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女子刷到一條炫富視頻,意外發現欠債60萬東躲西藏的老賴

2022-06-22     半世煙塵

原標題:江西女子刷到一條炫富視頻,意外發現欠債60萬東躲西藏的老賴

2019年7月,孫女士閒著無聊刷抖音,偶然間,她刷到了一條炫富視頻,只見視頻上有一名西裝革履的男子,他站在豪車前,面帶張揚的微笑。

孫女士看著這個男子的面容,越看越像是欠她60萬至今未還的老賴張海樓。

發現這一情況的孫女士立馬將情況反映給了法院,讓法院派人去制裁這個囂張的老賴。

那麼,法院是如何制裁這名老賴的?面對老賴的不還錢舉動,法官又該如何處理?

老賴身份

這名老賴名叫張海樓,是浦東新區法院判決的一起案件的失信被執行人。

2014年,張海樓向孫女士借走了60萬,之後,孫女士向他要了無數次錢,可他卻一直沒有還錢,無奈之下,孫女士只好把張海樓告上了法庭,打算讓法院來制裁他。

2016年,法院判決張海樓歸還欠款。

孫女士本以為收到法院判決書的張海樓會認命還錢,卻不想,這些年下來,他一直東躲西藏,無論是孫女士還是法院裡的人,都找不到他的任何蹤跡。

孫女士本來以為著這輩子都可能找不到張海樓了,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張海樓竟高調到在網絡上發炫富視頻,而這個視頻還恰巧被她刷到了。

老賴究竟藏在哪裡?

孫女士將情況反映給法院後,法院立即將這條線索給了執行局裡的法官陳喆,讓他去處理這件事。

法官陳喆非常重視這件事,在捋清楚思路後,他立馬讓人去查抖音帳號的定位。

很快,張海樓的具體方位便被搜索出來了,根據帳號上的最新視頻定位顯示,張海樓應該在上海市浦東新區的某家醫院裡。

查清楚定位後,法官陳喆立即帶著幾名工作人員趕往了醫院。

到了醫院後,陳喆向醫院工作人員掏出了法官證件,並讓院方去核查有沒有一個叫張海樓的人。

陳喆

但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院方經查詢後卻告訴陳喆他們,醫院系統里查不到這個病人。

這就讓人覺得奇怪了,根據張海樓抖音帳號的定位顯示,他確實是在醫院裡的,但為什麼就是查不出他在哪裡呢?

想到這裡,法官陳喆的內心隱隱生出了一個推測:張海樓很有可能換了一個名字住院。

儘管沒有查清楚張海樓在哪裡,但法官陳喆還是沒放棄尋找,為了找到這名老賴,他拿出張海樓在抖音上發的住院照片,讓醫院裡的護士辨識,看像哪個病房裡的病人。

一名護士看了這張照片後表示,照片上顯示的病床位置靠近窗戶,在醫院內比較少見,是非常特殊的,而且病床上還有一台心內科的監護儀器。

最終,護士推測道:「我瞧著應該像是心內科的冠心病重症監護室。」

根據護士所說,法官陳喆他們來到了住院部5樓的冠心病重症監護室,在推門而入的那一剎那,陳喆的瞳孔忽然放大,像是看到了什麼讓他感到震驚的東西。

這個躺在病床上刷手機的病人,可不就是他們要找的老賴張海樓嘛!

與張海樓對視一眼後,陳喆快步走到他的病床前,邊說話邊掏出證件:「你好,我是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執行局的執行法官,這是我的證件。」

「你登記住院時,用的是誰的名字?」

「啊?」

「你是張海樓麼?」

「不是,我叫張珂。」

張海樓否認了自己的身份,一口咬定自己叫張珂,說他不是張海樓。

法官陳喆什麼樣的老賴沒處理過,像張海樓這樣一口否認其本人身份的老賴他見多了,自然有辦法整治他。

「你的身份證呢,身份證給我。」

「我......我身份證不在身上,放家裡了。」

聽到張海樓的說辭,法官陳喆輕笑了一下:「呵,你在這裡住院,身份證卻放在了家裡?」

顯然,法官陳喆並不相信張海樓的謊言,不過,張海樓既然不願意將身份證交出來,他們總不好硬搶吧,畢竟張海樓所在的地方是冠心病重症監護室,他本人一定患有著嚴重的心臟疾病,如果法警強行搜身的話,萬一張海樓犯起病來怎麼辦。

