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回應美國突然「斷航」,看懂中美航線之爭關鍵在此!

2020-06-04   環球網新媒體

原標題:外交部回應美國突然「斷航」,看懂中美航線之爭關鍵在此!

趙立堅:中國民航局同美國運輸部一直就兩國航班安排保持密切溝通,本來已經取得了一些安排進展。

美國運輸部當地時間3日發布命令,宣布將從本月16日起暫停所有中國航空公司執飛的中美定期客運航班,涉及中國國際航空、首都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廈門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4日表示,中方對此感到十分遺憾,據了解中國民航局正在與美國運輸部進行嚴正交涉。

趙立堅(資料圖)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運輸部因中國政府「未能允許美國承運人實現往返中國的定期客運航空服務,無法行使雙邊權利的全部內容」,將暫停所有中國航空公司往返美國的定期航班運營。該命令將於2020年6月16日生效。4日,中國民航局發布關於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自本月8日起,允許所有未列入「國際航班信息發布(第5期)」航班計劃的外國航空公司,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每周運營1班國際客運航線航班。此外,《通知》還宣布將以入境航班落地後旅客核酸檢測結果為依據,對航班實施熔斷和獎勵措施。

趙立堅在4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此前,中國民航局同美國運輸部一直就兩國航班安排保持密切溝通,本來已經取得了一些安排進展,現在中方也已宣布政策調整,希望美方不要為解決問題製造障礙。

番外

民航局發布新規後美方航空能否申請復航?外交部回應

4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美國交通部3日發布聲明稱,為回應中國政府未能允許美承運方完全行使提供往返中國客運服務的雙邊權利,美方決定自6月16日起暫停中國航空公司往返美國的定期航班。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在中方發布了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之後,美方航空公司是否可以據此提交復航申請?

趙立堅表示,美國運輸部宣布自6月16日起不批准中方空運企業赴美定期客運航班,對此我們感到十分遺憾。據了解,中國民航局正在與美國運輸部進行嚴正交涉。

至於美方航空公司是否可以提交復航申請,趙立堅回應稱,據他了解,中國民航局同美國運輸部一直就兩國航班安排保持著密切溝通,本來雙方已經取得一些進展,中方也已經宣布了有關政策調整,希望美方不要為雙方解決問題製造障礙。

此前報道

看懂民航局新政和中美航線之爭,關鍵點在此!

中國民航局4日發布關於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自6月8日起,允許所有未列入「國際航班信息發布(第5期)」航班計劃的外國航空公司,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每周運營1班國際客運航線航班。此外,《通知》還宣布將以入境航班落地後旅客核酸檢測結果為依據,對航班實施熔斷和獎勵措施。

4日,多位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採訪的航空業專家均表示,在統籌考慮國內外疫情的情況下,民航局為滿足國際航空需求對原有的「五個一」政策進行調整,兼具了靈活性和創新性。

美三大航司、韓亞、漢莎等均可申請恢復航線

《通知》提到,對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的調整基於「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便利國際人員往來」。相比今年3月29日開始實行的「五個一」政策(一個航司一個國家只保留一條航線,一周最多執行一班),《通知》允許自6月8日起,所有未列入「國際航班信息發布(第5期)」航班計劃的外國航空公司,可在本公司經營許可範圍內,選擇1個具備接收能力的口岸城市,每周運營1班國際客運航線航班。「國際航班信息發布(第5期)」於3月12日發布,包括美國三大航空公司(美航、達美、美聯航)在內的多家外國航空公司由於當時已經暫停往返中國航線,至今尚未能恢復原有定期客運航線。

新政實施後,包括美國航空、達美航空、美聯航在內的美國主要航空公司以及韓亞航空、加拿大航空、漢莎航空、英國航空等外國航空公司,均可以申請恢復1條往返中國的航線。

另據民航局4日發布的名單,具備國際客運航班接收能力的口岸城市有37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也包括常州、南通、泉州、溫州等存在國際航空需求的城市。

《通知》還規定,已列入「國際航班信息發布(第5期)」 航班計劃的中外航空公司可以上述航班計劃為基準,依然執行「五個一」政策。但上述航線航班可在本公司經營許可範圍內調整境內外航點。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綦琦4日對環球時報-環球網分析稱,新政是對包括美國航司在內的全部外航想復航往返中國航線航班合理訴求的積極響應,明確了復航的具體路徑,極具可操作性。飛常准創始人兼CEO鄭洪峰也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表示,《通知》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隨著國際疫情的緩解與內地防控措施的完善,中國開始根據民生需要逐步安全地恢復國際航線。

熔斷機制可約束國際航班莫把危險關口移到境內

從8日開始,除對國際航班進行調整外,《通知》宣布,民航局、外交部、國家衛健委、海關總署、移民局等共同建立專班機制,以入境航班落地後旅客核酸檢測結果為依據,對航班實施熔斷和獎勵措施。

其中,獎勵措施即航空公司同一航線航班,入境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旅客人數連續3周為零的,可在航線經營許可規定的航班量範圍內增加每周1班,最多達到每周2班。熔斷措施為航空公司同一航線航班,入境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旅客人數達到5個的,暫停該公司該航線運行1周;達到10個的,暫停該公司該航線運行4周。熔斷期結束後,航空公司方可恢復每周1班航班計劃。此外,《通知》還提到,在風險可控並具備接收保障能力的前提下,可適度增加部分具備條件國家的航班增幅。

