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時評|青島的城市專屬味道,是青島啤酒,更是國際啤酒節

2019-07-26   海報新聞客戶端

美麗的俄羅斯酒娘。(左修國攝)

大眾網·海報新聞評論員 劉丹

今天,第29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開幕!

提及青島這座城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康有為筆下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就是聞名海內外的「青島啤酒」。從街頭塑料袋散啤的日常,到啤酒節啤酒大篷里的豪飲,啤酒儼然成為了青島普通市民家庭的「標配」。

幾十年來,青島人形容夏日最愜意舒爽的生活狀態就是:哈啤酒、吃蛤蜊、洗海澡,啤酒浸透在每一個老青島人的日常中。青島啤酒的歷史,幾乎和青島的歷史一樣長;青島啤酒的味道,正是青島市民的夏日滋味。

而如今,青島啤酒116年的發展,並不僅局限於成為青島專屬味道,青島啤酒借著青島國際啤酒節的勢頭,成為青島旅遊城市的一張城市名片,成就「青島與世界乾杯,啤酒為媒」的城市外交主題。

回看上世紀80年代中期,青島還在承受著知名度、交通和接待條件的限制,彼時的青島,每年接納海內外遊客僅有四五萬人。

90年代,青島市開始尋求提高知名度、促進旅遊事業發展之法,國際啤酒節從三個方案中脫穎而出。1991年6月23日,第一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在中山公園西側花卉區開幕。當天,30多萬市民湧上街頭,觀看了壯觀的藝術彩車巡遊。

時至2018年的7月20日,西海岸新區金沙灘啤酒城,第28屆青島國際啤酒節的入園人數達到630萬人次,一舉創下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參節人數最多、啤酒品種最全、文化活動最精彩、媒體關注度最高「六個之最」,40多個國家的演員登上啤酒節舞台。

短短三十年發生如此巨變,究其原因,得益於青島城市基建和開放程度的飛躍。上世紀90年代,青島快速擴張著自己的體量,以南海岸線核心市區,向東擴、向北擴、向西擴。青島老城區和西海岸新區隔海相望,通過海上輪渡、海底隧道、跨海大橋、環灣高速相連;啤酒節也逐漸由中山公園的一枝獨秀,衍變為設各區分會場、全城聯動的狂歡;青島不斷被選定為全國乃至世界級賽事、會議的舉辦地,青島與世界的交流越發頻繁,青島啤酒節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全國各地、世界各國遊客的關注,啤酒節至此真正成為國際性的青島城市標籤。

距首屆國際啤酒節28年後,今年青島國際啤酒節免費對公眾開放。青島國際啤酒節不僅完成了與世界的乾杯,也更近一步地走向市民,走進老青島人的生活。

7月的青島,燈光、煙花、音樂,呼朋喚友,吹著徐徐海風,喝啤酒侃大山,加入島城夏夜的全城狂歡與活力熱情。青島國際啤酒節真正使全城狂歡回歸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