個女孩如果身為男子,將來必定可以執掌朝政,保國安民,成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
謝道韞漸漸長大,名聲在外。
她的婚姻大事,就成了謝安最為頭痛的事情。
要找一個什麼樣的男子,才可以配得上謝道韞呀?
畢竟作為謝家之女,她的父親、叔父,都是大名鼎鼎的名士。
同輩中,謝韶、謝朗、謝玄、謝封也都赫赫有名。
謝安挑來挑去,挑中了王家的子弟。
於是,謝安抽空常常前往王家,跟王家七子討論玄學和書法,了解他們的人品和才華。
王家王羲之有七個兒子,其中第五子王徽之卓爾不凡,幼子王獻之最有才華。
王獻之儘管才華橫溢,但年紀小了點。
更可惜的是,他已有深愛的表姐,跟謝道韞無緣了。
而王徽之為人洒脫,言行全憑心血來潮,曾經為我們貢獻出「興盡而返」的典故。
某次雪夜,他正在山陰觀景賞雪,突然想起了會彈琴作畫的朋友戴逵。
於是他不顧長途跋涉的艱辛,馬上叫僕人備船揮槳,連夜乘船去探望戴逵。
船行了整整一夜,終於來到戴逵家附近,但王徽之卻突然掉頭就走。
因為「本乘興而行,興盡而反,何必見安道邪!」
興盡了,所以不必見了。
謝安想到王徽之的處事風格,覺得這人不太靠譜,只好另做打算。
最後挑選了王羲之的第二子王凝之, 其為人端正、個性內斂、有才華風度,正是謝道媼的良配。
兩家門當戶對,強強聯婚,想來這謝道韞和王凝之的結合,應該算天作之合了。
新婚伊始,謝道韞也是對丈夫帶著柔情蜜意、滿懷期待的。
但日子一久,她漸漸開始不滿意王凝之了。
謝道韞才思敏捷,思辨能力很強。
待嫁閨中時,在家族的清談聚會裡,她總是憑藉敏捷的才思和非凡的見解贏得家人的讚許。
嫁入王家後,雖然王家人也都是風流名士,但卻不像謝家那樣崇尚清談。
丈夫王凝之更是才思滯澀,語言不暢。
謝道韞興致勃勃寫出的詩歌,拿到丈夫面前,卻只能得到「很好」的稱讚,她再也享受不到在家時「一門叔父,群從兄弟」那種「朝夕相處、坐而論道」的樂趣了。
某次回家,謝安見她悶悶不樂,就問她緣由。
謝道媼失落道:
我們一家子人,叔父一輩有阿大、中郎,堂兄弟一輩有謝韶、謝朗、謝玄、謝封等人。
沒想到王家這麼優秀的家族裡,居然有王凝之這樣的蠢人!
我們一家子人,叔父一輩有阿大、中郎,堂兄弟一輩有謝韶、謝朗、謝玄、謝封等人。
沒想到王家這麼優秀的家族裡,居然有王凝之這樣的蠢人!
謝道韞見識過家裡的優秀長輩和同輩,對王凝之很是看不起,深覺對方懦弱且毫無擔當。
即使有抱怨,謝道韞也沒有因此沉浸在婚姻的不如意里。
她心性豁達,其心中除了婚姻以外,還有更廣闊的天地。
當時的文人,喜歡談玄論道。
對於玄學領悟的高低,成為文人名士的品評標準,但並不是每個名士都具有這種清談天賦的。
首先,清談內容就限制了一部分人,要能深刻體悟《莊》《老》《易》這三玄絕非易事。
更何況,好的清談高手還需要有高超的論辯技術。
在謝家的清談日常中長大,謝道韞自然也是一位談玄高手。
她的小叔子王獻之也愛好清談,經常在家中和朋友清談辯論。
清淡重度愛好者謝道韞就常常在旁邊偷聽。
有一次,王獻之和賓客在廳堂「談議」,被十來個賓客集火圍攻,直至被說到詞窮。
他急的滿頭冒汗,不知如何是好。
謝道韞聽到這裡,急在心裡。
立馬派侍女傳紙條給王獻之,上面寫道——「欲為小郎解圍。」
王獻之隨即把謝道媼之意對賓客講明,大家都聽說過謝道韞的風采,便欣然同意。
於是,謝道韞讓侍女拉起了青紗帳,她坐在紗帳後,用王獻之的思路繼續與賓客辯論。
她高談闊論,旁徵博引,客人們啞口無言,再也沒有辦法反駁,最終紛紛拜服。
王獻之作為高門子弟,造詣不凡,而謝道韞居然更勝一籌,由此一點,足以證明她的名士風流。
謝道韞在夫家談玄的同時,也不忘教育弟弟謝玄。
她常常敲打弟弟:「汝何以都不復進?為是塵務經心,天分有限?」
對於長姐的耳提面命,謝玄不僅不厭煩,還時時在公眾場合宣揚姐姐的品德。