帶著這樣的顧慮,法官陳喆選擇用另一種方式核實他的身份。

首先,幾名法院工作人員去醫院系統查詢了一番,在這次查詢中,他們發現確實有一名叫張珂的男子在住院,他今年37歲。

這證明張珂的身份不是假的,張珂確實存在。

得知這個結果的陳喆,在心中推測:眼前這個和張海樓長得一模一樣,自稱是張珂的男子,很有可能是兩個身份,擁有兩個身份證。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法官陳喆現場檢查了他的手機,還沒輸入密碼打開手機,他便發現了手機顯示屏上有一則簡訊提醒:

尊敬的張海樓,今天是您6月公積金年度結息帳單查閱提醒日......

在看到簡訊上的「張海樓」三字時,法官陳喆更堅定了內心的猜測。

被翻看手機的張海樓情緒十分激動,當法官剛讀完那則簡訊時,他便伸出手想要搶手機。

「幹什麼!」

法官陳喆見他伸手,快速地將手機抽走。

「我要打電話。」

說完,張海樓站在病床上伸手:

「手機給我拿過來!」

看到張海樓的這番模樣,法官陳喆感到憤怒不已:

「不給!給你什麼手機,老賴賴到這個程度了啊!」

見法官態度嚴厲不會妥協,張海樓也明白了,此時撒潑耍橫已經無用了,為了對抗法官,防止自己的身份暴露,張海樓開始以沉默對抗法官,無論法官問他什麼問題,他都選擇不吭聲。

法官陳喆見張海樓不說話,隨即便申請公安聯動,讓公安系統的人前來核實他的身份,屆時,警察到來證明了張海樓的身份後,張海樓就無處狡辯了。

很快,民警便趕到了現場。

到了現場,法官陳喆向民警解釋了一下情況,他告訴民警,這個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就是他們法院要找的老賴張海樓,但張海樓還有另一個身份張珂,他入院登記的身份就是張珂,現在需要民警證實一下張海樓就是張珂。

了解完情況後,民警立即展開了行動。

他們先是給張海樓拍攝了照片,並用拍攝的照片現場進行對比查詢。

通過大數據分析,張珂、張海樓的人像比對竟達到了98%到99%的一致,顯而易見,眼前的這名病人,確實有兩個身份,無論是張珂還是張海樓,都是他本人。

身份敗露後,連夜逃走

張海樓得知自己的身份徹底敗露後,臉色十分的難看。

而法官陳喆見張海樓的身份被確認了,為避免進一步刺激這個心肌梗塞住院的他,於是便選擇離去,打算明日再來。

不過,讓法官陳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前腳剛走,張海樓就從醫院逃跑了。

根據醫院的監控錄像顯示,當晚11點,張海樓離開了住院部,從門衛崗那裡翻牆翻走了。

張海樓的逃走,給法官陳喆的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難度,不過,法官陳喆是不會輕易放棄的,他從業數年,與數名老賴打過交代,在陳喆的眼裡,張海樓的逃走只是一個小兒科,畢竟他連張海樓的另一身份都知道了,只要順著張海樓的另一身份查,總能查出來他在哪裡。

