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即合的我們》全員「交卷」,看青年演員如何上好第一堂課

2023-09-15     娛樂獨角獸

原標題:《一拍即合的我們》全員「交卷」,看青年演員如何上好第一堂課

作者| 赤木瓶子

最佳熒幕搭檔是怎麼煉成的?

9月14日,由優酷出品的演員搭檔研習進階真人秀《一拍即合的我們》迎來收官大考。這檔開播即在新人演員、資深演員及偶像型藝人等多個圈層引起討論的搭檔類演綜,用兩個月的播出時間呈現出其獨特樣貌。

青年演員們入駐演習小屋,先後演出了近50個研習片段、拍攝了22條試鏡小片、11支影視化短片……除了留給觀眾及行業諸多教科書版「影像紀錄」視頻外,不同研習階段也為演員們帶來諸多體悟。青年演員們步履不停地尋找搭檔、研修技藝、得到新感悟的過程,對大部分涉足行業較淺的青年演員們而言都意義重大。

娛樂獨角獸認為,《一拍即合的我們》更像是一部青年演員歷練手冊,以碰撞出最契合的搭檔作為主線,青年演員們在此過程中接受了諸多演員職業生涯進階必要的課題歷練。作為市面上罕有的聚焦青年演員搭檔成長路徑的綜藝,節目的「交卷」之日決出了最佳研習搭檔,而歷練過程早已在節目內容中緩緩揭開。

終極試煉,螢屏搭檔齊上分

收官盛典也是演員們的「高光時刻」,幾對雙向選擇的熒幕搭檔交上最終影視化作品「答卷」,接受來自觀眾、研習團、專家團隊的多維審核,也直面自己兩個月研習生活所帶來的改變。

因為此前搭檔退出而臨時與王瑞昌組成搭檔的張藝凡,在《天氣手冊》 中演繹了與此前不同的生活化角色類型。王瑞昌的教科書級表演,與張藝凡挑戰不同角色帶來的意外之喜,不僅讓作品得到觀眾認可,還得到導師的高度評價,「張藝凡很適合這樣的角色,現在和之前演的完全不一樣了。」最終《天氣手冊》獲得全場最佳作品。

敖子逸和蔣依依的《冬》 也成為當晚高分「答卷」,獲得評審團和研習助力團全票通過,並在社交媒體中引起熱議。除了白雪紅衣等唯美鏡頭語言、雙方充滿張力的表演呈現外,演員們在幕後打磨劇情、合理化動機的過程,也讓觀眾沉浸參與其中。

再如盧昱曉與吳俊霆,二人此前曾合作校園劇,卻在節目中面臨「搭檔危機」。吳俊霆在三次邀請盧昱曉卻被拒絕後,仍然堅定初心,雙方還簽訂了合作一次的「承諾書」。在收官盛典上,二人合作的影視化作品《蔚藍》上演了「相戀100次」般的感動愛情故事。雖然雙方未能成為最終搭檔,但留給觀眾的作品與默契也讓雙方成為了不少觀眾心中的「最佳拍檔」。

而劉宇和鄭乃馨的作品《樂園》,本就增加了「需要自行解決影視化拍攝」的難度,雙方也並非職業演員,著實令觀眾捏了把汗。在進入節目前,公眾對其認知更多為理想型藝人,且音樂屬性更濃。但在節目呈現出二者對於劇情的探討與輸出過程後,觀眾能直觀地感受到其對表演的想法,每一次合作都能看到進步。

從始至終雙向選擇的張儷與閆桉在節目外也是人氣頗高的一對「年下」組合,在收官盛典上的作品《愛的機率論》獲得全場高度評價。

雙方也坦誠地分享了在搭檔過程中的感受,張儷稱,「閆桉最大的變化就是每一次演得都比我好」,閆桉則認為與張儷合作,打破了自己對表演的認知,「今後願意花時間花心思在這方面鑽研。」相互給予能量、共同成長,在研習演技的過程中,產生更多關於演員職業生涯的體悟,是節目對於青年演員而言的重要意義之一。

「交卷」之日不僅是一次演員們最終影視化作品的呈現,更是其為期三個月研習生活的總結。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一路走來相互切磋的熒幕搭檔們如閆桉張儷;還是如劉宇、吳俊霆在經歷不同搭檔組隊後的成長蛻變;抑或是最終「獨自美麗」的賴偉明、周奇,青年演員們各自有著不同程度的收穫,而這樣的積極成長背後,離不開節目對不同階段的賽制設定,幫助其找到搭檔與信念、挖掘潛力、讓觀眾見證其成長路徑。

戲裡戲外,最佳搭檔如何煉成?

