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土一父女合葬墓,女兒身旁有200顆藥丸,化驗結果讓人憤怒

2022-02-26     李藝南

原標題:南京出土一父女合葬墓,女兒身旁有200顆藥丸,化驗結果讓人憤怒

引言

莫煉丹難。黃河可塞,金可成難。休辟穀難。吸風飲露,長忍飢難。勸君莫遠遊難。何處有、西王母難。休採藥難。人沈下土,我上天難——《莫煉丹難》

早在幾千年前,我國就誕生了極為輝煌的墓葬文化。古人認為,將本世的財富與自己一同安葬於地下,可以為來世幫助,在此觀念影響下,上至王公貴族,下至普通百姓,都對於自己的墓葬非常關心。古代是有著嚴格等級制度的,每一個身份階層的人,都有著相對應的墓葬規模,如果有誰擅自修建了不符合身份地位的墓葬,那必然要受到嚴懲。就比如說一個富豪,修建了只有親王才能有資格修建的墓室規格,如果這件事情被朝廷查出來了,輕則抄家流放,重則全家處斬。

一、魏晉時期的古墓

古人除了對墓葬等級看得十分重之外,還會在自己的墓葬中,安放大量的陪葬品。我們現在的考古發掘,也主要就是通過發掘古人的陪葬品,來探究以往的歷史。上個世紀60年代,南京曾經出土過一座父女合葬墓,這座墓中出土了不少文物,專家還在女兒的身旁發現了200顆藥丸,在經過化驗後,結果讓人憤怒。那女兒身旁的這些藥丸,究竟是什麼?專家又為什麼會憤怒呢?下面就為大家帶來這一段故事。

1965年,南京的象山地區,因為修建工程,意外發現了一座古墓。之後工人就將此消息上報給了相關部門,很快專家就到來了,經過專家的考察,這座古墓應該是魏晉時期的,墓室的規格不高不低,不像是王公貴族的墓葬,但是修建地極為奢華。專家結合時代背景,有了這樣的推測,這座古墓的墓主人,應該是魏晉時期的一個世家大族修建的。

二、五石散

最後經過考古發掘,證實了專家之前的結論,墓主人的身份叫做王彬,而他的女兒叫做王丹虎。這名王彬可能大家沒有什麼印象,但如果說起他的叔叔,大家肯定就知道了,他的叔叔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王羲之。之後專家通過查詢資料,將王彬的生平都給挖出來了。在魏晉時代,王彬算是一個比較有名的人物,據史料記載,當時皇帝想讓他出任尚書的職位,但他並不喜歡官場,婉拒了,後來皇帝就又讓他當軍咨祭酒,這個職位比較閒,他就答應了。

王彬在魏晉時期有著「狂生」的稱號,就是因為他的性格著實比較狂妄,連皇帝要賞賜給他高官,都被他拒絕了,但他在民間,有著非常好的名聲,他為人正直低調,雖然出生於權貴之家,但從來不以勢欺人,平常最大的愛好,就是琴棋書畫和煉丹。說起煉丹,可能很多朋友就不理解是什麼,其實這是魏晉時期的一個特色,在魏晉時期,人們普遍相信可以通過煉丹的方式,從而達到長生不老,王彬對此也是深信不疑。

魏晉時期有一種非常著名的丹藥,叫做五石散,據說這種藥可以延長壽命,並且服完了之後,會給人帶來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於是理所當然的,五石散這種既能給未來帶來幫助,又能給當時帶來享受的丹藥,立刻就受到了魏晉上層人士的喜愛。就是這種丹藥究竟是什麼,我們現在心裡也有數,服用這種丹藥非但不能為自己帶來長壽,反而極易導致人重金屬中毒。

三、害了女兒的王彬

不過那個時代可不知道這個,大家都非常喜歡服用五石散,帶來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著的,就比如說王彬。經過專家的化驗,他在五十歲的那年就去世了,並且還在他的身體中檢測出了明顯的重金屬超標,很明顯是因為服用五石散,而導致他早早去世了。從這兒也可以看出,王彬對五石散有多麼崇拜,這也為他女兒的人生埋下了伏筆。

當初專家在考古的時候,發現他的女兒王丹虎身旁有著200枚丹藥。並且還通過檢測發現,女兒在很小的年齡就去世了,所以專家就有了一個推斷,王丹虎就是因為長期服用五石散,才導致這麼年輕就去世了。事實也證明了專家的推斷,最後經過化驗,女兒身旁的丹藥就是五石散。專家那時對王丹虎包以了無限同情,在最美好的年齡就去世了。

結語

事後專家有了這樣的一個結論,因為王彬對五石散特別沉迷,所以他也將自己的這個愛好,帶給了女兒。王丹虎那時非常年輕,沒有意識到這種丹藥的危害,看著父親他們都服用五石散,自己也跟著服用,結果卻沒有想到,這樣的做法給自己帶來了一個悲慘的結局。所以專家的時候都在痛罵王彬,說他不配當一個父親,硬生生將自己女兒推進了火坑。

參考資料:

《莫煉丹難》

《魏晉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810d81828c0b306d5d6f836f1c5a4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