將通常用在股票交易中的熔斷機制引入國際航線調整,這被業內普遍認為是一項創新措施。綦琦認為,新政是基於我國目前的疫情防疫常態化和復工復產政策下民航領域的精準政策。能否復航,復航幾班要看航司對乘坐航班入境中國的旅客潛在疫情風險的控制情況,能控制住來華航班上乘客的新冠病毒風險,就能飛和多飛。

隨著新政落地,3月份沒有飛行計劃的外國航空公司也被允許重啟航線,預計國際航班數量將逐步提升。中國民航局副局長李健5月27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最大計劃航班量是134班,而在6月1日準備將航班量擴大到407班,這其中還包括通過綠色通道執行的復產復工國際客運包機。

但可以預料的是,由於熔斷措施的實施,一些國際航班難免會因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旅客人數過多而被迫暫停。根據四川省衛健委公布的數據,在5月30日從埃及首都開羅出發前往成都的航班上,共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1例,另有6例核酸檢測呈陽性的無症狀感染者。如果按照《通知》要求,這一航班需要暫停4周才可恢復。此外,近期來自俄羅斯飛往中國的多架航班上,也都出現一架航班超過5名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旅客。

熔斷措施也引發了留學生等身處海外的國人的擔憂。由於熔斷措施與航班的核酸檢測情況掛鉤,這讓同一航線的後續航班能否正常飛行存在不確定性。「我的回國航班已經被取消兩次了,如果之後的航班需要參考前一班的核酸檢測情況,我擔心取消的可能性會更大」,在美國留學的王同學告訴環球時報-環球網,由於航空公司退票存在拖延情況,多次購票也讓他承擔著不小的經濟壓力。

對此,綦琦認為,新政強調國際航班不要把危險的關頭移到境內,鼓勵航空公司主動採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因國際航線的恢復造成大量輸入性病例進入中國。

知情人士:新政以退為進,從美方手中拿走談判主動權

在《通知》發布的前一晚,美國運輸部當地時間3日發布命令,宣布將從本月16日起暫停所有中國航空公司執飛的中美定期客運航班,涉及中國國際航空、首都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廈門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

上述命令宣稱,美國運輸部因中國政府「未能允許美國承運人實現往返中國的定期客運航空服務,無法行使雙邊權利的全部內容」,將暫停所有中國航空公司往返美國的定期航班運營。該命令將於2020年6月16日生效。今年5月,美國的航空公司開始計劃恢復往返中國的定期客運服務。美聯航和達美航空已宣布打算在6月初恢復在各條路線上的定期客運服務,並已向中國民航局提出申請。

對於美國運輸部命令和《通知》之間的關係,航空專家王亞男4日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表示,民航局的政策調整並非一夜之功、倉促出台,而是應對國際民航需求逐漸復甦,並與各方反覆磋商後的通盤考慮。綦琦也認為,新政並非僅僅針對美國航司,而是適用於全部未列入「國際航班信息發布(第5期)」航班計劃的外航,體現了中國自己的節奏。

今年1月31日,美國政府宣布自美國東部時間2月2日下午5時起,除綠卡持有者和美國公民直系親屬外,在最近14日內到過中國的非美國公民將被拒絕入境美國。

此外,從2月2日開始,來自中國的航班也只允許在美國的7個機場入境。此後,包括達美航空公司、聯合航空公司和美國航空公司在內的美國主要航司陸續暫停所有飛往中國內地的航班,但中國主要航司繼續維持了美國主要城市與中國之間通航的部分航班。因此,美國航空公司運營的中美客運航線未被列入「國際航班信息發布(第5期)」,也成為美國運輸部發布禁令的藉口。

針對美國運輸部的這條禁令,民航專家張寶鑫3日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採訪時表示,美國這麼著急恢復由美國航空公司運營的中美航線,以至於使出了這樣的施壓手段,主要因為中美之間的航空聯繫非常緊密,原本的航空市場很繁榮,是很多美國航空公司的主要盈利點。此次疫情令一些美國航空公司備受打擊,對美國經濟來說也造成巨大損失,特朗普政府出於恢復經濟的考慮,才會不斷要求中國恢復航班。

王亞男認為,中美航線之爭的主要原因是,在此之前美國航空公司已全部斷航飛往中國。「現在美方想恢復航線,可以與中國進行磋商。磋商未果美國就擅自出台禁飛令,未免顯得武斷和霸道,且也不會收到良好效果。」

綦琦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表示,防疫常態化航空客運市場核心邏輯是「控住疫情方得經濟復甦、經濟復甦方能航旅重啟」。當下,全球疫情走向尚未明朗,疫情防控高於航司經濟利益訴求。美方在控制疫情方面的糟糕表現全球有目共睹,中方在國內疫情防控和對全球防疫支持的優異成績已是共識。「疫情防控能力的差異,引致社會恢復常態化時間的不同,導致疫情引發整體經濟和社會損失的差距,美方沒有任何理由,以強權政治的方式,在民航領域向中方揮舞大棒。」綦琦說。

有熟悉中美航空領域交流的知情人士4日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表示,民航局的新政以退為進,從美方手中拿走了談判主動權。中方還將和美方繼續開展談判,關於美國航空公司恢復中美航線的問題依然存在調整空間。

此前報道:

· 美國政府發布命令:6月16日起暫停所有中國客運航班

· 民航局調整了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白雲怡、趙覺珵、倪浩、李炫旻、塗蕾、北京頭條客戶端

您就是環環的衣食父母

覺得不錯,就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