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沿高質量發展航道破浪前行

2024-06-28     中國青年網

今天的中國,自強不息,充滿活力。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國產大型郵輪投入運營,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奮鬥者」號極限深潛,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中國製造增添了新亮色。

今天的中國,踔厲奮發,欣欣向榮。鄉村振興展現新氣象,東北全面振興譜寫新篇章,長江經濟帶活力脈動,粵港澳大灣區勇立潮頭,雄安新區拔節生長,中國經濟在風浪中強健了體魄、壯實了筋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目標引領,突出問題導向,加強改革頂層設計,敢於突進深水區,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面對新矛盾新挑戰,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開了嶄新局面。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改革開放前途光明,任重道遠。

新時代新征程,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充分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創造活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將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蹄疾步穩推進改革

前海石前,遊人如織;沿江高速,飛虹跨海……深圳前海,這個「特區中的特區」,一派生機勃勃。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用改革的方法破解制約發展的難題,推進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台……前海,已從昔日的泥濘灘涂,蝶變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嶄新地標。

回首過往,改革開放足音鏗鏘,發展故事日新月異。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繪就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

這次全會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這次全會提出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領域330多項較大的改革舉措。

這次全會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藍圖繪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2020年12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7年多來,各方面共推出2485個改革方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目標任務總體如期完成。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

2022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明確了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

「加快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破除各種封閉小市場、自我小循環」「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一大批改革舉措相繼落地,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日益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完善駛入「快車道」。

歷史,往往在變革中開啟新篇章。

黨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這是黨中央對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明確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出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八部門推出25條具體舉措加強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提振經營主體信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經營主體達1.84億戶,其中民營企業超過5300萬戶,分別比2012年增長了2.3倍和3.9倍。

風雨滄桑,大道無垠。

全面深化改革十多年來,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闊進程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

近年來,我國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暢通經濟循環,挖掘居民消費潛力,推動消費總量擴大和質量改善,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鞏固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今年「618」網絡購物節期間,國潮服飾、家電家居、數碼產品等廣受消費者青睞,銷售額、訂單量再創新高,盡顯國內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和強大韌性。

龍年春節假期,國內旅遊出遊4.74億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9%;春節檔票房突破80億元,創同檔期紀錄。端午假期,國內旅遊出遊人次和遊客出遊總花費同比分別增長6.3%、8.1%。

「今年以來,消費市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5月份,消費市場運行穩中有升,市場銷售增長加快,升級類消費需求有效釋放,線上消費占比持續提高;服務零售繼續較快增長,出行文旅消費持續活躍。」國家統計局貿經司首席統計師袁彥說。

消費市場恢復向好,國內需求持續釋放,離不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供給和需求是經濟發展的一體兩面,也是我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重要著力點。

「把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是黨中央基於我國經濟運行規律和外部發展環境變化作出的戰略部署。」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說,把握關鍵著力點、堅持系統觀念,讓超大規模市場和強大生產能力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將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全面深化改革這些年,改革在破除阻礙、推動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系列科技體制改革舉措密集落地,一系列鼓勵創新的優惠政策激發信心與活力,極大釋放了創新引擎的動能。

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從2012年的1.03萬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3.3萬億元,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達2.64%,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

改革創新,不僅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有力推動著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位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這一重要概念,引發海內外高度關注。

無論是廣袤原野、繁華都市,還是研發場所、生產車間,處處涌動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熱潮。我國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2023年經濟總量超過126萬億元,糧食總產再創新高,就業、物價總體平穩。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經濟增速穩中有升,結構調整穩中有進,質量效益穩步提高,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市場預期總體改善。2012年到2023年,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從9.4%、28%提高到15.7%、33.6%;服務業增加值占比從45.5%提高至54.6%。

「隨著各項宏觀政策持續落地,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不斷積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研室副主任李超說。

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全面深化改革正釋放出磅礴偉力,助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開放,是我國把握歷史大勢的抉擇。

從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到推動沿海沿邊沿江沿線和內陸中心城市對外開放,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從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到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

黃浦江畔,八方來賓齊聚「四葉草」。

在2023年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人形機器人等超400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集中亮相,各顯神通;全球超過3400家企業參展,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數量達289家,按年計意向成交金額784.1億美元……進博會「匯全球、惠全球」,盡顯開放魅力。

此外,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等國際經貿盛會成功舉辦,取得豐碩成果,展現了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的決心。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湧現出一大批產品質量硬、技術水平高、用戶體驗好的車型。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958.7萬輛和949.5萬輛,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

「實踐證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關鍵在於順應客觀規律、充分尊重市場競爭、堅持在開放中求發展。」李超說,中國汽車產業在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中發展壯大,同時我國也沒有把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圈起來」讓中國企業獨享,而是積極歡迎全球汽車企業共享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紅利。

今年5月25日,滿載鎳鈷錳酸鋰、汽車配件、百貨、液晶顯示板等貨物的X8157次中歐班列(西安—馬拉舍維奇),從我國西安國際港站開出,駛向歐洲。這是累計開行的第9萬列中歐班列。

截至目前,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3個城市,連接11個亞洲國家超過100個城市,服務網絡基本覆蓋歐亞全境。

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實施外商投資法,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持續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自貿試驗區提質擴容至22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高水平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十多年來,深化改革不停頓,擴大開放不止步。

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2.38萬億元,增長15.6%;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17568億元。開放,不僅讓「中國號」巨輪駛向更加廣闊的海域,也令世界分享發展紅利。

「培育內生動力必須依靠改革開放,『統籌』二字強調相輔相成,突出相互促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綜合研究室主任趙福軍說,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有利於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更好地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江小涓認為,要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以開放促改革,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中國將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全球經濟復甦和穩定注入更多確定性,為各國投資者深耕中國、贏得未來提供更大空間。」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表示,中國將落實好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全面深入參與世貿組織改革,深化多雙邊合作,不斷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推動G20等機制達成更多務實成果,讓經濟全球化成果更好惠及各方。

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同時,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局部衝突和動盪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隨時可能升級,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改革道路上仍面臨著很多複雜的矛盾和問題。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表示,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強化創新驅動,持續激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活力動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推動核心技術攻關,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

「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鄭柵潔說,加快完善數據產權、交易流通等制度,健全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政策。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融通發展。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

新時代新征程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改革開放必將邁出新步伐,經濟高質量發展必將取得新突破,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將取得重大進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將深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將更加完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必將大幅躍升。

(本報北京6月27日電 本報記者 劉 坤 魯元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90790b2c3d26b0fa739308466654e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