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應該有不少人看過趙本山和范偉擁抱的圖片。
其實這是為了拍攝電視劇《劉老根3》。
打著「世紀重逢」的旗號,讓不少人都對這部劇充滿了期待。
畢竟這倆人,已經長達10多年不相往來了,外界都在傳倆人不和的原因。
然而期待這麼久,范偉也只是出來客串一下,「重逢」不過是個宣傳的噱頭。
不過范偉在《劉老根3》里這段客串的戲份倒是蠻有意思的。
藥匣子拋下了龍泉山莊的一切遠走高飛,但他願意為了喚醒老年痴呆的劉老根回來,這段重逢時的對話頗有深意:
「上哪了」「出國了」
戲裡是藥匣子出國,戲外是范偉離開東北、離開小品、離開趙本山。
當然,喚醒劉老根之後藥匣子還是要走,臨走前劉老根依依不捨的說了一句:
「這就是家」
如同現實倆人的處境一樣,趙本山把這裡當家,但對於范偉來說,他的根早就不在這裡了。
他們兩個所走的路,反映出了他們截然不同的人生選擇。
范偉一開始是瀋陽曲藝團的一名相聲演員,拜陳連仲為師。
雖然被師父評價條件一般,但他仍然執著入行,那時候他是團里年齡最小資歷最淺的,平時根本沒有什麼上台機會。
既然等不來好的相聲本子,范偉琢磨著可以自己原創。
幸好努力沒有白費,團長看到了范偉的努力,並推薦他上全國相聲大賽,這也是促成他和趙本山合作的一個轉折點。
1993年,范偉憑藉自己原創的相聲作品《要帳》,取得了中國合肥相聲節表演一等獎和創作二等獎。
那時候的趙本山已經連續3屆上了春晚的舞台。
1994年,趙本山缺席春晚,這也是他參加這麼多屆春晚以來唯一缺席的一次。
不過到了1995年,他又回來了,身邊還多了個搭檔范偉。
據說趙本山很欣賞范偉的相聲,主動尋求合作,而當時的范偉也很渴望登上春晚舞台,便爽快的答應了。
《牛大叔提干》這個表演是趙本山范偉合作的首秀,此後兩人組成了黃金搭檔,幾乎每年春晚小品中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尤其是《賣拐》三部曲,達到了他倆同時期的巔峰,也是小品界的巔峰,至今很少有超越這三部曲的作品。
此後趙本山不斷提攜范偉,除了春晚,還把他帶進了趙家班創作的影視作品裡。
趙本山+范偉這對CP盤活了不少電視劇,就拿《劉老根》來說吧。
正直、老實但性格帶點彆扭的劉老根,和善良但有點自私的藥匣子,倆人的對戲缺一不可。
誰也想不到,這麼默契的兩個人,終究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趙本山和范偉,是屬於漸行漸遠,如果非要找出一個典型的分手事件,那就是:
范偉不接電話。
范偉最後一次和趙本山合作小品是2005年的《功夫》,此後再也沒上過春晚。
2009年,趙本山稱自己想過找范偉合作春晚,可是范偉居然不接電話,還順便內涵了一句:現在火了怎麼就有想法了呢?
同年范偉也沒有出現在趙家班電視劇《關東大先生》的開播發布會上。
雖然當時他只是一個客串,主角是趙本山重推的徒弟張小飛,不過以他倆的交情大家都覺得范偉會去捧場。
想必趙本山也是一肚子怨氣,直接在記者面前又開始哭訴范偉不接電話的事,還直呼范偉為范大腕,擱現在那輿論很容易就被「范偉耍大牌」帶跑。
雖然趙本山稱自己把范偉當兄弟,但言行舉止中更像是把他當作徒弟。
據說有一年范偉和趙本山去四川演出,趙本山拿了42萬,只給范偉分了7000塊,這樣的利益分成可不像是合作關係。
而自從范偉「不接電話」開始,趙本山才意識到范偉有了自己想法管不住了。
曹雲金想跟郭德綱談合同,郭德綱可以直接把「雲」字收回來。
但范偉想要單飛,趙本山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在嘴上內涵幾句。
趙本山和范偉對外,一致否認他們關係不和,就算真有什麼,也早就隨著時間沖淡了。
2011年,在《建黨偉業》的拍攝花絮里,趙本山和范偉倆人還是有說有笑。
提起和范偉的關係,趙本山一臉輕鬆的說:沒那麼多事,都挺好的。
范偉也附和:他(趙本山)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就是心腸特好,嘴可以隨便說。
說白了他們都是重情義的人,但情義往往會束縛自己,或許范偉狠下心不接電話,就是離開趙本山唯一的辦法。
趙本山是離不開鄉土的人,他的事業也是依靠鄉土文化一步步建立起來的,只想守著自己的一方土地,並且在這塊土地上他說了算。
為什麼《鄉愛》IP這麼多年屹立不倒,甚至還能煥發第二春,深得90後的喜愛。
就是因為在一眾越來越懸浮的電視劇當中,夠土、夠村反而更顯可貴。
縱使有不少人吐槽《鄉愛》越來越像一塊臭裹腳布,始終對它帶點個人感情在裡面。
就如背後那個執拗著使不上勁,步入養老模式的趙本山一樣,反倒讓人不忍心吐槽了。
而反觀范偉,他骨子裡還是個文化人,想要追求、表達更多的東西。
從相聲到小品到演員,他的腳步從未停下,隨時準備走向更大的舞台。
2006年,也就是范偉離開小品之後的第二年,憑藉電影《芳香之旅》中的出色表演獲得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特別表演獎。
原來除了幽默,他還有文藝的另一面。
2016年,這時候他已經在演藝圈摸爬滾打了10年,演了無數的角色,終於給他等到了一個機會。
《不成問題的問題》中的丁主任一角,讓范偉拿下了第53屆金馬影帝。
此時的他,似乎也能稱得上趙本山嘴裡那個「范大腕」的稱號。
趙范的事業發展方向的分歧,註定了他們不能長期合作下去。
就算鬧掰分手的輿論滿天飛,他們之間的感情不可能說散就散,至少范偉也會感激當年趙本山的知遇之恩。
但就算大眾再怎麼眼巴巴的盼著合體,也應該清楚的意識到:
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