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的四個「好」,你知道嗎?

2019-10-29     紹興交通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四好農村路」發展,先後作出多次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為農村公路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四好農村路」建設在全國掀起熱潮,農村地區「出行難」問題得到顯著改善。

今年,農村公路改造提升是我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如何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我市的農村公路呢?請聽小編慢慢道來......

關鍵詞一

建好

農村公路改造提升涉及土地問題。近年來,建設用地指標越來越緊張,永久基本農田又不能動,如何解決農村公路改造提升所需用地,成為各地需要著力解決的難題。

改造前

改造後

改造前

改造後

為了建好農村公路,嵊州在2018年出台了《嵊州市農村公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提高嵊州農村公路的通達水平、改善農村公路的通暢水平、完善農村公路的安全設施為重點,規劃到2020年完成農村道路改造提升750公里以上,總投資40.8億元。

從全市來看,根據《紹興市美麗鄉村公路建設規劃》,在「十三五」期間,全市計劃建設418條美麗鄉村公路,共計1989.7公里,需要資金約70億元。

對此,2018年我市啟動編制了《「四好農村路」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35年,全市年度大中修里程占農村公路總里程6%以上,優良中等路率達到93%以上。同時嚴把農村公路建設質量關,結合「三服務」活動,建立「四好農村路」分片督查聯繫制,主動上門服務,幫助指導解決資金、技術等難點;探索實踐了對農村公路和大中修養護工程的「雙隨機」執法監管,確保農村公路建設品質。

關鍵詞二

管好

每年冬春之交,柯橋區王壇鎮東村村梅花吐蕊,白如雪海,滿山香氣醉人。去東村賞梅可走平王線,2017年,柯橋區投入1.6億元,對平王線進行全面改造。

平王線的改造提升後,使得沿線的農村經濟

發展活力得到充分激發。

作為全國首批「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市、區)之一,柯橋區已建成了一大批農村公路。為管好這些農村公路,柯橋區建起三級「路長制」管理體系,形成「網格無盲區、保潔全天候、服務全時段、監督全過程」的常態化管理網絡,實現「路長制」覆蓋率、部門鎮街參與率、「路長制」公示牌設置率3個100%。

今年以來,柯橋區還投入400萬元專項資金開發「路長制」App,將全區1466公里公路全部納入軟體管理,有效解決當前道路難管、人手不足難題,實現部門、鎮街之間的聯動互通、協同共治,構建智慧公路新型治理模式。

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趙梅介紹,目前我市各區、縣(市)均出台了三級「路長制」管理辦法,由區、縣(市)政府領導、鄉鎮(街道)負責人、村民委員會主任分別擔任縣道、鄉道、村道路長,建立起「三位一體」和「共建共養」工作機制,將農村公路改造提升列入政府年度工作清單。

關鍵詞三

護好

近年來,新昌縣公路部門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作為公路日常養護方針,以「防水防裂、勤防早防」作為公路日常養護準則,將預防性養護理念融入日常養護管理工作,大力倡導預防性、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養護。

但是,公路部門的管養職責主要針對國道、省道,縣鄉道及農村公路的管養是在部門指導的基礎上,由鄉鎮(街道)具體負責,責任主體在鄉鎮(街道)。

為了更好落實鄉鎮(街道)的主體責任,2015年開始,我市在全省先行先試「美麗鄉村公路示範鄉鎮(街道)」考核工作,明確了「路暢、橋安、景美、規範、惠民」10個字的工作要求和考核標準。經過三輪創建,我市共創建美麗鄉村公路鄉鎮(街道)85個,其中示範鄉鎮(街道)33個。

新昌縣儒嶴鎮天老一路

關鍵詞四

運營好

「今年櫻花節期間,我們這個小山村裡來了18萬遊客。光是在路邊賣艾餃,有的農戶一天就賣掉1000多隻。」說起美麗鄉村公路給農村帶來的改變,上虞區章鎮鎮張村村黨總支書記陳振華喜上眉梢。

上虞嶺南鄉鄉道

美麗鄉村公路帶火的不僅是鄉村旅遊,一些優質項目也紛至沓來。在章鎮鎮朱光村,總投資10.9億元、年產100萬噸「百歲山」天然富硒健康水項目已落戶,一期項目有望在2020年建成投產。

在建好、管好、護好農村公路的基礎上,如何運營好農村公路成為關鍵一環。據了解,目前全市2198個行政村公交500米通達率已達99.9%,已基本完成三年行動計劃。隨著農村公路向自然村延伸,今年我市也計劃將通村公交向較大自然村延伸,第一批已排定27個較大自然村,其中25個在諸暨,2個在嵊州。

此外,我市也在不斷創新農村物流模式,搭建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和配送網絡體系,首創「新供銷+物流」「公交客運+農村物流」等模式,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CFsG24BMH2_cNUgzC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