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未去集》,陳洪著,南開大學出版社2022年5月版。
內容簡介
該書選收作者半個世紀的詩文代表作與部分學術論文代表作。上冊收詩文作品,下冊收學術論文。上冊詩詞類作品包括與魯藜、葉嘉瑩、范曾、湛如等題贈之作,也有記游、詠史等多種題材;幾十篇序跋中,有為吳大任、趙啟正、葉嘉瑩、劉叔新等名家著述所作,也有為校友、學生等論著所作。選收的皆非應酬性文字,而是借水生波,闡發了相關的思想文化問題。此外,收入的雜憶散文,也多曾發表於《中華讀書報》等報刊,引起較為廣泛的關注。下冊學術論文則選創新性較強,而又未曾編入其他文集者。
《中國小說理論史》(增訂本),陳洪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23年2月版。
目 錄
上冊 詩文小集
辭賦類
天津賦
大健康賦
籃球賦
百年南開紀念碑記
中營小學建校百年紀念碑記
盤山「警世門」鍾銘
青山銘
天趣園銘
《四大名著導讀》,陳洪著,商務印書館2021年11月版。
文言詩
說詩斷想
夜半,掩卷《談詩憶往》,久久不能釋然有作
人日五鼠吟
寄贈葉嘉瑩先生
讀顧隨付囑迦陵語有感
續葉嘉瑩先生
賀新涼 稽山書院重光有感
賀會稽龍華寺開光暨湛如方丈升座
華屋曲——賀《明清小說研究》百期華誕
聞福瑞老弟致仕
登煙台山
虞美人 戲仿蔣捷(二首)
京郊黃葉村
過秦淮 三首
柳如是墓
紹興印象 三首
謁禹陵 三首
周莊雙橋
謁留侯祠
青海坎布拉行
西藏行 組詩
新疆行 七首
克魯格野生動物園記游
先民紀念館感興
東瀛三首
溫哥華吊胡蝶墓
印度感懷 七首
《金陵十二釵圖》題詠
題張旺人物畫七種
十翼先生作潑墨人物廿一幅,余得先睹,頗震撼。言之不足,惟詠歌之。
題八仙圖
東風近
除夕大霧戲作
哭世峰先生
悼劉澤華先生
六七初度夜夢慈母
乾龍之歌
讀《龔自珍集》
鵲橋仙
飲興
導遊阿里小像
納木錯「武俠」會戲作
蘇霧遮
《「西遊」新說十三講》,陳洪著,中華書局2022年11月版。
序跋類
《吳大任教育與科學文集》序
《南開逸事》序
生命之樹因詩意而常青
——序《葉嘉瑩教授九十華誕暨中華詩教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念文集》
為己之學 無我之境
——劉叔新先生從教五十周年感言
好的對話:智者的交流與反思
——讀趙啟正與帕羅《江邊對話》
《秋葉集》序
《隋唐五代文藝理論彙編評註》序
《韓國漢文學史》序
《清代女作家彈詞研究》序
——拓展中國小說史研究的新疆域
只有歷經艱險者才有望登上頂峰
——《先秦語言活動之形態 觀念及其文學意義》序
發掘沉埋的明珠
——《元代詩學通論》序
《結緣:文學與宗教——以中國古代文學為中心》
光影中的大慧心
——序王小慧攝影作品集
讀其書,尚友其人
——《國學聞見錄》代序
探測水下的冰山
——《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代序
構築文學史的堅固基石
——《公安派結社考論》序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雅俗之間:李漁的文化人格與文學思想研究》代序
追蹤「關帝」的腳步
——《經典的傳播:關羽形象傳播研究》序
「語文」視角的獨特魯迅研究
——《現代語文視野下的魯迅研究》代序
另闢蹊徑 柳暗花明
——《明清家族小說的文化與敘事》代序
披沙揀金 溯源築基
——《明清〈三國志演義〉文本演變與評點研究》序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
——《三與堂詩文》序
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太平廣記〉的傳播與影響》序
論劍說俠意興殊
——讀羅立群《中國劍俠小說史論》
「中觀」研究的成功嘗試
——《17世紀白話小說的創作與傳播:以蘇州地區為中心的研究》代序
尋找被遺忘的世界
——劉敬《清初士林逃禪現象及其文學影響研究》序
照亮大樹下的陰影
——《〈閱微草堂筆記〉志怪特色研究》序
於淺俗處見深邃
——序《〈封神演義〉與道教》
序《文學•文獻•方法:「紅學」路徑及其他》
《文學與文化》發刊詞
《民國中國小說史著集成》總序
《中國詩詞名句賞析大典》序
「靈隱博士文庫」序
「橫山文叢」總序
在文化交流浪潮中飛騰起的「中華龍」
——《龍文:中國龍文化研究》序
既明矣,融當不遠
——《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代前言
直截本源的探索
——序《文學和語言的介面研究》
桃李芬芳伴弦歌
聲應氣求 戚戚我心
——《回望青春:南開大學1977級、1978級相識南開四十年紀念文集》代序
《我的洋插隊:魅力波羅的海》序
《中華名校佳作•天津耀華中學卷》序
雛鳳清音此津梁
——讀《兒童古詩分類讀本》
《「四大奇書」話題》
喜見小荷尖尖角
——《小童醉詩中》代序
《尋繹文化的血脈:互文視角下的中國文學經典》緒言
還珠樓主作品導讀三篇
雜憶
四紀如何太匆匆
南開瑣憶
我的「草鞋」生涯
醉臥草原君莫笑
下鄉散記之「鬥法黃大仙兒」
《紅樓內外看稗田》
下冊 學術拾零
論清初「孤憤興寄」的文壇主潮
論清代順康之際文壇的娛世閒情風尚
存史記事,鋪陳為尚
——清初詩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
「閒情」背後的隱情
——兼論鼎革後李漁的複雜心態
歸莊文學思想述評
「弼馬溫」再考辨
《西遊記》作者「尤未學佛」說考辨
《封神演義》「陸西星著」補說
哪吒:從佛典中蛻變出的悖倫「英雄」
從「林下」進入文本深處
——《紅樓夢》的「互文」解讀
元雜劇與佛教
中國文學批評史領域的新「礦源」
——《名媛詩話》的文獻及學術價值
論《文心雕龍》對《高僧傳》之影響
清初文論中的佛學影響
金聖嘆姓氏辨疑及其字號的思想文化內涵
也談中國文論的「失語」與「話語重建」
一統或多元
——談中國古典文論的現代轉化
對復興儒學的困惑與思考
一個被忘記的核心概念:「忠恕」
徘徊於「還原」與「建構」之間
東坡詩「入務」考論
莊禪與孔孟:金庸「武俠」理想人格源頭論
廣采博取,點珠成金
——論金庸成功的重要路徑
作者簡介
陳洪教授
陳洪,南開大學講席教授,曾任南開大學常務副校長、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天津市文聯主席。曾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研究領域為中國古代文學、文學批評史、宗教文化等,著有《中國小說理論史》《金聖嘆傳》《結緣:文學與宗教》《〈周易〉與人生智慧》等。