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媽咪參考原創,感謝支持,歡迎轉發分享」
3歲的可可這個月已經連續兩次感冒了,雖然媽媽非常注意孩子的保暖,上學放學也儘量不讓孩子在外面多呆,可還是沒有抵抗病毒的侵襲。
覺得奇怪的媽媽仔細地詢問了孩子,才發現,孩子在跟同班的小朋友一起玩時,由於沒有注意個人衛生,跟其他小朋友吃一根棒棒糖,結果就被別小的朋友傳染了。
現在的家長都特別注意孩子的衛生問題,飯前便後洗手,不要跟流浪小動物有過多碰觸等,都是家長每天耳提面命的事。
但由於孩子還小,自控力比較差,所以常常會忘記或忽視大人的話,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5歲女孩眼裡竟然有20多隻虱子,咋整的?
發生在一個5歲寶寶身上的事,讓家長們都驚呆了。5歲的寧寧因為眼睛總是痒痒的,怎麼揉都不管用,於是家長將孩子帶到了醫院處理。
結果,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寧寧眼毛根部竟然有蠕動的蟲卵,進一步檢查後,醫生從寧寧的眼睛裡取出了20多隻活虱子和10多個蟲卵。
原來,寧寧平常很喜歡玩沙子和滑梯,玩完後又不注意個人衛生,結果頭髮里開始生虱子,還傳染到了眼部,幸好發現的及時,不然寧寧將會引發更多的眼部問題。
無獨有偶,同樣是虱子,卻爬到了李女士兒子的耳朵里。原來,李女士的兒子經常喂食並撫摸流浪貓狗,結果不小心被流浪動物身上的虱子鑽到了耳朵里,並安家多時了。
因為不注意個人衛生,明明也受到了「懲罰」,由於經常在床上吃零食,致使不少食物殘渣留在了枕邊,最後等發現耳朵不適就醫時,醫生髮現明明的耳朵里竟然成了「蟑螂窩」,一隻大蟑螂在裡面生了好幾隻小蟑螂。
孩子身上常常會出現的一些不衛生的小習慣
1. 什麼都往嘴裡塞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往往是通過嘴來認知世界,逮到什麼東西都會往嘴裡塞,如果父母看護不到位,就會讓孩子「病從口入」,感染細菌。
所以,對於孩子經常接觸的東西一定要及時消毒和清洗,避免寵物或其他人接觸孩子的東西,這樣就能極大地避免孩子生病。
2. 喜歡摳手摳腳
有些孩子的小手總是閒不住,沒事就喜歡撕扯手上的手皮,或者摳小腳丫。然而,孩子的手是接觸東西最多的部位,如果不及時清潔,會將手上的細菌傳遞到身體中去。
比如孩子被蚊子咬了一個包,孩子沒事就撓兩下,就會將小包撓成大包,甚至引發敗血症,造成皮膚壞死。
3. 喜歡啃指甲
不少孩子都有這個惡習,緊張、難過或者焦慮的時候,啃食指甲成了他們的下意識動作。長期啃指甲,不僅會造成牙齒和唇部的變形,還會造成手指流血,增加感染疾病的風險。
培養孩子衛生習慣可從這幾方面入手
1.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衣服要勤洗、勤換,飯前便後要注意洗手,平時多注意個人的形象,不留過長的頭髮和指甲,定期進行修剪等等,只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會樹立孩子的衛生意識。
2.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吃飯的時候要在固定的餐桌前,不要邊吃飯邊玩遊戲或看電視,也不要把食物堆滿床頭,同時對待無法確定安全來源的食物不要輕易嘗試,以免「病從口入」。
3. 保持家庭的乾淨整潔。
作為父母,要以身作則,把家裡的環境衛生搞好。同時也要讓孩子樹立參與意識,積極參與到家庭的衛生事務上來,幫助父母一起收拾衛生,保持房間內的整潔。
媽咪嘮叨:
衛生習慣無小事,一個小小的壞習慣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個人衛生意識,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媽咪參考,用科學的育兒經驗,給你絕對的乾貨分享,用專業知識為孕媽和寶寶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