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村民家門口的「精神加油站」

2023-11-14     六安人

原標題:做村民家門口的「精神加油站」

做村民家門口的「精神加油站」

農耕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鮮明標籤,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和勤勞奮鬥的精神追求。近日,裕安區蘇埠鎮南樓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了「手工製作稻穀小夜燈 感受豐收喜悅」農耕文化主題活動,讓群眾在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體驗收穫的快樂。

「整個活動又動手又動腦,孩子還能從活動中進一步了解農耕文化,知道農民伯伯的不容易。」村民秦玉玲帶著孩子跟著志願者的講解一步步將小夜燈做出了個雛形,看著孩子歡喜的表情,她感到特別高興。活動當天,志願者從認識水稻的一生、了解水稻的習性和成長過程、如何用傳統方式打稻脫粒等方面向大家詳細進行介紹,在隨後的「稻田手工小夜燈」製作環節中,帶領現場的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利用未經裝飾過的簡單小夜燈底座、稻穗乾花、小竹簍等道具製作了一個個造型別致的小夜燈;而在另一邊的文化活動室里,村裡的書畫愛好者聚在一起,揮毫潑墨,也展示了當代農民新的精神風貌。

記者了解到,蘇埠鎮南樓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掛牌成立於2018年,並於今年進行了提升改造,由建築面積700平米實踐站和3000平米的實踐廣場組成,實踐站內共設置科普宣傳、理論宣講、文化活動、市民教育、健身活動5個功能室。「針對老年人,我們有一個老年人活動中心,他們平時可以在裡面下象棋、看看電視;針對孩子,我們有科普宣傳室、文化活動室等等,孩子們可以在裡面了解科普小知識、開展各項活動。」南樓村黨支部支委委員魏苗苗告訴記者,南樓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現有註冊志願者485名,註冊志願服務隊伍5支。平時,實踐站結合年度活動計劃和群眾實際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打造了一批深受群眾喜愛和好評的志願服務項目,「像『書畫傳道』文藝志願服務項目,通過廣泛宣傳、積極動員,切實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提高了基層書法愛好者的藝術水平、美育理念;關愛未成年人『護苗行動』志願服務項目,重點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及精神文化生活,在假期開展一些孩子們喜歡的讀書、運動、書法等主題課程,讓孩子們擁有安全而又充實的假期生活。」

據魏苗苗介紹,每每遇到重要的傳統節日,南樓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便會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例如春節寫春聯、辦春晚,元宵節猜燈謎,清明節祭掃革命先烈,中秋節關愛留守兒童、端午節包粽子比賽,重陽節慰問孤寡老人等,讓群眾在感受到濃厚節日氛圍的同時,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特別是我們的『農民春晚』活動,已經辦成了我們村的品牌活動,2014年至今,我們已經成功舉辦了7屆的『農民春晚』,深受當地村民的喜愛。」魏苗苗告訴記者,每年的「農民春晚」上,節目大多以接地氣的、反映農村真實生活狀態的題材為主,有黃梅戲、三句半、古典舞、獨唱、合唱、小品、群口快板、二胡獨奏等,精彩熱鬧,讓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藝術盛宴。「今後,我們南樓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也將進一步提升我們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建設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陣地,切實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努力讓我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為村民家門口的『精神加油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b05ae6a26090e41fa0a24c672789ed1.html

徵集線索!

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