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虧損,開啟關店模式!疫情下的餐飲看不到前方

2022-08-16     睿財經

原標題:海底撈虧損,開啟關店模式!疫情下的餐飲看不到前方

睿財經訊(文/周鑫)8月14日,海底撈發布盈利預警,預計凈虧損約2.25億元至2.97億元。公告顯示,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中,海底撈收入預計不低於167億元,對比2021年同期收入約201億元,減少百分比不超過17%。8月15日早盤,港股沖高回落,海底撈倒升,截至早盤收漲7.99%。

海底撈表示,收入下降主要是由於2022年3月至5月新冠疫情影響,導致中國內地若干餐廳停止營業或暫停堂食服務,客流量減少,以及因為「啄木鳥計劃」的開展,餐廳數目較2021年同期減少。

開啟關店模式

從2021年11月份開始,海底撈推出「啄木鳥計劃」,結合經營情況,關閉300家左右業績不佳的門店。最新數據顯示,海底撈目前在全國有1248家門店,在今年6月有1247家門店,去年12月有1326家門店。半年時間,海底撈門店數量減少近80家。而根據官方數據,2021年全年,海底撈新開業門店421家,關閉門店276家。

截至2021年12月,海底撈在全國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門店的數量分別為240家、395和289家,共計924家,到了今年6月,海底撈在上述城市的門店數量分別為224、373和276家,共計873家,同比下滑5.52%。與此同時,截至2021年12月,海底撈在四線和五線城市的門店數量為166家,到了今年6月,這一數據減少至150家,同比下滑9.64%。

以此來看,今年上半年,海底撈在四五線下沉市場的關店速度要高於一二線市場。此前,在疫情期間持續9個月,即2020年三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的逆市擴張中,海底撈在四五線城市的開店速度卻是最快的,四線城市新開近80家,門店數量翻番,五線城市的門店數量更是增長了12倍。

餐飲行業都很慘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註冊的餐飲企業總數達到316.7萬家,而吊註銷的餐飲企業達到了88.5萬家。自疫情出現已經過了兩年多,當下餐飲業的情況似乎遠比預想的要更加複雜,行業的寒冬一波三折,超出不少業內老炮的預料。

2020年初的疫情突如其來,讓整個行業陷入停滯和癱瘓。隨著疫情逐漸平復,餐飲業也逐漸復甦,恢復了一定的活力。但進入2022年,餐飲業再次面對新的挑戰。

2020年10月,汪小菲的時尚川菜品牌麻六記國貿首店開業,他在這之後接近一年的時間裡只開了4家店。可能是看到生意實在是紅火,汪小菲快速決定將其擴張做大,2021年9月後其開店突然加速,總的直營門店數逼近20家。但不久後,北京暫停堂食,只能轉戰外賣,汪小菲已經關閉了4家在上海的門店。

同樣地,隱溪茶館在疫情之前一直只保持著6、7家的數量,但疫情讓更多適於隱溪經營的物業出現,因此其在疫情後開店數量快速增長到了二十餘家,因此其不得不承擔更大的虧損。

明星餐飲企業尚且處於困境當中,更多的中小連鎖、個體商戶抗風險能力更弱,面臨的處境也更加兇險,許多不得不收縮戰線或者徹底關張。

餐飲還是要看經濟情況

目前全國多地時有疫情發生,有部分城市實施區域靜態管理,亦有部分城市雖然未實施靜態管理,但仍然暫停堂食。如濟南在3月30日至5月10日間暫停堂食41天;瀋陽於3月17日宣布暫停堂食,4月25日提出按照50%限流有序開放。

暫停堂食對於餐飲企業是不小的打擊。極光《2021餐飲外賣商戶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線上外賣收入在餐飲收入中占比達到了歷史新高的 16.6%。但僅靠這不足兩成的收入,顯然解決不了餐飲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在此背景下,餐飲企業必須重視自身的現金流健康,做好緊急預案,為隨時可能發生的「靜態管理」和暫停堂食等措施做準備。這不僅僅要求企業謹慎開店,謹慎抄底,更重要的是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保存實力,先活下去才是王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7d624b6cccf6044473da8e4a97b53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