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分鐘的《大理寺日誌》番外,治好了我的被刀後遺症

2023-01-05   ACGx

原標題:兩分鐘的《大理寺日誌》番外,治好了我的被刀後遺症

題圖 / 烏雲男孩

可愛日常治癒一切

「這日常我能再看100集。」最近看到網友這句針對人物塑造的「終極誇獎句式」出現,是在《大理寺日誌》番外短片的評論彈幕中。

目前《大理寺日誌》第二季動畫正在更新,製作方好傳動畫則在微博、B站、抖音、小紅書等平台放出了一部名為《烏雲男孩》的小番外,展現了《大理寺日誌》配角崔倍位於現代平行世界的生活日常,目前該系列內容已經更新至第5集。

不少觀眾會因為角色獨白直呼「可愛」,也有人因為人物互動細節表示「嗑到了」,雖然每集番外內容時長只有短短兩分鐘,和正在更新的緊張劇情也並無直接關聯,但從彈幕評論的反饋看來,《烏雲男孩》帶給粉絲們的快樂卻是真實存在的。

為何粉絲需要配角番外?

配角在正篇里收穫的高人氣,證明了形象的塑造出彩,這正是配角番外誕生的基礎。如今不管在哪個國家的動畫市場,像《大理寺日誌》這樣為配角開發番外,甚至打造前傳、後傳、外傳等新內容,其實都已經屢見不鮮了。

比如剛剛完結的泡麵番《名偵探柯南:犯人犯澤先生》,就與正篇內容提供了全然不同的觀看體驗。主角小黑即《名偵探柯南》中以黑影形式出現的犯人形象,昔日帶來「童年陰影」的黑衣角色,如今卻成為了搞笑擔當,在米花町擔心起住房、工作等現實問題。作品裡無論是魔性舞蹈OP,還是小蘭的獨角獸髮型,亦或是「死神在作祟」式的直白吐槽,都將「官方玩梗最為致命」貫徹到底。

時間線再往前回顧,今年暑假登陸國內院線的《小黃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傳》里,短胳膊短腿、鍾愛香蕉的膠囊狀迷之生物,依然靠著賣萌獲得了國內觀眾的偏愛。哪怕按理來說,《神偷奶爸》的主角應當是格魯,但圍繞小黃人們的話題討論度其實更高,周邊開發與衍生內容也更受市場歡迎。

從《犯人犯澤先生》到《小黃人大眼萌》,配角番外的作用也顯而易見,或許為了彌補正篇內容刻畫篇幅有限的遺憾,補充設定、完善人設,也可能是為了填補IP衍生開發空檔期,維持粉絲們的新鮮感。

只不過,《大理寺日誌》番外《烏雲男孩》的內容體量,尚未達到自成新IP的程度,現在它在各大社交平台的表現,在為第二季動畫宣傳造勢的同時,更像是給《大理寺日誌》現有粉絲們提供了一份「小甜餅」。

《大理寺日誌》的氛圍調劑

ACGx曾在《正劇感十足的<大理寺日誌>,怎麼成了日常系動畫?》一文中指出,《大理寺日誌》動畫第一季同原作漫畫一樣,前期用輕鬆的人物設定吸引讀者「入坑」,在日常中埋下主角團過往、身世等伏筆,為後續主線鋪開打下基礎。

如果說《大理寺日誌》第一季動畫是主打輕鬆破案,直到結局才用主角生死未卜將懸疑元素拉滿,那麼第二季動畫則是一開頭便有了「搞個大動作」的陣勢,隨著主線推進,觀眾們也敏銳覺察到了發刀的氣息。

假死的大理寺少卿李餅與陳拾開始徹查丘將軍底細,隨即前往博州城一探究竟。歌舞昇平的盛世背後,潛藏的陰謀還未盡數顯現。捉摸不透的女皇、局勢多變的朝堂,一枝花與丘神紀的密謀、丘神紀防火屠城的真相、李餅與丘神紀的關聯,以及李餅追求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將如何持續……

《大理寺日誌》動畫第二季想要憑藉正劇內容為動畫觀眾帶來一場權謀大戲,主線龐大的信息量,讓故事變得更加容易牽動觀眾們的好奇心,但觀眾們內心也隨之產生了一系列擔憂與疑問,這註定作品再難回到第一季日常故事所營造的輕鬆氛圍。

於是《烏雲男孩》成了觀眾們在緊張正篇劇情下,得以放鬆片刻的「聖地」。

崔倍在《大理寺日誌》第二季里戲份寥寥,因此平行世界的設置並不會令觀眾無端出戲。該角色既是大理寺的顏值扛把子,又是繪畫界大觸,不過最為顯著的特徵是頭頂一團烏雲,倒霉程度拉滿,以至於遇見他「神仙都躲不過腳下一滑」,有時會被當做大理寺的「核武器」攻擊敵方,可以說角色誕生之時便自帶梗與反差萌。

《烏雲男孩》便展現了一個這樣有趣的角色,在現代的生活經歷。崔倍雖然化身為卑微打工人,生活和工作時有不順,但他遇見了快樂的鄰居王七、熱愛做餅的陳拾、精力充沛的健身教練孫豹,從而有了關於人生、夢想的感慨,收穫了微小切實的滿足,一切像極了年輕人的現實狀況。可愛的繪本風格,搭配尤克里里輕快的伴奏,為崔倍的講述更添幾分輕鬆愉快,觀眾們則仿佛在觀看一場角色的「音樂脫口秀」,也不吝惜在評論彈幕中表達對《烏雲男孩》的喜愛之情。

《大理寺日誌》的漫畫與動畫,都是群像塑造出彩的作品,角色也就此成為了承載觀眾喜怒哀樂的契機,擔起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重任。由於《大理寺日誌》正篇還在「憋大招」,走較為嚴肅的正劇風,那麼因第一季日常入坑的觀眾,想要繼續觀看可愛動畫的訴求就比較難以通過發刀情節來滿足。然而,一旦將這樣的觀眾預期交給展現平凡日常的配角番外,順便還貼近觀眾們的日常生活,不失為各類內容偏好觀眾「全都要」的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