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醫科大學新校園建設設計方案!新址位置!詳細規劃都在這裡

2019-12-04     錦州微資訊

歡迎點擊上方關注「錦州微資訊」

2019年12月1日,錦州醫科大學第一屆教職工代表大會三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錦州醫科大學新校園建設設計方案(修訂)》。作為備受關注的學校發展建設大事,現將新校園建設設計方案的主要內容推送給大家,以饗讀者。

項目概況

錦州醫科大學新校區位於錦州濱海新區龍棲灣,地處遼東大街與海灣路交叉口西北,東側臨近世博園,南側距渤海灣約2公里,西南側臨近教工住宅區,北側與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一牆之隔。總占地面積85.13萬平方米(1277畝),總建築面積38.83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築面積36.63萬平方米,二期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總投資估算約16.36億元,其中一期投資估算約15.48億元;規劃容納學生人數12300人。

設計原則及定位

二新校園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總體設計原則,即一切圍繞學生的人格、體格、文化修養、審美情趣教育展開,一切以教學活動能順利進行展開這一中心任務來設計,打造符合現代醫學教育發展的新型醫學高校。

整體規劃設計定位為「功能集約、資源共享、有機生長、環境育人」,通過布局緊湊、功能復合、資源共享的教學樓組群模式,創造出形態多樣的空間形態,營造出與自然環境相得益彰的建築空間,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


規劃設計理念

錦州醫科大學新校園的建設秉承 「厚德載物,修身養性,精研醫術,救濟天下」的思想,提出了「剛柔並濟承精術,一水兩岸載厚德」的規劃理念,利用水系和綠帶劃分南北兩岸,自由靈動與嚴謹秩序有機結合,寓意錦州醫科大學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發展格局,兼容並包,剛柔一體,不斷創新,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崇尚醫德、勇挑重擔,躬行求真,以人為本的莘莘學子,將「醫者仁心」的精神不斷發揚光大。

校園鳥瞰圖

規劃設計介紹

01雙軸交匯的總體格局

方案總體布局因形就勢、因地制宜,引入兩條軸線,即沿南北向的禮儀軸和沿東西向的景觀軸,兩條軸線一直一曲構成了校園總體規劃格局。


貫穿南北的禮儀軸線從校園南向主入口直達生活區,軸線上布置了教學主樓、圖書館、學生事務中心三個重要建築,形成了三個不同層次的禮儀空間——入口前廣場,教學區中央廣場和學生生活廣場,豐富了軸線空間形態。中央廣場的大型綠地被周圍建築圍合,營造出靜謐的環境,增添了學校的人文氣息。中央廣場既形成了校園的主體秩序,也突出了生態陽光的教學氛圍,契合了醫學院校的氣質。

東西向的景觀軸線貫穿整個校園,將校園分為南北兩部分,景觀軸線串聯起綠化、景觀、建築、水體,通過微地形的塑造,創造了「山在校中,校在林中,人在綠中」的優美校園景觀。差異性的景觀特色和整體校園規劃和諧統一,使得校園和環境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得學生在學習生活之餘,得到身心的放鬆。

規劃結構

02五區互聯的功能分布

兩條主要軸線將整個校園分為教學區、學生生活區、體育運動區、國際教育區、後勤區五個主要功能部分,各個功能區內建築集中布置,資源共享,既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繫,形成互聯共生的規劃格局。集約的建築布置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時預留出多處發展用地,為學校的遠期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


功能分區


集約的同時兼顧均衡,為保證使用的便利性,各個區域之間形成了有機互聯的整體。教學區位於校園中央位置,9層的教學主樓、中心圖書館和兩棟共享實驗樓圍合成教學區的主體架構,二級學院辦公樓位於西側,臨近主教學樓和實驗樓,為教師的科研和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學校行政樓則位於教學區東側,自成一體。穿過北側景觀帶,可以方便的到達教工食堂,南側臨近國際交流中心和生命科學館,為辦公、會議及來賓參觀等活動提供了方便。生活區與體育區均分開布置,生活區通過學生事務中心和學生街分為東西兩部分,每個區配備一個食堂,體育區也相應分開布置,保證每棟宿舍的生活半徑內均有運動場地,處處體現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思想。

03一環多向的交通組織

設計充分考慮校園的規模和服務半徑,以通達順暢,通行高效為原則,沿校園中央設車行環路,校園南北主軸線以人行為主,實現人車分流,交通便利。校園南側設置校園主要出入口,形象莊重沉穩,其它次入口分別設置在校園的東、西南和西北側,形成了多方向的人行交通流線,方便教職員工的通行。停車場沿主要道路設置,人員密集的區域和重要建築周邊,均設置大量集中的停車區域。


交通車行流線

04一帶多點的景觀系統

景觀環境的設計,以「綠色生態、陽光活力、人文特質」為原則。中央水繫結合中央景觀帶將教學與生活有機聯繫起來,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時時享受到優美的校園自然景觀,大大提高了景觀利用率。

中央景觀帶位於校園核心位置,通過景觀水系與綠化和微地形相結合,構成貫穿校園的東西向的景觀中心。整個水系雖然面積不大,卻為整個校園增添了靈動的一筆。圖書館布置在水體景觀中央,與西側景觀塔一起形成景觀視覺中心,景觀空間與建築實體相互交融,形神兼備,自然山水和人文精神在此交相輝映,形成「書山綠谷」的空間意向。


