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這麼認真的自己

2024-10-17     錢江晚報

「你們太有心了。」「第一次看到這麼認真的自己。」「我和我的手藝合影了。」

就像是接受某種榮譽和肯定,忙碌了半輩子的他們,收到小店寫真照擺台時面露驚喜。

他們停下手中的活,鄭重而認真。

昨天,小店寫真展的第一批物料,從南京出發寄到了潮新聞·錢江晚報編輯部。這是潮新聞·錢江晚報聯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推出的第三季小店寫真展。這一次,正趕在我們推出了「致敬時光匠人,全城尋閃亮的手藝人」特別策劃的節點上,9位老手藝人的照片也在其中。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的工作人員特意將他們的照片製作成了擺台,我們也第一時間送到了老手藝人們的手上。

老房的鐘表鋪:最近好多人找上門

河坊街3號的「房氏鐘錶鋪」里,82歲的房錦章正和顧客溝通著修表的事宜,見到記者,老人有些激動。

「就是他採訪的我,給我寫了一篇報道。」他對著顧客略帶「驕傲」地說,因為這篇報道,很多人找他來修表,最近忙到飛起。

「有的老人拿著好幾塊有年代的表,帶著報紙來找我呢。」房錦章向記者展示了一張他從顧客那裡要來的錢江晚報,「我要好好收藏的。」

店鋪的過道里,放著一個剛拆開的大快遞箱,是位廣東客人寄來的。對方打了好幾個電話,說哪怕修不好也想讓他幫忙看看。房錦章心裡過意不去,也捨不得一塊承載記憶的鐘錶停擺,最終答應了下來。

忙碌,也發生在「建飛箍桶」店裡。

記者去送寫真照的時候,72歲的店主戚建飛外出對接生意了,兒子戚越峰看著店。戚越峰說,最近生意好了不少:「有不少人拿著桶來找我們,都說是看了錢江晚報後,特意過來的。」

東清巷裡,修剪刀的杜繼坤則意外接待了兩波來自四川的學生:「他們都是看了你們的報道來的。也來採訪我,還要寫論文呢。」

修面師張建娣:會把這份心意收好

拱墅區天水巷的便民服務點裡,修面師傅張建娣照常在上班。

「你們上次報道出來後,我的好多老客都給我打電話,說我上新聞了,叫人挺難為情的。」張大姐笑著說,她就是個普通人,就想著把客人服務好。

收到寫真照,她仔細看了看,連連說著「真好」。她說,這是第一次有人拍下她工作的樣子,也是她第一次看到這麼認真的自己,「對我來說很珍貴,得好好收藏。」

龐憲寶天台棕繃店的寫真照擺台,被他老伴余阿姨第一時間放在了店裡的最顯眼處。「老龐這兩年回天台老家了,要在工作室里繼續做棕繃。」老龐不在店裡的日子,余阿姨守著店順便賣一些甜酒釀和米糕,她說老龐時,得讓他一眼就看到照片,給他個驚喜。

目前,潮新聞·錢江晚報第三季小店展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老手藝人們聽說後也紛紛誇讚:你們的展覽和報道,會給更多有手藝開小店的人帶來動力。

也希望,更多小店裡的美好被看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83aba6158172fbe57358b1076ee66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