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這些看上去「不太正常」的表現,其實都正常,看完不擔心了

2022-10-07   京媽說

原標題:新生兒這些看上去「不太正常」的表現,其實都正常,看完不擔心了

有沒有覺得寶寶出生後,自己好像變得很「神經質」?

寶寶總吃奶會擔心他是不是吃不飽、是不是生病了、會不會吃的撐壞了?

寶寶睡著後,看著他睡不踏實,會懷疑寶寶是不是身體不舒服?睡得很香時,又擔心怎麼睡這麼長時間也不醒來,甚至一會兒會兒的伸出手指放在寶寶鼻子處,看有沒有在呼吸。

而且,自從當了媽媽後,變得很沒主意了,別人說是這樣的,那就這樣說,又有人說應該是那樣的,就又那樣做,生怕哪裡做的不到位,讓娃遭一點點罪。

第一次當媽媽,我也是這樣過來的,因為沒經驗,很多方面都不懂,就經常焦慮。

後來才慢慢明白:新生兒寶寶不同於大人,有自己獨有的一些現象,還有發育特點和規律。其實,只要提前了解這些,再去照顧寶寶,好像也沒那麼難。

這篇文章,京媽就來說幾個「看上去不太正常」的新生兒現象,也是我自己帶娃時焦慮度比較高的問題,分享出來,希望能幫到剛升級爸爸媽媽的大家。

現象一:某段時間寶寶發育似乎有所停滯,但隨後又突然出現一次飛躍,這是咋回事兒?

可能媽媽們發現了,小月齡段的寶寶很難摸索規律,而且很不好養成習慣。可能在連續幾周安睡之後,突然有天晚上又開始醒來要吃奶,而且吃夜奶的頻率比之前還高。

但過上1-2周,又可能晚上睡覺很好,一次能睡很長時間,白天小睡的次數會減少,不過每次小睡的時間會更長,白天清醒的時候,很喜歡和大人玩,看上去比之前也更機靈了,而且似乎長大了不少。

其實,出現這樣的表現是正常的,前面表現並非寶寶生病的信號,而是即將出現「發育大飛躍」,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猛漲期」。

一歲前寶寶會經歷7段這樣的「猛漲期」,每段的大致時間京媽總結在了這張圖片里,媽媽們可以收藏。

看得出來,猛漲期主要集中在半歲前,尤其是前3個月,這個階段寶寶在飛速發育生長,媽媽一定要保證寶寶的喂養和睡眠,避免因喂養不當而出現發育落後。

現象二:寶寶經常會出現些看上去「不太正常」的表現,要不要去看醫生?

寶寶出生後,全家都沉浸在添加新成員的歡樂中,但歡樂之餘,會發現寶寶似乎有些「不太正常」的行為,比如:

- 雙手總是握拳,還總是「投降睡姿」;

- 膽子很小,聽到一點聲音都被嚇一跳;

- 蜷縮著胳膊和雙腿,像只小青蛙一樣;

- 腦門上有時忽閃忽閃的在動,摸上去軟軟的好像沒骨頭;

- 和他說話時,眼神飄忽,不知看哪裡,有時還出現對眼……

對新手媽媽來說,看到寶寶這些表現,不免會擔心寶寶是不是健康有問題,用不用去看看醫生?

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新生兒表現,和胎兒期的一些習慣、新生兒原始反射、剛出生髮育不完全 等有關係。

不過不用擔心,隨著寶寶發育,這些表現就慢慢都消失了,寶寶也會越來越正常。

只是在這段適應的時間內,媽媽一定要正確的養護寶寶,避免進入誤區坑娃,有不清楚的方面、糾結的問題,可以多問問有經驗的家長,或者多看看育兒書,多從網上學些系列性的科學育兒知識。

寫在最後:你覺得新生寶寶難帶嗎?或者你在帶娃時,比較困擾你的問題有哪些,都歡迎來和新手爸媽們一起分享討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