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被小姨霸占,仔細一看,寶寶眼神里的氣勢節節攀升,笑翻小姨

2019-12-02     孕嬰幫幫媽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作為媽媽,在帶娃的過程中肯定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自己的東西不願意分享給別人。尤其是家裡來了同齡的小朋友時,這種情況常常就更常見。大部分的寶媽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既不想勉強孩子,但來者是客也不能怠慢,讓寶媽們感到很為難。



最近,有一名寶媽在網上傳了一則視頻:寶寶的小姨來家裡做客,看到了寶寶經常玩的電動車,就坐進去感受了一下。誰知,本還在一旁玩積木的寶寶看到後,突然向小姨走了過去,企圖用手推她下來,可沒有任何效果。接著,寶寶又轉身拿了個小板凳,氣勢洶洶地朝小姨走去。看這架勢,小姨要是不下去,寶寶就要扔板凳了。



小姨被他這一系列舉動逗笑,這下徹底激怒了寶寶,小傢伙怒氣沖沖地用手揮打小姨,但都被輕鬆躲過了。看到寶寶的氣勢節節攀升,小姨在一旁都笑翻了。網友們看到這段視頻也笑得樂此不疲,紛紛模仿寶寶的語氣評論道「我的東西豈是你能霸占的。」

其實,寶寶對自己的所有物擁有極強的占有意識,這是因為寶寶已經進入了一個發育階段的特殊時期,即物權敏感期。在這個時期的寶寶會常常有「這是我的」物權意識,並且情緒也易激動,還有可能伴隨著攻擊行為。那麼,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寶寶安穩地度過這個時期呢?



一、 父母要適時地學會引導

雖然,物權敏感期是每一個寶寶都會經歷的正常時期。但如果父母引導不當,也會對孩子的成長有不利影響。首先,父母一定不要逼迫寶寶做出強制性的分享行為。父母要先肯定這個東西是屬於他的,並且學會心平氣和地與寶寶講道理,一定要讓寶寶在自願的情況下分享。如果寶寶仍是拒絕,那麼父母們就不要逼迫孩子。

當寶寶通過父母的勸說,樂意分享自己的東西後,父母要及時地予以表揚和鼓勵,讓寶寶知道與別人分享是一件開心的事情,那麼下次寶寶就會更加願意分享。

二、 禁止逗孩子

有些大人特別喜歡逗孩子,尤其是在孩子不樂意做的事情上,他偏要反著做,比如故意搶走孩子的東西等。殊不知,大人們這樣的行為,對正處於物權敏感期的孩子而言,是一種幼小心靈的傷害。



物權敏感期中的孩子,本就對物品的所有權有強烈的領域意識。突然被別人「暴力」地搶走,本身會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而且會破壞孩子的建立物權意識的過程。因此,大人們千萬不要因為好玩就逗孩子,父母也要及時地避免孩子被別的大人逗。或採取委婉的言語提醒,或找機會把孩子帶走。

綜上,家裡有正處於物權敏感期的孩子,父母們千萬不要著急,要適當引導孩子正確地度過這個時期,並讓孩子逐漸地學會分享。只要父母引導得當,孩子們就會感受到分享的快樂。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DX1xm4BMH2_cNUgSL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