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男籃國家隊在世界盃的生死戰輸給了奈及利亞隊,我們徹底失去了直通東京奧運會的資格。不管球迷、媒體以及專業人士如何痛心疾首,但是我們都很清楚一點,那就是中國男籃很有可能將陷入一種迷失的狀態。
這是自1984年後,中國男籃首次無緣奧運會直通入場券。可是要知道,在今年3月份參與小組賽抽籤的時候,我們中國隊可是堪稱「花光了所有的運氣」,抽到了一個「上上籤」。中國隊所分到的小組,是唯一的一個沒有歐洲、非洲、美洲強隊的小組,再加上我們中國男籃是在自己的家門口進行比賽,幾乎每一個球迷都認為:出線穩了!
可是當小組賽結束,最終的結果卻是讓所有的球迷都未曾想到:中國隊竟然沒能夠小組出線!甚至在16-32排位賽中再一次輸給了奈及利亞,徹底失去了直通東京奧運會的資格。這樣的落差,使得無數的球迷、媒體都「心碎」了。不僅僅是因為中國隊失去了奧運會入場券,更是因為在當下的中國男籃身上,我們看不到希望。
從球員配置,到教練執教水平,再到訓練強度,方方面面都已經嚴重地與世界級別的強隊脫軌,甚至我們中國男籃已經完全對不上別人的比賽強度了。這樣的差距是方方面面的,也正是因此才讓無數的球迷感到絕望。那麼到底這隻中國男籃出現了什麼問題呢?
首當其衝的就是執教團隊。
主教練李楠的臨場指揮,以及賽前的戰術演練似乎都失敗到了極點。在當下這個時代,竟然還在使用著早已經被淘汰掉的牛角戰術,甚至整支球隊的理念都是:小個後衛球員負責把球交給內線球員進行單打,內線球員通過自身的牽扯來帶動外線球員的投射。在當下這個籃球時代,這樣的進攻理念實在是太落伍了。幾乎每一隻世界級別的強隊,都是由外線球員的自主進攻帶動內線球員的強打,只有外線球員的投籃開了,就能夠最大化程度地解放內線球員的進攻空間。
當然,如果我們中國男籃還是當年姚明+王治郅+易建聯這樣的三塔陣容,那麼以內線進攻牽制,以此帶動外線的打法無可厚非。但是當下我們中國男籃的內線陣容主力可是王哲林+周琦啊!這兩個球員可是出了名的身體素質差勁、進攻腳步慢、沒有自主進攻能力的內線球員,重要的是還沒有穩定的中距離投射能力來拉開內線空間。最靠譜的內線球員易建聯也已經35歲了,他又如何能夠承受得住長時間的內線高強度進攻負荷呢?戰術風格完全不匹配球隊陣容特點,這樣的教練團隊必定是失敗的,甚至是無能的。
而且,李楠還特別喜歡擺出所謂的三後衛陣容。在NBA聯盟里,三後衛陣容只有火箭隊、猛龍隊喜歡在常規時間裡自由擺出,這也是因為火箭隊和猛龍隊後衛線陣容深度極強,再加上鋒線球員能力不足的緣故。而反觀中國男籃,趙繼偉、郭艾倫、方碩,這樣的三後衛且不說進攻能力,單說防守能力就已經失敗至極了。三個後衛球員如何能夠對抗對面高大強壯的鋒線球員?更不要說這三個後衛的進攻能力也是堪憂,郭艾倫這個號稱「亞洲第一控衛」的天才後衛,竟然連最基本的外線三分球都無法保證。他最出色的突破能力顯然也被限制的毫無亮點。如此一來,這個三後衛陣容說是「自殺式陣容」也毫不為過。
那麼為何李楠不願意使用鋒線球員呢?難道是因為我們中國男籃和火箭隊一樣鋒線球員能力極弱的緣故嗎?可是阿不都沙拉木、可蘭白克完全能夠滿足李楠的要求:防守兇狠+籃板保護+殺傷內線能力強+外線三分球威脅不弱,甚至在生死戰中阿不都沙拉木上場的那幾分鐘里,中國隊的比賽狀態很有起色。這不正是說明了鋒線球員給我們中國男籃帶來的幫助是巨大的嗎?可偏偏「戰術鬼才」李楠就是不啟用鋒線球員。如此一來,籃板被爆+防守覆蓋面積小+內線殺傷能力弱簡直就是中國男籃的標籤。這也是為什麼如今李楠下課呼聲如此強烈的原因!
易建聯已經35歲了,身為中國男籃的隊長,他在生死戰里爆砍了27分+6個籃板,全場14投10中,已經付出了一切。可是反觀中國男籃其他隊員,從精氣神、拼勁以及專注度來看,實在是與之相差甚遠。面對這樣後繼無人的境地,中國男籃的前景真的堪憂了。
自從姚明擔任中國籃聯主席之後,大刀闊斧地進行了國內籃球的諸多政策改革。CBA聯賽的諸多條例上線,無一不都是為了推動中國籃球事業的發展。可是從今年的世界盃賽事來看,中國隊與世界級彆強隊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我們小組賽所交手的球隊已經是各自大洲的弱旅了,但是中國隊仍然無法出線,這已經能夠直觀地反映出問題了:我們的發展速度跟不上世界強隊的發展。再回看當下中國男籃的主力軍:郭艾倫、周琦、王哲林,這實在是讓球迷們感到絕望。同時無緣奧運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絕不僅僅只是名聲,它更讓我們中國男籃失去了和世界級強隊交手的機會,我們無法近距離感受世界級強隊的競技水準,又如何能夠接軌世界級水準呢?莫不成就在自己的圈子裡圖個樂就行?
毫無疑問,避免我們中國籃球固步自封的最好方法,就是深化改革CBA聯賽的條例制度。例如可以嘗試開放外援的數量,以及解除上場時間的限制。就是要讓中國男籃這些隊員們不斷地和高水平的球員同台競技,才能夠保持不斷進步的發展狀態。中國籃球的發展,決定了下一代中國男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