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冷11連勝!聯盟第一!NBA最奇葩球隊誕生,卻給勇士指明道路

2023-12-15     老侃侃球

原標題:爆冷11連勝!聯盟第一!NBA最奇葩球隊誕生,卻給勇士指明道路

爆冷轟下11連勝,排名聯盟第一位,NBA『最奇葩』球隊正式誕生,卻也給深陷泥潭的金州勇士指明了正確的道路!

文|老侃侃球

編輯|老侃侃球

NBA新賽季已經開打近兩個月,聯盟中的局勢逐漸明朗。東西部各支球隊表現不一,幾支爭冠強隊在經歷了開賽初期的動盪後,逐漸開始走上正軌。像湖人隊在詹姆斯和濃眉的帶領下,逐漸展現了強大的統治力,在過去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們不單單贏下了季中錦標賽的冠軍,更是轟下了13勝5負的傲人戰績。同樣,快船隊也是如此,哈登加盟後遭遇了一波6連敗,但伴隨著威少做出犧牲主動回歸替補,球隊近14戰贏下了11場比賽,目前正處於一波6連勝之中。

然而,在這個充滿變數的NBA賽季中,一些黑馬球隊也悄然嶄露頭角。其中,依靠防守強勢崛起的森林狼和雷霆,成為了西部聯盟的領頭羊,他們的戰績高居西部前三。而魔術隊也在東部三強的爭霸中獨樹一幟,憑藉聯盟前三的防守在激烈的東部競爭中分得一杯羹。這三支球隊的崛起並非偶然,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做到了極致的防守。森林狼以106.7的防守效率高居聯盟第一,魔術以108.6的防守效率位列聯盟第三,而雷霆則以110.3的防守效率緊隨其後。這些球隊的出色表現充分說明了防守的重要性,只有穩定的防守才能為球隊贏得勝利。

不過,在這個充滿黑馬的賽季中,還有一支球隊也讓人眼前一亮。上賽季他們還是一支人見人欺的魚腩球隊,勝率不到三成,防守更是慘不忍睹。然而,本賽季他們已經崛起為了一支強隊,目前戰績為12勝9負,距離西部第三的雷霆隊只差2個勝場,它就是休斯敦火箭隊。

火箭隊的崛起並非一蹴而就,他們在這個休賽期經歷了極大的調整,不單單更換了主教練,更是引進了一大批經驗老將,提升了球隊的陣容深度。如今,他們不僅要衝擊季後賽,甚至還有爭奪總冠軍的潛力。更重要的是,本賽季的火箭隊防守表現讓人耳目一新,他們的防守效率高達107.8,排名聯盟第二,這還是在普遍公認不受聯盟和裁判待見的情況下取得的。

事實上,火箭隊本賽季的主客場戰績之所以差別巨大,成為本賽季NBA「最奇葩」的球隊,這其實跟裁判的一些判罰是有關係的。用休斯頓媒體的話說,球隊客場之所以戰績如此糟糕,有很大一部分裁判的因素在裡面,裁判的判罰尺度對火箭非常不利,這使得他們在客場比賽中舉步維艱。

截止到目前,火箭隊的主場戰績為11勝1負,他們在主場的表現只能用恐怖來形容。除了賽季初期輸給勇士一場之外,之後他們便一路高歌猛進,爆冷取得11連勝,包括雙殺國王,34分大勝湖人,兩次掀翻掘金等等,主場勝率高居聯盟第一位!然而,在客場,火箭隊的戰績卻截然不同,他們只取得了1勝8負的成績,確實很奇葩。

不過這還不是最奇葩的,更不可思議的是,本賽季在比賽的關鍵時刻,主教練烏度卡已經多次將球隊老大杰倫格林摁在替補席了。實際上,火箭本賽季的崛起,新任主教練烏度卡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用人策略之大膽,甚至可以與當初勇士王朝的科爾相媲美。就拿最近的兩場比賽來講,杰倫格林兩場比賽加起來22中4,只拿到15分,狀態確實不佳,烏度卡也沒慣著他,在關鍵的第四節直接將他摁在替補席上,沒有獲得一分鐘的時間。這一決定顯示了烏度卡的決心和膽略,也表明他對於球員的表現有著極高的要求。

同樣,當球隊的進攻軸心申京手感不好的時候,烏度卡也讓他在第四節坐冷板凳。烏度卡明確表示,沒有人在球隊中是不可替代的,球隊的目標就是贏下比賽,因此必須讓表現更好的球員上場。烏度卡的用人策略不僅體現在球員的替換上,更體現在整個球隊的戰術布置和人員配置上。他對於球員的信任和對於比賽的把握都讓人們看到了他的執教才華和領導能力。火箭本賽季的崛起離不開烏度卡的貢獻,而他的大膽用人策略也為球隊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換個角度來講,勇士隊克萊和格林的表現如此差勁,科爾在關鍵時刻敢棄用他們嗎?穆迪手感再滾燙,打得再出色,卻只能在關鍵時刻被棄用。

這或許是因為他們曾經的貢獻和在球隊中的地位。然而,勇士首發五人的凈效率從上賽季聯盟第一直接跌至本賽季的倒數第一,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落差。這其中,科爾的功勳籃球正在摧毀球隊的未來,格林、維金斯、克萊都躺在功勞簿上,無心戀戰,他們或許已經失去了前進的動力。灣區媒體一直建議球隊送走格林和維金斯,但是這樣的情況誰敢接盤呢?畢竟,他們曾經的貢獻和名聲擺在那裡。最重要的是,庫里都無法下定決心放棄『鐵三角』,這才是最大的障礙。畢竟,庫里是勇士隊的領袖和核心,他的決定將直接影響到球隊的決定。

不得不說,烏度卡的用人策略真的是給勇士和科爾指明了道路。他敢於棄用表現不佳的球員,敢於嘗試新的陣容和打法。這樣的用人策略或許是勇士隊所需要的,也或許是他們走出困境的關鍵所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9e3c85696de6fe91b9454d2c7e6cb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