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王翬-康熙南巡圖手卷第三卷 絹本設色 縱 6 7. 8厘米 橫1 3 9 3厘米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王翬(1632年-1717年)字象文、石谷,號臞樵、天放閒人、雪笠道人、海虞,山樵、清暉主人、鳥目山人、耕煙外史、清暉老人、耕煙老人、耕煙散人、劍門樵客,江蘇常熟人,清代著名畫家,擅長山水、人物、花鳥草蟲,筆法洒脫,用墨疏淡清逸。為"清初四王"之一。王翬出生文人世家,祖上五世擅畫,畫有家學,初拜張珂為師,專摹元代黃公望的山水畫。後轉師王鑑,畫藝大進。經王鑑推薦,他又師王時敏。在名師的指導下,他悉心臨摹歷代佳作且遊歷山川,畫藝終登堂入室,聲譽益著。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詔入京,主持繪製《康熙南巡圖》,三年後完成,遂榮歸故里,以畫終其一生。他的弟子眾多,形成了"虞山派",影響後世頗深。他與王時敏、王鑑、王原祁、吳歷、惲壽平合稱為"清初六家"。惲是清代最有代表性的六大山水畫家。他崇拜元四家,發展了乾隆筆墨層層積畫,進一步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清 王翬-康熙南巡圖手卷該圖共十二巨卷,詳細描繪了整個南巡過程。十二捲圖現已不復完整,尚存九卷,第一、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卷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第二、第四卷現藏法國巴黎的吉美博物館;第三、第七卷現藏美國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展出的是第三卷濟南至泰安的場景。畫面開始為丘陵地帶,一座城池在眾山環抱之中,此即濟南府,康熙在城牆上視閱,隨從若干,城門大開,南巡的先行騎兵正從城裡出發,行進於綿延的山丘之間,山勢雄偉,草木蔥蘢。隊伍翻山過、河,穿過村落,群山逐漸高聳、 險峻,畫面出現了泰安州和泰山,康熙率扈從諸臣到泰山致禮。過泰山後,山勢略趨平緩,畫面至蒙陰縣止。
局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