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可琪乾貨 | 教你8個好方法,讓孩子真正愛上閱讀

2019-10-10   愛吃草莓的老仙女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關注孩子的讀書習慣,重視孩子的閱讀量,但很多時候,我們卻只能心急地督促卻不得其法。




今天,蘭可琪繪本品牌總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讓孩子愛上閱讀,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一同學習這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制勝八招!

01

為孩子挑選有豐富插圖的書


對低齡孩子尤其是5歲以下孩子來說,沒有插圖的書幾乎沒有什麼吸引力。

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永遠是第一位的,當孩子自主自願地拿起一本書,培養孩子閱讀的前提就已經形成了,接下去家長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閱讀,並加以引導。

根據美國育兒專家Michele Morrison的研究,16-24月齡的兒童每日新學詞彙量遠勝於其他成長階段每日的新學詞彙量,孩子們容易從繪本中學到的詞彙是類似於「貓」「狗」「樹」這樣的常見詞。

如果看到一隻狗的圖片,可以問孩子「你看見小狗了嗎?」、「那隻狗是什麼顏色的?」、「狗狗在做什麼?」這樣的問題,與一個名詞相關的問題會幫助孩子更快地習得其他詞彙,從「狗」到「小黃狗」再到「小黃狗在跑」。

試著這樣基於插圖問問題,孩子能迅速掌握新知識,這也是為什麼早教專家更強調繪本閱讀,而不提倡過早識字。

02

全家人一起讀書


要想讓孩子從小就愛上閱讀,把讀書當做成一種生活狀態,最關鍵的是父母要在家中為孩子營造讀書的氛圍。

中科博愛心理醫學研究院院長博春勝說,孩子人格的塑造以及行為習慣的培養,都是在模仿認同與遊戲中完成的。

在孩子小的時候,或許語言理解能力還不強,但模仿能力卻很強。

閱讀興趣的培養,往往很難通過說教達到目的,最好還是父母的示範,父母愛讀書,每天都保留著一段不能被打擾被侵犯的閱讀時間,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認同讀書這種生活方式。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薰陶下,孩子也會愛上讀書。

03

父母多給孩子讀書


在孩子建立閱讀習慣的初期,父母的陪讀可以很好地激發孩子的讀書熱情,對孩子來說,父母的聲音與肢體接觸是最值得依賴的。

爸爸媽媽們不妨把這些元素融合到日常的繪本閱讀行為中,在孩子有興致的時候,把孩子攬在身邊,一起聲情並茂地品讀書中的故事和圖畫;甚至可以玩角色扮演,用戲劇的形式展現書中的內容。

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孩子對書中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也會大大增強孩子的閱讀樂趣。

琪琪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在孩子3歲之前最好不要指讀,即手指著文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這樣不僅會妨礙孩子的注意力,還會讓孩子形成「讀書=認字」的負麵條件反射,我們不妨等孩子開始對文字感興趣、喜歡問問題時再指讀。

另外,當父母或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最好也不要讀書,因為壞情緒有可能會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負面印象哦~當然啦,讀書任務不要都交給「故事機」、「手機播放」,你和寶貝的親子共讀時光將會帶給孩子一生的溫暖。

04

學會分享與交流


讓孩子學會分享與交流書中的內容,不僅能夠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閱讀的樂趣加倍。

讀書分享的過程,不僅能讓知識二次傳播,還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孩子在分享的同時可以收穫他人的認可,對讀書的熱情自然高漲。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讀他們喜歡的書,共同探討書中的細節或對主人公進行簡單地評價;當孩子長大一些,可以多鼓勵孩子參加讀書會,學會與別人分享讀書的體會,甚至把讀書的感受寫下來。

但是琪琪提醒各位家長,在閱讀過程中是否能夠讀完一本書有時候並不重要,尤其和月齡較小的孩子一起閱讀時,更重要的反而是閱讀過程本身。

閱讀過程中孩子可能會問一些問題,這時候父母應該停下來及時響應,而不是把問題放到一邊繼續讀書。即便有些孩子一問起問題來就無休無止、天馬行空,但只要家長能夠好好引導,激發孩子思考和對話,閱讀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05

尊重孩子獨特的閱讀方式


成人閱讀往往按部就班,孩子卻不然,由於他們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注意力不穩定,所以常常會出現反覆閱讀同一本書或同一個頁面、嗶啦嗶啦地快速翻書、拿著書倒著看等非常態的閱讀行為。