果不其然,經過一番查證,張海樓的下落很快便水落石出了。

他的另一個身份張珂,和一名李姓女子結了婚,而且在辦理居住證的時候,還留下了一個地址,法官陳喆推測,他留下的這個地址,很有可能就是他的居住地址。

為了不打草驚蛇,讓張海樓放鬆警惕再次露面,法官陳喆沒選擇立即行動,而是隔了兩個月的時間才開始行動。

2019年8月18日,法官陳喆帶著幾名法院工作人員出發,去往張海樓居住證上登記的地址。

意外的是,張海樓並不在這裡居住,在這裡居住的另有其人,是張海樓的岳父岳母。

「你們的女婿叫什麼?」

「張海樓。」

「你們認識張珂麼?」

「那是誰,不認識。」

通過和張海樓的岳父、岳母聊天,法官陳喆得知,張海樓雖然以張珂的身份登記結婚了,但在實際的生活中,用的還是張海樓的名字。

等於說,張海樓只是為了逃債,才辦理了張珂的身份,特地用張珂的身份東躲西藏,讓法官找不到他。

最終,法院工作人員在張海樓岳父岳母的指引下,找到了張海樓租住的屋子,他所住的位置是浦東新區老港鎮的一棟三層自建房。

晚上,法院工作人員來到了這棟自建房樓下,自建房的一樓大門緊緊地關閉著,法院工作人員敲門敲了半小時,都沒任何人來開門。

但稀奇的是,這棟自建房二樓的某個屋子裡卻是亮著燈的,這說明,自建房裡有人居住,但聽到動靜的人,卻不選擇開門。

過了一會兒,二樓的住戶或許是察覺到了樓下的動靜,悄悄地將燈給關了。

樓下的法官陳喆看到這一情況後,當下便做出了判斷:「這個老賴絕對是在剛剛亮燈的二樓房間裡藏著,他心虛了。」

為了打開一樓的門,法院工作人員喊來了房東。

不一會兒,房東便來到了現場,在打開一樓的捲簾門入口後,法警以及執行法官陳喆二話不說便衝到了二樓,將二樓的門強行破開。

他們打開臥室的燈光,乍一看,臥室里空無一人,似乎這裡並沒有人,但經驗豐富的法警可不這麼認為,他們大步上前,掀開了床板。

果不其然,張海樓就藏在床底下,他的手裡握著一把刀,看到法警的臉後,嚇得嘴唇發抖,話都說不全了:「別......別過來......」

張海樓從床底爬了出來,蜷縮在一個角落裡,他緊緊地握著手中的刀,像是要自殺,情緒十分的失控。

張海樓發出歇斯底里的驚叫:「你們別逼我,出去!」

法官陳喆:「有事說事,你拿刀自殺是怎麼一回事,60萬就買你一條人命啊!」

其他法院工作人員:「本來不是一件大事,但是如果你要用生命的方式來解決這件事,你考慮一下後果。」

法官陳喆:「多大的事情啊,就60萬,你就這樣子,陳法官給你一個機會,在法律面前,我給你這個機會!」

「你把這個放下來,你說你捅我有意思,捅自己有意思麼。」

......

經過眾人的一番勸說,張海樓逐漸恢復了理智,他放下刀,安安靜靜地坐下來和法院工作人員展開了談話。

法官陳喆:「你不要放棄自己的權利,你自己保障你的權利,陳法官絕對會保障你的權利,你看你說你逃得了嗎?」

此刻,張海樓終於意識到了,他的另一個身份已經暴露,無論逃到哪裡,法院的人都會找過來,他無論如何都逃不掉了,眼前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還錢!

一個月過去了,張海樓在浦東新區法院執行局和本案執行人孫女士見了面,在這次見面中,張海樓承諾會把欠款放在第一位,並與孫女士達成了和解協議,當天歸還了1萬元,剩餘的借款則在找到穩定工作後分期償還。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一旦成為了老賴,無論逃到天涯海角法院都能把你給糾出來,讓我們向本案中的法院工作人員點贊!

希望看完這則故事的大家,都能明白一個道理,做人要講「誠信」,借人的錢一定要還,失去誠信的後果很嚴重,不僅會成為失信被執行人,被限制高消費,還會被法院的執行法官上門討債要說法。

誠實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望大家都能做一個誠實守信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a6678e847463cf020c3690cf4e3d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