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螢幕指紋識別技術已經在安卓手機中普及,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光學螢幕指紋,大部分國產機都在用,一種是超聲波螢幕指紋,只有三星高端機在用,這兩種螢幕指紋技術,三星所使用的會更好一些。
許多消費者也知道,目前只有採用AMOLED的手機才能用上屏下指紋技術,LCD螢幕的手機只能使用實體指紋,比如側面指紋或者後置指紋解鎖。然而就在3月9日,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在微博宣布,Redmi目前已經成功地在LCD螢幕上實現LCD螢幕指紋!他透露螢幕指紋的工作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就是記錄指紋的特徵反饋給螢幕下方的傳感器,以判斷是否與用戶初始指紋重合。然而因為指紋傳感器在螢幕下方,需要有通路傳輸光學或超聲波信號,導致目前只能在OLED螢幕上實現。LCD螢幕因為背光模組的阻擋,始終無法享受這種可見的解鎖方式。
當盧偉冰公布這一消息之後,很多網友猜測K30Pro或首發這項技術,但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該機定位旗艦產品,不可能使用LCD螢幕,而且之前盧總還抨擊友商三四千元的V30系列使用千元機低端機的LCD螢幕,所以LCD螢幕指紋這項技術可能會首發在一些2500元以下的中低端產品。
從Redmi最先宣布攻克LCD螢幕指紋,說明該團隊擁有很強的相關螢幕指紋的技術。
盧偉冰還科普了LCD螢幕指紋的工作原理:螢幕指紋的工作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就是記錄指紋的特徵反饋給螢幕下方的傳感器,以判斷是否與用戶初始指紋重合。但是因為指紋傳感器在螢幕下方,需要有通路傳輸光學或超聲波信號,導致目前只能在OLED螢幕上實現。LCD螢幕因為背光模組的阻擋,始終無法享受這種可見的解鎖方式。
屏下指紋已經發展了長達兩年之久,而LCD螢幕產品在過去始終被迫採用側面指紋等方式,這也肯定程度上證明了想要在LCD螢幕上實現屏下指紋確實是非常困難。由此,不得不承認,小米此次的研發突破其對整個行業帶來的意義性還是很大的。
從與三星獨家合作率先推出全球首個1.08億相機模組、再到50W超級快充、業界最高的30W無線快充、以及現在的LCD屏下指紋,成績十分突出。
而相比之下,過去較為高調的華為在這一方面卻突然變得沉寂了下來,甚至被小米在相機、快充等方面實現趕超都表現的無動於衷,這又是為什麼呢?很簡單,從去年開始,在實現了硬體層面的技術積累之後,華為便開始把工作重心轉移到軟體生態建設上,例如HMS服務。
一方面是華為自身戰略的短板彌補,另一方面則是外界環境的不斷逼迫,華為的軟體應用生態開發十分重要且緊迫,所以,這段時期內我們才看到華為在硬體創新上的聲量變少。
最後,不論是華為還是小米,或者其他的國產廠商,每一項突破性的創新都是對整個智慧型手機行業所帶來的重大利好,從長期發展角度上來看,都將造福於用戶。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