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中考未來8大猜想!家長老師一定要關注

2023-10-07     京城教育圈

原標題:北京新中考未來8大猜想!家長老師一定要關注

過節這幾天,不少家長在群里討論北京的新中考改革對孩子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從政策條文上來看,包括取消小四科、物理實驗操作計入中考成績、道法開卷考、完善多渠道、新載體的招生培養方式等,都將直接影響和改變招生過程和錄取結果。

那麼,在實際操作和深層次影響上,北京中考改革新政傳遞出哪些值得關注的信號?學生、家長、老師應當如何進行準備?

所有的變化都發生在未來,以下分析只是猜測,供家長和老師參考。

猜想一

北京新中考或將縮短到兩天?

新中考不僅是考試科目發生變化,中考考試天數也可能會產生調整。

據了解,目前北京中考時間為三天,其中第三天即6月26日,安排的是小四科考試。新中考取消小四科後,考試天數會不會縮短到兩天,京城教育圈將持續關注。

2023北京中考考試安排

此外,小四科轉為考查,由各區自行命題和組織。至於考查的時間會不會仍然統一安排在6月26日,地理和生物會不會仍然在初二考查,京城教育圈也將持續關注。

猜想二

改革後考試難度會不會改變?

與新中考怎麼改相比,更多家長關注的是改革後考試難度會不會改變,以及孩子需要怎麼應對變化。

其實,北京中考科目減少,並不意味著試卷難度降低。據了解,北京2023年中考試卷大約占比70%基礎題,20%中檔題,10%難題。中考考試科目不是水平考試,難度係數大幅降低,缺乏區分度,不利於高中校的篩選。所以,中考考試科目的難度係數應該不會大幅降低,相反,難度係數會存在上升的趨勢,比如數學科目。以上推測有跡可循。此前,北京中考試卷難度曾有所降低,結果導致高分考生大量扎堆。2023年開始,北京中考難度在提升的同時,也增加了中考的選拔功能。

但是家長和孩子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教委明確表示,會防止出偏題怪題以及超過課程標準的難題。

與其擔心考試變難或者變易,還不如及時調整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

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轉變學習生活方式。因考試科目減少釋放出的時間和空間,建議學生對於課內學科,在語數英物這四科上狠下工夫,在課外要把時間分配在自己有興趣的科目上,為高中選科提前做好準備。

此外,建議需要餘力的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和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可以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參加社會實踐,走進實驗室、大自然和博物館去進行體驗式的學習,甚至做一些項目式的學習、深度學習。

對於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安排。教學目標要面向新課標的落實和高效率的人才培養。教學安排上,小四科教師要減少學生的做題時間,豐富教學活動和教學設計,增加一些動手實驗。

猜想三

高中招生可能對小四科成績等級提要求?

此次中考改革總體思路中提到的多渠道、新載體指向的是升學方式改革,尤其值得家長關注。在高中的特色建設上,一些高中會以集團辦學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特色發展,同時進一步調整中招政策,讓升學途徑更多元。

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重點高中可能會通過進一步擴大自主招生方式,吸納更多有突出特長,尤其是數理特長的孩子。另一方面,絕大多數走中高考路線的學生需要關注目標校的招生簡章和新高一分班考試的選科要求。可以預見,小四科中某些科目的等級成績,可能成為新高一分班的重要依據之一。

據了解,目前一些學校新高一分班考試時,偏理科或者科技方向的學生要考化學,想進文科實驗班的學生則需要看歷史成績。由此推測,未來想進入某校高中的理科實驗班,化學和生物預計是A;想進入該校的文科實驗班,歷史和地理預計是A;對於偏文、偏理或者文理尚未明確的學生,想進入綜合類實驗班,可能會對小四科的最低等級提出要求,比如至少是B。

猜想四

1+3項目要求或有變化?

