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在幼兒園被批評後,您會站哪邊?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2023-10-18     園長幼師通

原標題:當孩子在幼兒園被批評後,您會站哪邊?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前天接寶貝放學時,發現他情緒低落,後來從老師那裡得知,中午午睡時,他因為一直找旁邊的小夥伴說話,還把別人的被子扔到地上,所以被老師批評了。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我忍不住怒火,大聲訓斥了他幾句,沒想到他竟然丟下句「媽媽,我就知道你和老師是一夥的」,然後大哭起來……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不知不覺已經站到了孩子的對立面,我應該怎麼處理?

解決今天的問題之前,也請各位家長先來做個小調查:當您家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批評後,您會是哪種反應?

A.批評或訓斥孩子(與案例中的媽媽一樣)

B.袒護孩子,指責老師

C.不聞不問,交給老師處理

事實上,以上這幾種常見的做法都存在不妥之處:

A 不問緣由地「配合」老師,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TA產生逆反心理,造成親子關係疏離。

B 孩子無法對自己的「錯誤」形成正確認識,也不利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C 教育孩子不是老師的專屬責任,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承擔自己的職責。 

教育孩子是家長和老師的共同責任,在愛的紐帶下,雙方互相配合與支持才能收穫最佳的教育效果。

當孩子被老師批評後,家長的態度和方法不僅直接影響孩子、老師、家長之間的關係,更對孩子今後的學習與成長有深遠影響,因此,面對這個「小問題」,理智的家長不妨試試這樣做:

1、認同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被老師批評後,無論是否因為自己表現不佳,他們首先希望的是被理解、被同情、被支持。

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年齡越小的孩子,對事物的判斷更加直觀,他們無法接受被所有人「背叛」,尤其不能接受不被自己的父母「寵愛」。

因此,我們在表達「我不愛你的錯誤」之前,一定要先讓孩子感受到「我愛你」的態度永不動搖。

我們永遠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而是應該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問題,家長請記住以下幾個傾聽孩子情緒的小步驟:

如何傾聽孩子的情緒?

1

先設身處地地理解他們的行為,包容他們的不當做法;

2

對受到批評、情緒低落的孩子給予心靈撫慰;

3

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的根源,尋找解決的辦法,引導他們改正錯誤。

2、維護老師的權威

老師對孩子的每次批評其實是一種善意的提醒,是為了修剪孩子身上的「壞枝」。

如果家長一味袒護孩子或者為孩子開脫,則會影響老師教育孩子的威信,而老師的威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孩子被老師批評後,家長要淡化老師的批評方法,強化老師的批評意圖是因為愛護他,希望他有更大進步。

同時,家長們也要注意不要濫用老師權威,比如:

有的家長喜歡用老師嚇唬孩子:「你再不聽話,明天我就告訴你們老師去。」

有的家長用簡單粗暴的方式維護老師「權威」:當著老師的面責罵或教訓孩子。

以上兩種做法這不僅達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使孩子對老師產生不好的印象,甚至害怕老師,產生厭學情緒。

3、合力幫孩子解決問題

對於孩子成長中的小問題,老師與家長的心往往是一樣的,都希望能抓住這個教育契機,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面對老師的批評,家長需要平衡心態,從問題出發,平和地與老師一起商量和尋找教育孩子更好的方法。

比如,孩子在幼兒園喜歡動手打人,家長在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後,要仔細分析動手背後的原因,並及時和老師進行溝通,認真聽取老師的改進意見。

此外,如果老師批評錯了,家長也要保持冷靜,不僅要聽孩子的陳述,也要向其他人了解情況,並及時和老師交換意見,切不可在孩子面前發泄對老師的不滿。

對於孩子的一些小錯誤、小毛病,老師批評後,家長還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找老師溝通,主動向老師承認錯誤,以強化印象,避免再犯類似錯誤。

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批評並不可怕,正是經歷一個個的「錯誤」和「批評」後,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而真正可怕的是如果家長處理不當,讓孩子這些小的負面情緒長期積壓下來,得不到合理宣洩,從而使他們在沮喪中放棄自我,失去自信和成長的動力。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敏感的接收器,他在反映你的聲音和信息,唯有我們更有耐心、更加理性,孩子才會更安心地成長。

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 為中國學齡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專業資訊服務,致力於幫助托育園&幼兒園園長、教師專業化提升,為托育園&幼兒園提供專業服務的第三方服務平台。

*聲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圖片均來自網絡,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小編因教學和研究需要轉載或選編的文章,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台留言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9c987ffc3c292291d7e936670516a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