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8|騰格里,團隊修行的道場

2019-07-29   亞沙賽媒體平台

沙8,終於結束了,

從一個執念,一個幻想,變成了現實,而成為了記憶。

一切,都始於一顆不安分的心,還沒有入學的時候,上一屆富麗女神的啟蒙。

其實,沙8早已開始,還記得入學不久的時候,開始梳理人員,苦口婆心的挨個勸說,

報名的前夕,甚至有一兩天整天的時間,都是用來跟每一位同學進行溝通。

苦在其中,樂在其中。

為期3個多月的打卡,不跑就出局,建立規則,邀請教練,制定計劃,從棋盤山的小鯨魚,到庫倫沙漠的拉練,一步一步,接近騰格里。

報名前夕,不可預料的事情發生,曉菲、杜蘭、艷玲姐等幾名主力的同學不能參賽,接下來,B隊幾乎是集體淪陷,沙鷗折翅。但是,大家並沒有放棄,我們還可以為了院校的名次努力,在沙鷗之外,還有比賽本身。我的車輛幾乎成了行李車,馱包、手台、皮膚衣、能量膠,條幅、旗幟,幾乎一直在折騰各種各樣的東西。對於平時大條的我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純苦無樂 是為大樂

師說,純苦無樂 是為大樂,意為在知識和哲學的無邊未知中,苦苦尋索,點滴認知都是快樂。這句話在沙漠中似乎也可以完美詮釋,正式因為每走一步,都要對抗沙漠的阻力,所以,每一步都有了特別的意義,特別的回味,三天的70公里,才成為了我們獨特的記憶和修行。騰格里屬於藏區,旁邊也有回族聚集地區。在青海地區,偶爾可以看到在公路或者圍繞寺廟磕長頭的虔誠信眾,赤腳俯身一路向前。穆斯林在去往聖地麥加朝覲的時候,這一生至少一次朝聖之旅,必須要經歷旅途的勞累和烈日的暴曬,以磨練穆民虔誠之精神。70公里的沙漠之旅,雖然沒有宗教意味,但是其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集體儀式感。

這是一次完美的沙漠之旅,東大一行22人,體會了一個人在沙丘上孤獨奔跑的大漠豪情,

也感受到了互相鼓勵,一起撞線的激動與興奮。第一天剛跑了10公里,開始有中暑的症狀,

頭開始發暈,負重顯得無比的沉重,隨後,天氣突變,又颳起了大風,滿嘴的沙子,奔向下一個CP。

賽後的慶功宴上,當視頻中出現,狂風肆虐下,隊員們淹沒在沙塵的吹打之中,那一刻,心中的某一個部分被完美擊中。

大漠西瓜,非常甜。旁邊北航的妹子邊啃邊說「我C,太甜了。」看了我一眼之後,羞澀的笑了。

三天,70公里,16小時11分47秒的沙漠徒步,119088步。

更有許多故事與感悟,在那沙漠深處。

幫助別人 溫暖自己

在平時的生活中,

我們拚命向前,

從校園到社會,遍布競爭,效率優先。

我們開始選擇,學會放棄,學會抓住重點,學會克制本性。

我們主動或者被動的開始忽略,

忽略朋友、忽略同伴、忽略親人、甚至忽略自己。

但是,當一個團隊,一起咬著牙,走到了終點的時候,

我分明感受到了一種不同,

一種反饋,

當你去幫助別人的時候,

那種真誠回應的氣場。

我想並不是金錢或者任何東西可以去衡量。

賽後重慶大學的小姐姐在全國群里尋找感謝東大小哥哥,

周班長在群里答謝瓶水之恩,

感恩之意,蔓延流淌。

1+1>2

很多高校,

集體的成績都要高於我們最快的賀神很多。

這不得不讓人感嘆。

綜合的實力和能力存在巨大差異。

優秀的團隊

訓練比賽,是一個整體,

起止行動,是一個整體,

傳承延續,是一個整體,

亞沙,就是一加一大於二的精神。

一個人的衝線是成績,團隊的衝線是榮譽。

最後一天,當我們集體衝線,

大家興奮無比,很多同學口中高喊,東大,牛B。

這本性里的狂野和激情,

已經丟失了好久。

沙漠是一個道場,

讓一群人的心朝向一個方向。

傷痛與堅持

為了衝刺,

生活委員扔了手杖,

為了堅持,楊惠、汝東,都頂著膝蓋的疼痛。

如果不是歸程的同路,還不知道範宇大哥的腳指甲已經嚴重外翻。

還有周班長半脫的頸椎,蠟黃的面色。

至於說腳下磨出的泡,臉上爆掉的皮。

還有被沙漠裡莫名蟲子咬出的痕跡,

這些都已經不用說。

面朝著沙土,一個又一個的腳窩,

一座有一座的山丘,

每一步都是最自我的突破,

為什麼大家都能在絕境當中頑強的堅持,

能來到沙漠,

每一個人內心都有一個不服輸的自我。

後記

賽後,立刻會有一個問題,

沙9,還來嗎,

不管是亞沙,還是跑步,

最終,我們的旅途,

不是發一個朋友圈,

或是對他人的炫耀,

而是與自己的對話,

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在團隊中,

照亮別人,成就自己。

幫助感恩,互助前行。

願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烈盈眶。

頭頂燦爛星空,

沙鷗在我心中。

文:東北大學 姜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