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孩子時,是媽媽先吃飯,還是婆婆先吃,網友的回覆真實戳心

2019-07-18   木蓮媽媽

婆婆和兒媳的相處之道,一直是人們想要搞明白的一件事,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孩子誕生之後,處處是細節,也往往是這些細節總讓婆媳摩擦不斷。

一位網友抱怨說,兒子出生後,光是吃飯誰先誰後的這個問題,她就與婆婆鬧過不少矛盾。

照顧孩子時,是媽媽先吃飯,還是婆婆先吃,其中的差別太戳心

小畫與老公愛情長跑多年,在人到中年時走進婚姻殿堂,婚後,兩人的夫妻感情還算不錯,不過小畫為了事業,在三十六歲時才生第一個孩子。

也許是婆婆一直想要孫子,但小畫不願意早生,婆媳兩人的關係一直不算太好,直到小畫的兒子出生後才有所好轉。

人到中年,小畫的體力、精力等各方面都不太比得上年輕時的狀態,她本以為婆婆會承擔一部分照顧孩子的負擔,但是現實讓她寒心。

比如在吃飯時,小畫出於尊老,總會讓婆婆先吃,可是婆婆每次都會說她帶孩子,讓小畫先吃,小畫沒多想,就每次吃完飯後再接替婆婆照顧孩子,然後婆婆再去吃飯。

可是後來,小畫便發現婆婆竟然在親戚朋友面前說她不懂事,不知道尊重婆婆,總給婆婆吃剩飯,小畫這才明白婆婆原來都是假客氣。

後來,小畫就再也沒有在吃飯時讓婆婆帶過孩子,也因為如此,她也經常會因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忙事業而累到虛脫,有時她也會向朋友們倒苦水,埋怨婆婆。

小畫的經歷引起了不少網友共鳴,但同時也有不一樣的看法。

網友a:我還是挺幸運的,我婆婆知道疼人,每次即使她先吃飯,也會幫我把菜溫上。

網友b:我婆婆很崇尚自由生活,別說孫子了,連自己兒子也根本不管,我老公有時候就覺得,為啥別人的媽都那麼可親,自己的媽怎麼就那麼冷淡呢?個人覺得,還是觀念問題,不能要求所有婆婆都一樣。

不得不說,產後照顧孩子,媽媽先吃飯,還是婆婆先吃飯這個問題看似是小事,其實反映了婆媳相處的大學問,小畫之所以覺得委屈,先不管婆婆的對錯,單從她的心態上看,就陷入了誤區。

  • 首先,婆婆不是媽,別期望太多

我們理想中的婆婆,都是那種任勞任怨,知道疼人,能幫忙帶孩子,還能帶好孩子的婆婆,可是換個角度想一下,這樣的要求難道不是在說自己的親媽?

說到底,婆婆和兒媳是因為同一個人強行綁定在一起,並沒有血緣關係,也沒有親厚的多年相處感情,要求婆婆像親媽一樣和藹可親,未免太強人所難,畢竟婆婆不是媽,別抱太大期望比較好。

  • 其次,別太怨懟,還有孩子

通常當婆婆沒有達到兒媳的期望時,甚至做了一些不太合宜的事情,兒媳一直保持著怨懟的心態,耿耿於懷婆婆的不好,傷害的其實只有自己和身邊的人,尤其是孩子。

孩子對情緒十分敏感,不高興,充滿負面情緒的媽媽,孩子受到的影響往往是最大的。

  • 最後,尊重是互相的,無愧於心就好

很多時候,作為小輩的兒媳,常常覺得婆婆應該如何對我好,卻從未想過如何先對婆婆好。

可能不少人覺得,現今講究的是個體自由,不應該像小媳婦一樣默默忍受婆婆的「欺負」,要勇敢的反擊回去。

這裡提倡的並不是默默忍受,而是建議先做好自己身為兒媳應該做的,那就是給予婆婆足夠的尊重,至於婆婆是惡婆婆還是好婆婆,則是在於她自身的德行問題。

尊重是互相的,做好自己該做的,無愧於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