節目的設置有別於其它演綜類型,從更貼合年輕人的視角出發,幫助觀眾圍觀演員們的成長,幫助演員們從戲內戲外審視自身。圍繞組建搭檔這一內核,節目在四個不同階段分別為演員們提供了不同的試煉環境。

節目開篇即「初見」環節,演員們需要匿名聊天的設定,不僅讓他們用「網友」身份迅速破冰,比如張藝凡與施柏宇通過聊天迅速找到默契,也讓觀眾直觀地感受到了演員們的不同性格特徵。

接下來的「選擇」環節中,演員們或是以直覺導向、或是用經驗驅動,上演了多樣且有趣的抉擇。令娛樂獨角獸印象較為深刻的是敖子逸和李奕臻,二者的行為模式充滿戲劇張力,且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匿名聊天環節,敖子逸很快與老熟人蔣依依認出彼此,卻在面對闖入二人之間的「競爭者」吳俊霆時逐漸產生不堅定的心裡,從試探到退縮,上演了一場「明明可以雙向選擇,偏偏嘴硬失去機會」的戲碼,好在最終雙方解開誤會,與最默契的搭檔雙向奔赴。

與之相反的是在節目開篇就堅定選擇張一山作為拍檔的李奕臻,在被拒絕後毫不氣餒,積極樂觀地為自己爭取機會,最終李奕臻與邊天揚堅定地結成搭檔,並在最終影視化作品《黑百合》中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戲路,出色表現得到研習助力團的肯定「進步很大」。

第三階段「真實故事」中,演員們在體驗中講述自己的真實經歷,並把它融入到互動體驗和表演研習中,強化觀察人物,琢磨細節,塑造人物的能力,找到匠心與靈氣的平衡點。第四階段「最佳搭檔」環節,演員通過最後環節的體驗及表演,確定自己的最終搭檔,拍攝影視化試鏡短片,攜手去競爭最佳搭檔的頭銜。

在四大階段中,一方面,節目通過對年輕人易帶入的各類影視角色的研習再創作,如對《惡作劇之吻》《最好的我們》《三十而已》《去有風的地方》中的「名場面」再加工,讓觀眾直觀地感受演員們的演技與風格。另一方面,不斷被打破重組的搭檔關係線,也成為節目戲外的另一看點,觀眾們不僅看到了蔣依依敖子逸、徐夢潔余承恩、張儷閆桉等演員對搭檔邀約的堅守,也感受到未被堅定選擇的演員的個人心路歷練。

這四大階段,能夠讓觀眾直觀地感受到青年演員們與剛進入小屋時的成長與變化。張藝凡從青春類劇情到得心應手地駕馭充滿張力的生活化劇情;敖子逸與蔣依依,被研習團點評「不演笑嘻嘻的東西,就是很好看」;盧昱曉作為新人演員被研習團高度點評為「劇拋臉」,演什麼像什麼。

過往的演綜更多以強化演員技能為主線,強調演繹過程中對技巧的處理與掌控,而《一拍即合的我們》的特別之處,在於其充滿實驗性質的敘事創新,以組建搭檔為主線敘事,幫助演員們尋找一拍即合的搭檔,碰撞出不一樣的自己,也讓觀眾收穫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感羈絆。

搭檔研習類「演綜」,全民閱卷的「第一考場」

作為一檔特別的搭檔研習類「演綜」,節目對行業的意義是多維的。一方面,通過為市場輸送有潛力的青年演員搭檔,節目堪稱是片方的一場沉浸式試鏡,不僅有對風格多元的經典影視劇集的試鏡小片,來幫助從業者更了解青年演員的風格屬性,也為觀眾呈現出多才多藝的斜槓青年演員的魅力,展示出樂觀積極的當代青年演員現狀。

另一方面,對於觀眾而言,節目直接承包了演員搭檔們的「售後」舞台,各類隨節目播出的幕後花絮令不少觀眾直呼「過癮」,甚至在最終大考舞台上的展示與互動,都令觀眾如同穿越到了路演舞台,發覺到「敖子逸原來跳舞這麼厲害」,「小彩虹徐夢潔不愧是愛豆出身」等等。

對於行業而言,節目為青年演員提供了表演創作的平台,並且直接打碎了傳統的表演形式,很大程度地保證了作品的自主創作性,通過賽制及「嚴師」的磨練,極大程度地挖掘了演員們的創作、演繹及感悟力。

一方面,節目通過反客為主的方式,讓青年演員從被選擇到主動選擇拍檔,經受了觀眾默契度考驗的演員才擁有出演機會,改寫了過往觀眾審核成片的形式,是一次先鋒嘗試。另一方面,通過將演員們「複習」、「備考」、「考試」的整個流程呈現出來,為觀眾率先上演了一場「青年演員搭檔修煉指南」,也讓觀眾參與其中,獲得全民閱卷體驗。

娛樂獨角獸認為,在青年演員成為影視劇中堅群體的當下,承包了青年演員台前與幕後、成長與售後的《一拍即合的我們》,之所以呈現出別具一格的「演綜」形態,其背後是節目基於演員與新時代受眾的訴求,找准演員需要不斷強化的特質,包括不斷挑戰新的角色、拓展自己,挖掘出新的情緒與感受,並用真人秀+拍攝花絮的形式呈現給觀眾。在為演員市場活水的同時,這類高互動、養成屬性的演綜內容,也提供給綜藝內容新的思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9a94739a470cd02f9ce66e9ccd865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