2023年1+3項目部分學校的報考條件中明確要求小中考生物地理要及格,但2025年北京中考改革後,小四科改為考查科目,這意味著未來1+3項目的報考條件中可能不會再對生物地理學科的成績有明確要求,但是否會增加其他報考條件,想要走1+3的初二及以下考生需要特別留意!

據了解,2023年有些學校明確要求初中學業水平測試生物和地理學科成績合格。比如《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2023年「1+3」人才培養試驗項目公告》在招收條件中明確「初中學業水平測試生物和地理學科成績合格」。

此外,部分學校對綜合素質評價等級成績也設有要求,即在招收條件中明確「初一初二綜合素質評價等級為優良」。

猜想五

校額到校分數線或將下調?

2025年北京中考改革後,中考總分值也發生變化,校額到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或會重新調整,家長和學生務必提前了解。

2023年中考滿分660分,想要報考校額到校要達到570分。新中考總分是530分,推測校額到校的及格線就是455分到460分之間。

此外,2025年開始,海淀、西城等區全部學校都擁有校額到校名額,朝陽除幾所優質初中之外,絕大多數學校擁有校額到校名額。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初中錄取通知書,明確所在初中是否具有校額到校名額。

猜想六

貫通培養分數線或將下調?

貫通指的是初中到大學的一貫制教育,通過中考招生,完成七年(護理專業為八年)學業。其中前3年為中職教育階段,中間2年為高職教育階段,後2年為本科教育階段。前5年在職業院校學習,後2年在本科高校學習。

需要關注的是,新中考改革後,中考總分發生變化,推測貫通項目要求的最低分數490分或將降低。

目前,北京中考試卷總分是660分,貫通培養項目最低分數是490分。北京新中考總分是530分,預測貫通培養項目的及格線在390分至400分之間。

據了解,貫通項目因其職業導向較為明確,所以適合有明確職業規劃或者興趣的學生報考。以下是2023北京部分學校貫通培養招生計劃:

需要提醒的是,貫通項目雖然免高考上大學,但是最後發放的都是專升本本科畢業證。

猜想七

中考復讀人數有可能上漲?

2024年中考10門和2025年中考6門相比,差異很大。一下子少考4門,語數英物政再積累一年,會不會導致2024年中考後選擇復讀的學生可能增加呢?目前推測有這個可能,但是增加人數不會太多。

據了解,目前北京每年大概有1000名左右初中畢業生選擇復讀。儘管北京新中考文件中沒有對復讀進行限制,但是出於教育公平的考量,教委並不鼓勵中考復讀。必須要提醒的是,公辦學校不能接受復讀生,並且中考錄取政策要求復讀生減5分錄取。這兩年城區中考總分模型大都呈蘑菇雲狀分布,即中高分段集中了大量考生。總分直接減去5分可能導致高中校層次直接降檔,因此,建議沒有必要因為中考考試科目減少而選擇復讀。

猜想八

部分理科較弱的學生可能轉向國際賽道?

新政一出,一些家長表達了擔憂。有的家長本來寄希望於孩子通過小四科滿分,衝擊海淀六小強;有的家長猜測,未來數學物理考試會加大區分度,這會令孩子的短板更加明顯;還有的家長表示,孩子偏科,物理一直較弱,但歷史、地理等科目學得還不錯。之前糾結要不要轉軌國際學校,之前只是想法,現在看來要儘快落實了。

專業人士表示,從生源的角度來看,新中考政策的出台,對國際學校可能是利好,部分在猶豫走高考路線還是走國際教育路線的家庭,可能會提前轉換賽道。不過最終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編輯|京教君

素材|綜合自首都教育、太星初升高、院長熬雞湯、頂思、京城教育圈等,京城教育圈進行補充及整理

今日推薦視頻

歡迎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們要是不給京城教育圈加星標,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親們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標!

重要的話說三遍!

然後,多點在看、多點贊、多分享,

不然我們就要失去彼此了……

親們,快加星標,風裡雨里,

京教君在這裡等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79355ec0038cf2f772f86337f9f38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