遇到這種情況,不少媽媽會趕緊糾正,生怕孩子養成不好的閱讀習慣。

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也是對閱讀興趣的獨特表達,父母應適當予以尊重,不要過度干涉,以免影響了孩子的閱讀熱情。

當孩子開始閱讀時,家長可以準備一些比較薄的書給孩子看,讓孩子先進入閱讀的狀態,享受閱讀的喜悅,同時挑一些有漂亮插圖或者能夠動手的繪本。

到了一定程度後,再給孩子看一些比較厚的書。通過由薄到厚、由淺到深的過程,孩子可以體會到書本的誘惑,從而愛上閱讀。

06

多鼓勵和誇讚


我們都知道鼓勵、誇讚能使人創造奇蹟,過多的批評會導致孩子過多的自責,使他們慣於為了獲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險。

大多數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可以細數總總,而在表揚時卻言語含糊──「你是個了不起的孩子」這種評價會使片刻的光彩頓然消逝。因此表揚應具體些,與其說「你很勇敢」不如說「我為你摔倒了以後仍然爬上車而感到自豪。」這樣明確地說明了為什麼這種行為值得表揚。

其次,由於孩子們一時間內只能吸收那麼多的表揚,因此小量而頻繁地給予一些表揚。一分鐘一百次鼓勵勝過一次一百分鐘的表揚。

每當孩子讀完本書,不妨及時予以鼓勵和誇讚。比如,豎起大拇指讚美他讀得認真,用掌聲慶賀他又讀了一本好書,或稱他為「小知識分子」等,鼓勵孩子的「鼓勵」來自內心,對於父母來說,有必要使用鼓勵的方法。

這類正面反饋可以大大激發、鞏固幼小心靈的閱讀熱情。

07

多給孩子創造閱讀的環境


為孩子創造閱讀環境可關注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物質環境,如燈光,不能太昏暗,要選擇有利於孩子的好的視線角度,不能因為閱讀傷害了眼睛。

閱讀地點在最初培養習慣的時候可以相對固定一些,這樣孩子就會有意識每天那個時間就到那個地方去,像生物鐘一樣。

習慣養成了,就不要再限制孩子的讀書地點,哪裡都可以讀才是境界。

精神環境,如幫助孩子從書中尋找樂趣,初始的玩具書,迷宮書,觸摸書,翻翻書;之後的繪本細節尋找和美感賞析;再者的故事結局的預測。

還有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過程,注重親子閱讀的內涵,千萬不要幾本書隨便丟給孩子自己索性什麼都不管了,當孩子不感興趣時還抱怨孩子不是「讀書」的料!

08

選好書,選對書,多選書


所謂選好書,就是一定要選優秀的繪本給孩子看,多聽聽別人的書評對自己選書是有很大幫助的。

什麼叫選對書,經常聽到有的媽媽說,孩子對於媽媽選的書不感興趣,這就叫做沒有選對書。

所謂選對書,一是主題孩子感興趣;

二是文字,畫面,寓意要適齡,即使低齡一些也沒有關係,但是不能超齡,一歲的孩子講友善,勇氣,他是絕對不理解的;

三是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和喜好總結經驗,別人家的孩子喜歡的自己的孩子不一定喜歡;

四是可以讓孩子看看內頁自己選書,給孩子選擇的權力和機會,不是由媽媽一言堂。

另外還有一條建議,就是在孩子愛上閱讀後,多選擇一些有性別差異的書籍給孩子看,如女孩子多選一些科普類的,男孩子多選一些溫情類的,彌補孩子性別上的差異。

多選書的意思是書的數量有了一定的累積,孩子才能從中找到自己的樂趣和喜好。當然這要靠一定的經濟做基礎,但是我們可以在其他方面節省開支,例如繪本館借閱、朋友一起購買交換閱覽等。

讀書環境對孩子同樣也很重要,試想下,林林總總的繪本館到處都是書的世界,這就像一個人走在乾淨的馬路上想扔紙屑都要環顧四周不好意思,但是走在髒髒的馬路上就無所顧忌一樣。

近兩年興起的一個很好的活動——讀書會,感興趣的父母可以經常帶著孩子參加一下,體驗一下大家一起讀書的氛圍,同時媽媽也可以學習如何講故事孩子才愛聽的小技巧哦!

讓孩子真正愛上閱讀,這8個好方法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