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嶺南粵菜發布會,20家粵菜餐廳二十道首創粵菜賞析

2022-07-08     紅廚

原標題:第四屆嶺南粵菜發布會,20家粵菜餐廳二十道首創粵菜賞析

2022年7月5日,在第四屆嶺南粵菜發布會在廣州白天鵝酒店隆重舉行。當天,廣東20家知名粵菜餐飲品牌聯袂發布了二十道首創、首發菜式。

編輯:紅廚網

配圖:廣東烹飪協會提供

紅廚網了解到,第四屆嶺南粵菜發布會是由廣東烹飪協會主辦的。從2015年開始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四屆。

據廣東烹飪協會會長余立富介紹,「嶺南粵菜發布會」是廣東烹飪協會為廣東餐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打造的一個相互學習、彼此借鑑、共同提升、合作共贏的平台,也是展現「粵菜師傅」工匠精神、創新成果的一扇窗口。

據第四屆嶺南粵菜發布會總顧問彭樹挺介紹,本屆發布會的20道菜式,來自嶺南不同地區的餐飲企業,無論是在食材的選用、配搭還是烹飪工藝、調味手法上都體現出各自的特點。

從食材的選擇上看,既有雞、鵝、鴿子等家禽,也有鮑魚、龍蝦、花膠、龍躉皮、水魚、鱷魚掌、筍殼魚,也有蓮藕、涼瓜、柚子、板栗、香菇,可以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一樣不少。

從烹飪方式上看,大多採用的是傳統手法,比如,「香酥蝦皮古法鹽焗雞」「胡椒雞」「黃皮醬碌雞」「砂鍋薑汁焗雞」,或鹽焗、或砂鍋焗、或碌、或蒸,雖然是「老套路」,但卻演繹出了新感覺。再如,以「紅燒」與「鹽焗」手法製作的「口水咸香鴿」,以「清蒸」與「鹽燒」手法製作的「紫菜鹽燒鱭魚(青魚)」,得到的是「1+1大於2」的效果。

從材料的配搭上看,也頗具匠心。比如,筍殼魚配牛油果做拆魚羹、龍蝦配鯪魚膠做魚腐、板栗配芝士、粥水配花膠、羊奶配龍蝦等等,都凸顯出「粵菜師傅」不拘一格的烹飪理念。

下面就和紅廚網一起欣賞一下這些新菜吧。

香酥蔥燒鮑魚

發布單位:白天鵝賓館

製作:

(1)以香蔥加秘制佛跳牆汁醬烹制鮑魚;

(2)用新鮮芋頭製成的芋泥包裹鮑魚;

(3)入油鍋浸炸,出鍋即成。

點評:

在香蔥的點化下,鮑魚與芋角的組合,帶來一種美妙的新滋味、新口感。傳統+傳統,也可以實現「創新」!

黃皮醬碌雞

發布單位:半島豪苑酒家(K11店)

製作:

(1)將黃皮、咸桔子、普寧豆漿等搗成黃皮醬,均勻的塗抹在雞身上;

(2)放入鐵鍋進行碌制;

(3)加入黃皮醬與新鮮的黃皮葉,加水燜製成金紅色,出鍋即成。

點評:

以秘制的黃皮醬+新鮮的黃皮葉碌雞,在咸鮮中透出一股清新的果香,呈現出一種全新的味覺體驗。

新會陳皮扣鱷魚掌

發布單位:第一城漁村

製作:

(1)將鱷魚掌飛水,入鍋翻炸;

(2)加入新會陳皮、生薑、香菇、燒肉、雞腳、水進行扣制;

(3)起鍋、斬件、裝碟,撒上九制陳皮粉,即成。

點評:

巧妙地運用新會陳皮+九制陳皮粉,為鱷魚掌去腥、增香、活色,「套路」看似簡單,效果卻立竿見影!

白雪藏龍

發布單位:鵝公村(芳村店)

製作:

(1)用新鮮鯪魚製成鯪魚膠;

(2)花龍取肉切成小塊,裹以加入蛋清的鯪魚膠,入油鍋,浸炸;

(3)出鍋瀝干油分,再入砂鍋,並加入鯪魚骨熬制的魚湯,將「魚腐」煮漲後,裝盤;(4)淋上金瓜汁,即成。

點評:

傳統的魚腐(白雪),因為「藏龍」(龍蝦肉),而「化腐朽為神奇」。魚腐鮮嫩,龍蝦爽滑,堪稱絕配!