景觀1


景觀2

在南北禮儀軸線上,布置了三個不同形態的廣場,隨著入口空間向校園內部的逐步推進,由前區禮儀性的前廣場轉變為中區的綠地廣場,越過以圖書館為中心的具有湖光山色的水體景觀後,以學生生活廣場作為景觀序列的結束,每個廣場都體現出了各自的功能屬性。在各個功能組團之間,由建築圍合成形態各異的院落空間,構成了散布在校園內的多個景觀節點,多樣化的景觀空間創造了文化氣息濃郁的的校園空間環境。學生在這裡修養品格,陶冶情操,怡景怡情,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

教學主軸透視

建築設計介紹

01整體校園風格

校園整體運用簡約而又不失細節的英倫建築風格,符合醫學院校的文化底蘊,展現了錦州醫科大學邁向國際化、多元化方向發展的堅定步伐。整體建築形態沉穩大方,紅磚、白牆、拱廊等元素的運用,將醫學院校的精神文脈與現代建築品質高度融合,線條端莊,形態優雅,以規整簡練的外輪廓和清晰的建築邏輯, 凸顯現代高校的學術氛圍,體現了錦州醫大人厚積薄發的文化素養,彰顯了學校懸壺濟世的不變決心。

02單體建築設計

單體建築設計充分體現了集約共享的設計理念。教學區的教學樓、實驗室均集中布置,資源共享。教學主樓集中布置了50人,80人,160人,200人等不同規格的教室。各個學院的實驗室分區分層布置,空間通用性強,可以滿足不同的實驗要求,為後期的功能轉換和升級改造提供了有利條件。二級學院教師辦公室集中在兩棟學院辦公樓內,獨立的小型辦公空間與開敞辦公區相得益彰,共享的會議區和公共休息區集中布置,避免了空間浪費,也為各個學院之間教師的溝通交流創造了條件。

教學主樓

學院辦公樓

行政樓除滿足學校機關處室的辦公需求以外,設置了二層獨立的會議區,為50—200人的中型會議提供了場地。

行政樓

國際教育學院自成一區,考慮到留學生教育的特殊性,除設置留學生宿舍外,學生食堂和學生活動區、教師辦公都整合在建築內,形成了獨立的國際教育綜合體。

國際教育學院

生命科學館和綜合實驗實訓樓作為整個校園建築的開端,對稱布置在主入口兩側。生命科學館與行政樓聯繫緊密,為來賓參觀提供了便利條件。綜合實驗實訓樓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場所,也是整個教學區實驗室的一個有益的補充。

學生生活區以學生事務中心和學生街為中心,自然分為東西兩區,每個區域設一個學生食堂,保證了最小的生活服務半徑。學生事務中心為學生社團和文藝團體提供了活動場地,為學生交流創造了條件。學生食堂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飲食習慣的要求,設置了清真餐廳,風味餐廳等,在臨近行政樓的第二食堂的二層,設置了獨立的教工餐廳,方便了教職工用餐。

學生事務中心及學生街

學生宿舍樓共有14棟,能為8500人提供住宿。為改善學生的居住條件,學生宿舍全部設計為4人間。每棟宿舍都為學生提供了共享的自習室和活動室。

學生宿舍

網絡中心設在生活區的前端,除布置了校園網絡中心機房外,一層設置了智慧大廳,為學生提供了智能的一站式生活服務場所。

學生會堂及風雨操場將一個1500座的會堂和室內風雨操場整合在一棟建築內。會堂不僅能滿足大型的文藝演出,同時能滿足開學典禮等大型活動的要求。風雨操場布置了多功能運動場地和多個排練訓練廳,為學生室內體育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學生會堂及風雨操場

學校的科研和科學實驗功能集中設置在實驗動物中心和科學實驗中心兩棟建築中。實驗動物中心考慮到動物運輸和動物氣味的因素,設在主導風向的下風向並臨近校園的西側入口,動物運輸方便,對校園影響最小。校醫院和動物醫院都臨近教工生活區,充分考慮了教工和外來人員使用的便利性,兩棟建築都設置了獨立的出入口,為未來獨立運營提供了可能。

科學實驗樓

整個校園的建築布置集約有序,嚴謹理性,是對以學生為中心和以教學為中心理念的最好詮釋。結合自由靈動的景觀環境,構成了一幅理性與浪漫交相輝映的動人畫卷。


綠色校園

設計介紹

優美的人文校園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先進的綠色技術的支撐。綠色校園的理念,同樣滲透在錦州醫科大學規劃設計的每個細節當中,考慮校園後期運營的長遠經濟效益,設計中前瞻性的運用了多項綠色建築技術。新校區的全部建築應用燃氣、電等清潔供暖,在師生洗浴中大規模引入太陽能光熱,採用中水回用,校園能耗全部由能源監管平台管理。

綠色校園

結語

錦州醫科大學新校園規劃設計項目,秉持「功能集約、資源共享、有機生長、環境育人」 的整體設計理念。以環境育人為目標,以集約共享為理念,以人文校園為特色的錦州醫科大學新校園建設,必將為蓬勃發展的濱海新區帶來新的歷史機遇,為錦州醫科大學的快速發展提供新的契機!

校園鳥瞰圖

文圖來源基建處

責任編輯/孟茈含

錦州醫科大學傳播媒體中心

有什麼想說的可以給小編留言評論!小編會一一給大家回復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EPjzm4BMH2_cNUgMh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