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疫情加劇擴散蔓延後,大多數中國海外留學生選擇留在當地,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兼顧學業,但也有一些學生遇到了很多實際的困難。與成年留學生不同,低齡留學生在生活自理、安全防護等方面的能力較弱,這也是很多家長擔心的問題。
北京時間4月3號上午,在中國外交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等多個部門的組織協調下,東航飛赴倫敦接留學人員回國的臨時航班MU7071抵達濟南。目前,180多名小留學正在濟南進行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他們的隔離生活怎麼樣?家長和孩子選擇回國,出於哪些考慮?
3月下旬回國機票一票難求
家長開始諮詢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王女士(化名)家住上海,兒子圓圓(化名)今年12歲。三年前,在徵得圓圓的同意後,她和丈夫把剛剛在國內讀完小學三年級的圓圓送到了英國的一所寄宿學校。王女士告訴記者,圓圓所在的學校每年有三個學期,除了學期之間的長假,每個學期中間還有一個大約10天的中假,不管是孩子回國,還是她去英國,見面還算頻繁。
一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在國內蔓延。圓圓在封閉管理的寄宿學校讀書,學校位置又在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的郊區,王女士在和愛人商量之後決定讓圓圓一直待在英國。
王女士: 當時英國的學校還要求孩子最好不要回國,他們是4月份復活節的假期,我們當時也是考慮過(國內的疫情),所以原來就準備待在英國了。
三月,疫情開始在英國蔓延。3月20日,英國關閉了所有中小學和幼兒園,圓圓不得不離開學校,住進了當地的寄宿家庭。據了解,即便是寄宿在學校的小留學生,家長也都會在當地找一個寄宿家庭,以便在學校放假的時候孩子能有個安全可靠的住處。王女士告訴記者,寄宿家庭的家長對圓圓十分關愛,但作為一名母親,疫情嚴重,孩子身處異鄉,年齡又小,確實放心不下。
3月下旬,回國的航班開始減少,機票更是一票難求,王女士和其他同樣情況的家長開始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諮詢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未成年小留學生回國的可行性等問題。
3月31日,王女士接到了中國駐英大使館的電話,核實孩子的健康狀況和在英國寄宿家庭的居住情況。
王女士: 我接到了(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給我的第一個電話,問我孩子在英國的住宿安排、健康情況、寄宿家庭的聯繫方式等信息。又過了一天,(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給孩子所在的寄宿家庭打來了第二個電話,詢問我們的意願,要求我們如果要乘坐臨時增加的航班就要到大使館官網下載責任承諾書並簽字,連同其他身份證明資料等一起發送到大使館指定的郵箱。我就按照大使館的要求,(將要提交的)資料及時上傳,等待(大使館工作人員)進一步的安排。
4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考慮到當前英國疫情形勢以及當地中國留學生面臨的各種困難,外交部正在積極協調民航等部門,將增加臨時航班赴英國,為確有困難的海外學子歸國提供便利。
當天,王女士按照大使館的要求,遞交了孩子的姓名、護照、證件信息、聯繫方式以及孩子在英國的居住地址等信息,並簽訂了責任承諾書。第二天凌晨,她就接到了東航的訂票電話。
180多名中國小留學生登上了
從英國倫敦飛往中國濟南的航班
當地時間4月2日下午,希斯羅機場陽光明媚,180多名中國小留學生登上了從英國倫敦飛往中國濟南的航班。
王女士: 沒想到給這些小留學生專門安排了一趟航班,我們還是挺激動的。
據乘坐該航班的小留學生介紹,飛機上配備了專業的醫護人員,乘客之間隔著一個空座位,飛行過程中,工作人員要求他們儘量全程佩戴口罩,如果需要摘下口罩吃東西,必須先洗手。
4月3日上午,經過9個多小時的飛行,小留學生們順利抵達濟南。據了解,這180多名小留學的年齡主要集中在12-17歲之間。按照防疫部門的要求,14周歲以下的孩子,必須由父/母陪同隔離。隔離之前,陪護的家長和孩子都必須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才能入住酒店進行集中隔離。
王女士: 當天晚上我就見到孩子了,他蠻高興的。孩子其實也很想見到我,他就一直沒睡,一直等見到我,才安心睡覺了。
王女士告訴記者,隔離酒店的環境舒適、設施齊全,工作人員的照顧也十分細緻。
王女士: 隔離條件比我們想像的要好,(大家)都很滿意。他在這邊吃喝不愁,又有我陪著,前兩天休息了一下,這兩天因為他也有一些學習的任務,還有一些跟同學之間的視頻交流,慢慢都安排上了,過得挺充實的。我有時候跟他聊一聊,督促他運動一下,模擬跳繩、做平板撐,讓他在房間裡走走。
王女士說,這趟臨時增加的航班,對家長而言,多日的焦慮情緒終於得到緩解,對孩子來說,個人的艱難時刻,有祖國做後盾,給孩子上了一堂最暖心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王女士: 大使館(等部門)很有擔當,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從決策到成行,還有組織協調各方的力量,最後完成這個任務真的是奇蹟。我們家長和孩子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將來等孩子們長大了,有能力的時候,一定會把這種精神繼續傳承下去的。
隔離酒店的工作很細緻
這段特殊的旅程孩子一定會記在心裡
曾女士的女兒14歲,去年才去英國,這次也乘坐這趟臨時航班回國。對她而言,送年幼的孩子出國讀書,就是希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豐富孩子的經歷和閱歷。
和王女士一樣,起初,曾女士也並不打算讓孩子回來,直到英國學校停課,她開始有些著急,給孩子訂了回國的機票。
曾女士: 我們原來訂了一張機票是4月1日的,沒想到在3月29日的時候, 4月1日的航班就取消了,我們當時一下就很揪心了。
4月1號,曾女士從大使館官網了解到相關的臨時增加航班的信息後,便按照要求迅速遞交了相關材料。
曾女士: 我們就遵照大使館的要求,填寫、提交材料提交到了大使館,很幸運成了第一批可以回國的孩子,整個過程大概就兩天的時間。(很多網友說)說我們這些孩子都是非富即貴,我沒有見到所有的家長,但是通過我們這幾天在群里的溝通或者是剛來(濟南)的時候一起碰面的(交流後),我覺得大家都沒有什麼特殊的身份,大家都是很認真的去履行了大使館的(要求),按照要求來履行程序的。
隔離期間,曾女士依然要遠程辦公,每天忙忙碌碌,女兒也有自己的學習任務。曾女士說, 特殊時期,能和女兒難得的獨處,非常安心。隔離酒店的工作也很細緻。
曾女士: 伙食挺好的,很健康,五穀雜糧、水果、牛奶(等等都有),頓頓都準時送過來。整個酒店的防疫工作也做得挺好,每天都有定時消毒。今天天氣降溫了以後,還給我們送專門送來棉被,各項工作都做得挺好的。
曾女士說,這段特殊的旅程,孩子一定會記在心裡,這種來自祖國的溫暖和力量也一定會植入孩子的內心,陪伴她成長。
曾女士: 從孩子踏上回國的第一步開始,一直到今天都覺得很暖心,我覺得各方面都做得很好。 對孩子來說,她感受到的這種暖心,應該會是一輩子的記憶,她對祖國的記憶也就是暖心的。
總台央廣記者:錢成
責編:樊羽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NozaHEBiuFnsJQVk4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