佳藕天成

發布單位:富豪山莊酒家

製作:

(1)將新鮮的新墾蓮藕在瓦缸中磨成茸;

(2)加珧柱絲,將其手打成餅狀後,切成長條,塞進網皮;

(3)另,在竹笙中釀入蝦餃,放藕尖,以紫菜條蘸蛋清進行綑紮;蒸熟,拼盤,分別點綴魚子醬、淋琉璃芡,即成。

點評:

在傳統的「藕粉」製作工藝上,加入「山珍」「海味」,稱得上「佳藕天成」。

牛油果魚茸羹

發布單位:廣州酒家

製作:

(1)將新鮮的筍殼魚製成魚茸,入鐵鍋翻鏟;

(2)加水、加切粒的牛油果、草菇,與魚茸一起熬煮;

(3)起鍋,即成。

點評:

魚茸羹很尋常,但筍殼魚+牛油果的這一對組合,看似不經意,卻十二分的般配,那獨特的口感與滋味,讓人拍案叫絕!

椒鹽苦瓜

發布單位:海門魚仔店

製作:

(1)選用潮汕的珠瓜,切大塊,與土豬肉一同燉煮至稔熟、入味;

(2)裹脆漿,入油鍋翻炸至金黃,撈起,撒椒鹽粉;

(3)裝碟,即成。

點評:

這道菜,入味、惹味、回味!簡單的食材,簡單的做法,功夫深藏不露,彰顯出粵菜烹飪的「大智慧」。

獅頭鵝印記

發布單位:建業酒家

製作:

(1)選用老獅頭鵝鵝掌(一隻足有4兩);

(2)以南姜、八角、桂葉等香料浸煮入味;

(3)撈起,去骨,再放入有香料的鍋里浸泡入味;

(4)斬件、裝盤,即成。

點評:

以「白滷水」烹制老鵝鵝掌,可謂另闢蹊徑,舉重若輕。「白描」,更考驗功力!

香酥蝦皮古法鹽焗雞

發布單位:金苑酒家

製作:

(1)將光雞洗凈、晾乾、抹鹽,用「味水」(加了鹽、蔥)浸燙;

(2)瀝干水分,用油紙包裹好,放進用鐵鍋翻炒過的海鹽中焗制;

(3)去掉油紙,在鹽焗雞身上塗抹拌有蝦皮的脆漿,用熱油反覆澆淋至金黃色;

(4)斬件、裝盤,即成。

點評:

雞還是那隻傳統的鹽焗雞,但吃來卻能在似曾相識中感受到一絲新奇與驚喜。

咕嚕脆皮菌菇球

發布單位:康萊德酒店

製作:

(1)將多種菇菌切粒,加入新鮮的百香果等,拌成餡,裹以雲吞皮,包成咕嚕球狀;

(2)下油鍋浸炸至金黃色,裝碟,澆淋秘制的汁醬,即成。

點評:

以菇菌增鮮,以百香果提味,以雲吞皮造型,這款「咕嚕球」,在甜、酸、咸之外,多了一股清鮮。

胡椒雞

發布單位:客鼎·新客家

製作:

(1)光雞洗凈、晾乾;

(2)將白鬍椒、花膠、八角等搗碎、研磨成粉,均勻的塗抹在雞身;

(3)將香蔥等香料塞入雞內,上蒸籠蒸製;

(4)出籠,斬件,淋上秘制汁醬,撒上紅胡椒粒,即成。

點評:

以傳統客家咸雞的烹飪技法為基礎,大膽運用胡椒(兩種胡椒)去腥、增香、提吸鮮的作用,其味濃而不咸,皮爽而多汁。

板栗芝士丸

發布單位:客語

製作:

(1)將板栗蒸熟,搗碎,拌入蝦膠後,反覆拍打,捏成丸狀;

(2)塞入一粒芝士,稍加搓揉,裹以麵包糠;

(2)入油鍋,浸炸至金黃,起鍋、裝碟,即成。

點評:

板栗、蝦膠、芝士,這三種看似不相干的東西,被有心人「拿捏」在一起的時候,竟然大放異彩。鮮、香、脆、滑、爽,一樣都不少!

