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壇 | 周劍成:難改的鄉音
難改的鄉音
作者 周劍成
在我成長的那片土地上,有一種獨特的鄉音,一種淳樸、真摯、純凈的關中方言,它承載著鄉親們對生活的熱愛和無盡的思念。
鄉音,小時候從爺爺的口中流淌到父親再到我的耳朵里。它沒經過什麼修飾和包裝,純粹如同大自然的聲音,帶著一種樸實的氣息。每每聽到這個鄉音,我仿佛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上,回到童年時的那個小村莊,回到那些最簡單也最真摯的記憶里。
鄉音並不像漢語的普通話那樣規範,它有著獨特的發音方式和語調。有時候,我在外地和他人交談時,習慣性地用上鄉音,略帶口音的發音和別人的標準發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初時,我感到有些尷尬,不太自然地糾正了一下自己的發音。但漸漸地,我明白了鄉音是我獨特的個性,是我心靈的印記,無需感到彆扭。
鄉音讓我感到它的魅力,我開始留意它的妙處。鄉音中的聲調柔和、宛如山泉般清新。當村民們交談時,那久經歲月洗禮的嗓音像是無數古老故事的訴說者,時而低沉、時而高亢,讓人仿佛能看見他們過往的辛苦和心酸。鄉音也是溝通的橋樑,它讓鄉親們之間的距離變得更近,讓彼此的話語更容易被理解。
鄉音也寄託著人們對鄉土生活的眷戀和思念。每當我離開小村莊,踏上了繁忙都市的道路上,那熟悉的鄉音總是在我的耳邊迴響。它讓我想起了故鄉的山河,想起了爺爺堅毅的容顏,想起了陽光灑在麥田上的畫面。鄉音是我與家鄉的一種紐帶,它讓我不論身在何處,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和安寧。
鄉音雖然簡單,但它仿佛是一面鏡子,可以反映一個地方的獨特文化和風土人情。它無聲地訴說著鄉村裡的喜怒哀樂,記錄著幾代人的生活軌跡。每當我回到家鄉,在那紛亂的思緒中,鄉音讓我重新找到純真和寧靜。它是家的象徵,是鄉親們內心深處的情感。
鄉音是我無法改變的一部分,它是我與家鄉的連接,是我不斷追尋的目標。儘管生活的舞台總是轉變,但那獨特的聲音卻一直流淌在我的心坎上,給我力量和勇氣。
或許,未來我會有更多的旅程,踏上更廣闊的天地,但無論怎樣,鄉音都將伴隨我成長,在我心中定格成永恆的記憶。這是一種美麗的鄉音,一種我引以為豪的標誌。
這就是那改不了的鄉音。它如同一首美妙的音樂,輕輕地響起,在我的內心久久迴蕩……
作者簡介:周劍成,渭南市作家協會會員。閒暇之餘,愛好文學,文筆流暢,語言樸實,作品散見於各報刊及網絡平台。
來源:華山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