當時,同郡有另一位名為「玄」的人,叫張玄,與謝玄並稱為「南北二玄」。
此人是位妹控,常常在人前誇讚自己的小妹張彤雲,覺得彤雲可與謝道韞媲美。
經過謝張兩大才子的譽揚,所有的人開始好奇謝張兩位才女的品行高低。
但是兩位女性都在深深庭院,可以見到的人不多。
有個叫濟尼的人,經常在兩家之間來往。她眼光獨到,口才甚好,恰好可以為大家解惑。
大家問她,張玄的妹妹顧夫人和謝道韞比,誰更甚一籌。
濟尼說:「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有閨房之秀。」
清心玉映,是閨房之秀,是傳統婦女的美德;
神清散朗,是一種風流,已得竹林七賢傳承。
濟尼一句評價,使得謝張兩女高下立分。
不管外界評價如何,謝道韞在家相夫教子,平靜地生活了數十年。
丈夫王凝之也出仕做了會稽內史。
然而,在這動盪的亂世,日子很難平靜無波。
孫恩、盧循叛亂,禍及全國。
作為會稽長官,王凝之的懦弱無能給家人帶來了滅頂大禍。
他不顧謝道韞的勸說,整日踏星斗步, 信心滿滿求神兵於五斗米教。
而謝道韞卻帶領僕從,日夜操練。
聽聞孫恩帶領叛軍過來,王凝之深信兩人同為「五斗米道」的信徒,孫恩不會攻打自己的會稽,依舊在家念經修道。
等到孫恩兵臨城下時,王凝之卻拿著三炷香,持著黃符,跑進神殿,祈求神兵天降。
當孫恩攻進會稽時,「神兵」沒有護住王凝之,他顧不得妻子,倉皇而逃了。
在城門口,王凝之被抓,連著四個兒子一起,都被孫恩殺害了。
而謝道韞卻颯爽橫刀,率領女僕家丁執刀仗劍,奮起反抗。
他們一路砍殺,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只可惜寡不敵眾,終被反賊所擒。
不過孫恩對謝道媼也算客氣,他放過了謝道韞,並命下屬護送其安返故居。
經過孫恩之亂,謝道韞身邊最親近的人幾乎都已消逝。
她隻身帶著小外孫,回到了會稽。
生於會稽,長於會稽,索性最後也寡居於會稽。
面對物是人非的家園,謝道韞黯然淚下。
她從此閉門不出,打點府里的事務,慢慢收拾自己的心情。
太守劉柳聽聞她的大名,前來拜訪。
謝道韞風韻高邁,言辭清雅,先談自己家事,後又暢談國事,沉穩優雅,令人佩服。
劉柳與謝道韞一番交談,看到她令人「心形俱服」的一面。
而謝道韞也經此一談,心胸更開闊,接受了劉柳的建議——開班授課。
從此,青紗帳常支,眾門徒遍地,謝道媼終究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歸宿。
回顧謝道韞的一生,年少以詠絮而出名,時至中年獲得「林下之風」的美譽,卻又很快因為戰亂而家破人亡,如柳絮飄散。
經歷過大富大貴,大起大落,她依舊閒淡舒適,閒坐中庭,一首《擬嵇中散詠松詩》,道出了她的襟懷: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願想游下憩,瞻彼萬仞條。
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時哉不我與,大運所飄颻。
謝道韞曾以嵇康為偶像,崇拜他臨刑前從容自若,笑彈《廣陵散》的風骨氣度。
卻不曾想,她自己對待叛軍的奮起反抗,對待苦難的大氣洒脫,更加值得欽佩。
從年少時的雅人深致,到中年時的神情疏朗,再到年老時的風韻高邁,謝道韞從來沒有給自己設限。
不因性別而失去對世界的關注,
不因婚姻而失去對世界的探索,
不因苦難而失去對世界的善意,
不因年齡而失去對世界的好奇。
她活出了古代女子少有的模樣,活出了現代女子嚮往的風姿。
如果竹林七賢里,可以加入一位女性,那這位女性,一定是謝道韞。
作者 | 草未央:在真實中遇見自己。
主播 | 佳音,十點讀書籤約主播。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