柚子鮮鮑合

發布單位:明月樓

製作:

(1)在秘制的汁醬中將鮮鮑燜煮至稔熟;

(2)將新鮮的柚子皮切成「合」狀,塞入鮑魚後,再入砂鍋進行浸煮;

(3)起鍋,與「柚肉脆角」拼盤,即成。

點評:

柚子肉,對於客家人而言不僅只是「佳果」,也是「下飯菜」。以柚子皮配鮑魚,雖然「跨度」有點大,但真的很「門當戶對」。

口水咸香鴿

發布單位:僑美食家

製作:

(1)選用出自僑美自家鴿場的新鮮乳鴿;

(2)以秘制十三香浸泡、入味;

(3)撈出、晾乾,放進烘爐,烘烤至金黃色,即成。

點評:

口水咸香鴿,巧妙的將「鹵」與「焗」兩種傳統烹飪技法進行整合,從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風味——既有紅燒乳鴿的鮮美多汁,又兼具鹽焗乳鴿的焦香惹味,以手撕的方式來吃,最能體現其皮爽、肉滑、多汁、咸香、回味悠長的特點。

粥油花膠羹

發布單位:毋米粥

製作:

(1)花膠泡發後,切成條狀;

(2)將新鮮土雞斬件後入砂鍋,加水,與陳皮、紅棗、玉竹等熬湯,再下米,待熬出粥油時,放入花膠;

(3)花膠羹盛入碗內時,加少許紫蘇,即成。

點評:

粥水,「百搭」不難,難的是「絕配」。以老雞做烘托,粥水做鋪墊,陳皮、紫蘇做「點化」,花膠才能盪氣迴腸的「唱大戲」!

二十五年陳皮菊花水魚羹

發布單位:小欖人家

製作:

(1)水魚斬件,入鍋翻炒,過水,拆成「魚蓉」、「魚絲」;

(2)加鴨蛋,撈勻後入砂鍋,加二十五年陳皮一同熬煮;

(3)加入檸檬葉、小欖菊花,即成。

點評:

如果說,有什麼能替代水蛇做出「菊花蛇羹」的效果,那一定是水魚。有色澤有色澤,要口感有口感,要滋味有滋味,「水魚羹」,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葛仙米羊奶炒龍蝦

發布單位:新興家喻酒家

製作:

(1)新鮮花龍宰殺後取肉、切片、過油;

(2)將翻炒過的葛仙米與龍蝦片倒進新鮮的羊奶中,加雞蛋充分攪拌;

(3)熱鍋、熱油,加羊奶,慢炒;

(4)出鍋,撒上用油浸炸過的欖仁,即成。

點評:

炒羊奶,不僅考驗烹飪功力,也很講究食材配搭。龍蝦、葛仙米與欖仁,從不同層面將羊奶的清甜、甘香烘託了出來。

紫菜鹽燒鱭魚

發布單位:西樵旺閣漁村

製作:

(1)將新鮮鱭魚宰殺後起片,放入不粘鍋,煎香;

(2)刷蛋漿,裹紫菜,入烤爐烤制;

(3)取出,斬件,裝盤,即可。

點評:

這道菜,一看就懂,一看就會。更重要的是,一看,就知道很好吃!創意,有時看上去真的好似「漫不經心」。

備註:冬季用鱭魚,其他季節用青魚(油分更大,效果更佳)。

砂鍋薑汁焗雞

發布單位:向群飯店

製作:

(1)光雞洗凈晾乾,以姜茸、花生油反覆擦拭雞身;

(2)將雞放入砂鍋,加生薑、料酒、紅棗、枸杞、玉竹等焗制;

(3)揭開砂鍋蓋。澆淋薑汁,即成。

點評:

對於「粵菜師傅」而言,雞,可以有無數種演繹方式,但無論怎麼「演」,都必須圍繞雞的特性做文章。薑汁焗雞,以姜的辛香味,為雞活色、生香、提鮮。薑汁焗雞,為我們展現出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味道。

腿汁百花龍躉皮

發布單位:悅湖公館

製作:

(1)將龍躉(一條上百斤)皮泡發好;

(2)以鮮製成蝦餃,釀在龍躉皮上;

(3)放入不粘鍋煎炸;

(4)裝碟,淋秘制火腿汁,撒瑤柱絲,即成。

點評:

龍躉,見怪不怪。龍躉皮,尤其是大龍躉的龍躉皮,還真是少見多怪。以蝦餃釀龍躉皮,不僅有吃頭、有賣點,也有賣相。「魚皮」,也能登大雅之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c474dba4c1bfcb7f9e2e7e1b532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