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目前來斷定全球進入金融危機還為時尚早

2020-03-22     央視網新聞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今天(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應對國際疫情影響、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相關情況。近期國際疫情擴散蔓延,受此影響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目前來斷定全球進入金融危機還為時尚早。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陳雨露:確實,我們看到歐美和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股市已經平均下跌了30%左右。這種情況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目前來斷定全球已經進入了金融危機還為時尚早。國際金融危機通常有三個基本的特徵:一是是否存在國際金融市場跨市場的持續的恐慌性下跌。二是是否出現大量的金融機構,特別是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倒閉。三是看全球的實體經濟運行是否受到了嚴重破壞。目前,針對國際金融市場動盪的加劇,許多國家都陸續出台了一些應對措施,這些措施的效果還有待觀察。

  從理論上來講,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會通過三個基本的傳導渠道,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國內的金融市場。一是境外的悲觀情緒通過預期傳導的渠道來影響。二是通過國際資本流出這個渠道來傳導影響。三是一些跨國企業和境外的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惡化,也可能會傳導到國內金融市場來。

  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國際金融市場動盪發生之後,我國金融市場經受住了考驗,表現出了高度的穩定性,波動幅度很小。目前中國的金融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市場預期也比較穩定,宏觀政策的空間和工具儲備是充足的。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金融領域的推進,以及金融業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的成效,大大增強了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二是金融市場果斷如期開市之後平穩運行,各類金融市場的基礎設施也安全穩定運行,大大增強了投資者信心。三是疫情發生之後,穩健的貨幣政策注重靈活適度,早響應,快行動,金融監管政策也快速有效到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對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地區和中小微、民營企業給予了大力度的精準支持,穩定了經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N0XAXEBfwtFQPkd8t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